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无必要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找出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得以早期干预;并分析与年龄、性别、腰围及其他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行OGTT 2h血糖测定,如果OGTT 2 h血糖≥11.1 mmol/L再次OGTT测定以排除糖尿病.同时观察年龄、入院时血压、腰围、血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参数.结果 该组30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者(OGTT 2 h血糖≥7.8 mmol/L)共138例(45.1%),其中确诊2型糖尿病38例(OGTT 2 h血糖≥11.1 mmol/L)(12.4%).结论 建议所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OGTT排外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无必要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找出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得以早期干预;并分析与年龄、性别、腰围及其他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行OGTT2h血糖测定,如果OGTT2h血糖≥11.1mmol/L再次OGTT测定以排除糖尿病。同时观察年龄、入院时血压、腰围、血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参数。结果该组30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者(OGTT2h血糖≥7.8mmol/L)共138例(45.1%),其中确诊2型糖尿病38例(OGTT2h血糖≥11.1mmol/L)(12.4%)。结论建议所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OGTT排外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和血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且〈6.9mmol/L;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口服75克脱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均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因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之友》2010,(12):57-57
美国糖尿病学会有关空腹血糖正常值上限为5.6mmol/L,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的正常值上限为7.8mmol/L。因此,可以将血糖是否异常的诊断点记忆成5678:即如果空腹血糖等于或者超过5.6mmol/L,OGTT血糖等于或者大于7.8mmol/L即可诊断为糖耐量损害(IGT)。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已经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IS)状况与空腹血糖(FPG)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索释放试验(IRT),按HOMA模型计算HOMA~IS值。结果: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而下降,当FPG≥8.33mmol/L,IS显著下降(P〈0.01);但当FPG≥13.88mmol/L,IS下降无显著性(P〉0.05),IS与血糖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胰岛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浓度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呈负相关,当FPG≥8.33mmol/L时,IS失代偿,并不进一步显著下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代谢异常的切点。方法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各家医院HbA1c检测均执行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标准。测定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OGTT 2h血糖和HbA1c水平。分别以OGTT空腹血糖≥5.6和≥7.0mmol/L作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空腹糖尿病的标准,以OGTT 2h血糖7.8~11.1mmol/L和OGTT 2h血糖≥11.1mmol/L作为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A1c在国人高血压患者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结果本研究共入选患者687(男410、女277)例,平均年龄60.9岁。以OGTT空腹和(或)2h血糖确诊糖尿病的比例为39.0%。单纯测定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检出率仅为17.5%;将漏诊55.2%的糖尿病患者;在OGTT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中,通过OGTT 2h血糖测定,可多检出44.6%的糖尿病患者。以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时,糖尿病的检出率为32.9%。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5.8%时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HbA1c=6.2%时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结论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且被大量漏诊,故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筛查糖代谢异常。建议在高血压患者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切点分别采用5.8%和6.2%。  相似文献   

7.
国际糖尿病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建议,为了更好的有利于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提议下调妊娠期诊断糖尿病的阈值,只要空腹血糖≥92mg/dl(约5.1mmol/L),或OGTT1h≥180mg/dl(10mmol/L)2h≥153mg/dl(8.5mmol/L),对于由阈值下调的轻症患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一个重要阶段。诊断标准为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是指OGTT时,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并小于11.1mmol/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既往1年内空腹血糖检查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7 mmol/L)患者直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安全性等。方法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症状的患者301例直接进行OGTT,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糖、血脂等。根据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3组。分析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发生率,分析3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差异。结果血糖正常比例为47.18%,糖调节受损比例为34.88%,糖尿病比例为17.94%。血糖正常组年龄最小,糖尿病组高血压比例最高,糖调节受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比血糖正常组高(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组比较: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均P0.05)。空腹血糖5.6 mmol/L患者OGTT筛查餐后2 h血糖204例,其中糖耐量异常21.57%,糖尿病6.37%。3组直接行OGTT均未出现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高渗状态等需紧急降糖处理病例,也未发现恶心、反酸、胃灼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年龄≥40岁、近1年体检空腹血糖7 mmol/L且无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直接进行OGTT检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时仅显示60分钟时高血糖(1hHG)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对连续7年在我院门诊行糖尿病(DM)普查时行OGTT的老年男性人群中空腹和服糖后2h血糖正常、仅服糖后1h血糖≥11.1mmol/L(OGTT-1hHG)的189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相关病史、BMI、血脂等检测指标)和每1~2年复查OGTT的情况,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诊中,由OGTT-1hHG转为DM者19例(10.1%),转为糖耐最低减(IGT)者78例(41.3%),转为正常糖耐量(NGT)者2例(1.1%),保持OGTT-1hHG状态者90例(47.6%)。较同期检出IGT转为DM(21.1%)者比率低(x^2=13.05,P〈0.01),转为NGT者(0.4%)比例略高(x^2=2.46,P〉o.05)。OGTT-1hHG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均高于NGT组(P〈0.05),与IGT组相似。结论OGTT-1h高血糖作为OGTT异常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糖代谢异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约1/2将转为DM或IGT,也具有较多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是一个应该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内分泌科室联合检测HbA1c与FPG筛查高血糖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取心内科和骨科新入院,且随机血糖≥7.0 mmol/L或FPG≥5.0mmol/L的非糖尿病患者,检测FPG、HbA1c、糖化血清蛋白(GA),评估患者糖代谢状态. 结果 (1)心内科IGR、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NGT)者分别为185例、178例、163名,骨科分别为116例、130例、107名.(2)75 g OGT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以FPG为诊断糖尿病切点,心内科为5.81 mmol/L,骨科为6.24 mmol/L;以HbA1 c为诊断切点,心内科为6.15%,骨科为5.75%;以GA为诊断切点,心内科为254.50μmol/L,骨科为250.89μmol/L.(3)FPG和HbA1c联合诊断价值与75 g OGTT比较有效性更高[曲线下面积(AUC>0.8)]. 结论 HbA1c与FPG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在心内科门诊中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稳定型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空腹或餐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空腹血糖≥6.1 mmol/L或餐后随机血糖≥7.8 mmol/L的患者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共1412例患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其中939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281例(29.9%)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并且<7.0 mmol/L,105例(11.2%)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473例患者进行餐后随机血糖检测,123例(26.0%)患者随机血糖≥7.8 mmol/L并且<11.1 mmol/L,43例(9.1%)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入选患者共552例(39.1%)毛细血管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7.8 mmol/L,其中298例患者又进行了OGTT,正常糖耐量(NGT)66例(22.1%),糖调节受损(IGR)132例(44.3%),其余100例(33.6%)患者新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对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稳定型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筛查及OGTT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史、初治的肾小球疾病患者1885例。监测血糖或OGTT,并收集临床、病理及化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1)T2DM患病率15.3%,糖调节异常(IGR)26.6%。若单纯检测FPG将漏诊全部IGR的72.9%及全部T2DM中的61.5%;(2)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随着增龄和肾功能下降而升高(P〈0.01);有DM家族史、伴高血压、肥胖、高尿酸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均明显升高(P〈0.05);(3)糖代谢异常组肾内小血管病变、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球硬化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0R=3.156)、BMI、T2DM家族史(OR=1.334和2.541)、伴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OR=1.587和1.669)、肾功能异常是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无糖尿病史的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病率41.9%,其相关因素包括年龄、DM家族史、伴高血压、肥胖、高尿酸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产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系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1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孕妇261例作为对照组.并于妊娠24~28周抽取外周血检测血糖、血脂以及血清Lp-PLA2等.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进行随访,其中GDM患者172例,健康孕妇249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Lp-PLA2与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1)GDM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T2DM) [4.65%(8/172)比0(0/249)]、糖尿病前期[39.53% (68/172)比12.45%(31/249)]发生率比健康孕妇高.(2)与健康孕妇相比,GDM患者产后空腹血糖(FBG)[(4.5±0.7)比(4.2±0.3) mmol/L; t=5.6,P<0.01],空腹胰岛素(FINS)[(9.7±4.9)比(8.7±4.2) mmol/L;t=2.3,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0±1.3)比(1.7±1.1);t=2.6,P<0.05]均明显升高(P<0.05).(3)GDM患者产前血清Lp-PLA2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孕妇[(33±1 1)比(24±8) nmol·min^-1·ml^-1;t=9.4,P<0.05].(4)Lp-PLA2活性与GDM产后糖代谢异常显著正相关(OR=1.35,95%CI 1.07~1.6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p-PLA2活性27.96 nmol· min^-1·ml^-1为产后糖代谢异常诊断切值,其灵敏度为71.3%,特异度为82.1%.结论 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风险显著升高,Lp-PLA2是GDM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对预测GDM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为全面干预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6例高血压患者、40例血压正常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同步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结果 高血压组OGTT检出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8.7%,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与血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2±0.3和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以OGTT同步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的方法来检测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不仅可使部分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得以早期诊断,而且可初步评估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在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是使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更为合适.方法 招募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空腹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的血糖测定,分别测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血糖以及同步的静脉血糖.通过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得到最适合临床操作的血糖测定方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符合正态或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方法.结果 共对526例患者测定血糖值802组,其中空腹血糖526组,OGTT 2 h血糖276组.整体分析526组空腹血糖和276组OGTT 2 h以及全部802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29,F=0.612,x2=1.065,均P>0.05).将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根据血糖浓度分层,发现血糖<5 mmol/L和≥5 ~ 1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同组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28,x2=8.764,均P<0.05).血糖≥10 ~ 15 mmol/L和≥15~2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8、1.367,均P>0.05).而≥20~25 mmol/L和≥25 ~ 30 mmol/L两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72、3.201,均P<0.05).结论 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均可进行SMBG来反映即时静脉血糖值.而当血糖小于10 mmol/L时,第一滴血测定值更接近实际血糖值;当血糖大于20 mmol/L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7.
妊娠糖尿病(GDM)的妇女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增高。妊娠糖尿病易导致巨大儿,其次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增高等。高风险的妇女应在怀孕后即进行糖耐量试验,若未发现血糖的异常,则应在妊娠24~28周复查。经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5.8 mmol/L或餐后2 h血糖大于6.7 mmol/L的患者需用药物治疗,治疗首选人胰岛素,其剂量和剂型应个体化。ADA指南推荐空腹时低于5.3 mmol/L,餐后1 h低于7.8 mmol/L,2 h低于6.7 mmol/L。  相似文献   

18.
糖化血红蛋白切点和糖调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Alc的可能切点和糖调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江苏地区既往无糖尿病、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而接受筛查的受检者397名,男217名,女180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l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以OGTT诊断糖尿病时HbAlc对应的可能切点。结果根据200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尿病233例,空腹血糖受损(IFG)24例,糖耐量受损(IGT)40例,糖调节异常(IGR)62例,糖耐量正常(NGT)38例。ROC曲线提示,以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为6.1%(敏感性80.25%,特异性71.30%);以FBG≥6.3mmol/L或HbAlc≥6.1%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85%和59.76%;以FBG≥6.3mmol/L且HbAlc≥6.1%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52%和89.63%。结论FBG≥6.3mmol/L或HbAlc≥6.1%者仍应行OGTF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并评价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地区研究对象229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956名,女1342名,年龄52±13岁,行OGTT并测定HbA1C;以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PG和HbA。C在筛查DM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IGT合并IFG和DM者分别为830、110、380、183、795例。其中DM患病率为34.6%。(2)依据ROC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FPG最佳临界点为6.1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5%,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85~0.914),阳性似然比4.18,阴性似然比0.23;与DM状态相关的HbA1c最佳临界点为6.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0%,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76-0.904),阳性似然比4.26,阴性似然比0.23;如应用FPG≥6.1mmol/L或HbA1c≥6.1%筛查D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和65.2%,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05。结论FPG和HbA1C在筛查DM中具有相似的价值,二者均有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了最大限度的筛查出DM患者,建议对于6.1mmol/L≤FPG〈7.0mmol/L或HbA1c≥6.1%的患者行OGTT检查以明确有无D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患者123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NBG,FBG6.1mmol/L,n=55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6.1mmol/L≤FBG7.0mmol/L,n=36),糖尿病组(DM,FBG≥7.0mmol/L,n=32),同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与NBG组比较,IFG组和DM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及百分比(pNN5O)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IFG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FG和DM时,HRV时域指标均降低,且前者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