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内血肿传统的观念以骨瓣开颅清除血肿为主,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院选择性的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其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39例,高血压脑内血肿62例,共计121例。对穿刺清除治疗的可行性进行了总结探讨,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 1 994年 1月~ 1 999年 6月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施行血肿清除手术 30 6例 ,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 1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 ,男 1 2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8岁 ,均为减速性损伤。入院时GCS评分 :≤ 8分1 0例 ,9~ 1 2分 5例 ,1 3~ 1 5分 4例。术前血肿类型 :急性硬膜外血肿 8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 6例 ,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 5例。合并脑挫裂伤 1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颅骨骨折 8例。术前发生天幕疝 7例。术后血肿位于手术对侧脑内血肿 9例 (额叶3例 ,颞叶 6例 ) ,硬膜外血肿 4例 ,血肿位于手术同侧脑…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术后经CT检测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4例、远隔型6例、对侧型6例;发生在幕上15例,幕下1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再次手术11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痊愈3例,中残2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CT检查和密切临床观察为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0~1998年间抢救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8例,占同期颅脑外伤病人的07%。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59岁。均有确切的头部外伤史。致伤原因:车祸12例,跌伤5例,击(砸)伤1例,入院时GCS为4~8分,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其中:广泛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并脑疝形成行去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5例,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后4例,脑挫裂伤伴散在脑内血肿或薄层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未经手术治疗9例。本组病人在伤后或术后早期血生化检查均属正常,随后出现血钠…  相似文献   

5.
颅内血肿传统的观念以骨瓣开颅清除血肿为主,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选择性的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其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39例,高血压脑内血肿62例,共计121例。对穿刺清除治疗的可行性进行了总结探讨,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实施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清除各种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实施内减压和外减压术,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单侧为主,其中一侧额颞项部广泛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或(和)脑内血肿26例,一侧额顶颞部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12例,一侧额顶颞部硬膜外血肿并脑挫裂伤或(和)脑内血肿6例,单纯急性脑内血肿4例。术后效果良好28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实施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能基本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缓解脑干受压,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故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分析总结我院2004~2007年间手术治疗126例颅内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对颅内血肿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术后综合治疗进行分析,提出早期手术对患者的救治有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8例,女性48例,年龄3~82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打击伤42例,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34例,其他12例;硬膜外血肿50例,硬膜下血肿48例,脑内血肿28例;其中去除骨瓣65例,保留骨瓣61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45例,6~8分52例,9~11分16例,12~15分13例。  相似文献   

8.
刘翠芳  钟俊华  李福梅 《护理研究》2006,20(36):3318-3319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后再发血肿病人,往往病情危重,需要再次手术,病死率较高,有报道为33%[1]。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176例病人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有15例出现术后再发血肿。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0岁~61岁;7例硬膜外血肿(其中1例合并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6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组织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病人均采用去颅骨瓣血肿清除术,术后骨瓣回植;其他病人采用去颅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根…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附65例报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再手术原因,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导致再手术影响因素,并分析再手术时机。结果:再手术的原因为:首次手术对侧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22倒(33.9%),脑挫裂伤、脑肿胀或脑水肿严重而首次手术骨窗小致减压不充分13例(20.O%),手术同侧脑实质深部脑挫裂伤继发血肿8例(12.3%)、手术时侧出现脑内血肿或血肿扩大7例(10.8%)、首次手术同侧出现大面积脑梗死6例(9.2%)、同侧骨窗皮瓣下出现血肿5例(7.7%)、颅后窝出现迟发性血肿4例(6.2%)。结论:首次手术对侧存在骨折线为术后颅内再出血手术的高危因素,而首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充分、彻底清除挫碎失活脑组织、止血严密、防止术中术后低血压可以减少再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通过对12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8例中,男98例,女3O例;年龄4~26岁,平均37.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6例,打击伤14例,摔伤10例,其它伤18例。血肿类型:单纯硬膜外血肿24例(18.8%),硬膜外血肿加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11例(86%),单纯硬膜下血肿14例(10.9%),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58例(45.3%),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7例(13.3%),脑内血肿伴脑室内出血4例(3.l%)。GCS计分:3~5分78例,死亡64例;6~8分50例,死亡19例。瞳孔改变:本组病人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者5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行血肿清除术,其中28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死亡19例,存活65例,出院后随访6月,按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结果:19例完全恢复正常,15例轻度残,13例中度残,15例重度残,5例植物生存。结论颅内小脑幕上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脑伤的治疗方法中是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并发症最少、最简单、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高血钢、高血氯,引起血浆高晶体渗透压。我院脑外科几年来收治此类型病例共11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37~66岁,平均53.3岁,车祸伤9例,工伤2例。入院后头颅CT诊断:广泛脑挫裂伤9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2例,两者并存1例,硬膜外血肿1例,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有5例形成脑病。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6~8分8例,3~5分3例。治疗:手术治疗9例,其中2侧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7例,一侧额颞开颅2例,非手术治疗2例。伤后血糖、血钠、血氯变化…  相似文献   

13.
CT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常规辅助检查手段,对急性颅内血肿分辨率高,常呈高密度影。我们遇到CT呈非高密度影的急性颅内血肿6例.均被误诊,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8~4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4例,坠落伤1例,刀伤]例。损伤部位:额领部4例,顶部1例,枕部1例。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F血肿4例。CT均有占位效应,等密度影4例(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3例),低密度影2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各1例)。血肿容量28ml~120ml,受伤距CT检查时间l~12小时。治疗:去骨瓣…  相似文献   

14.
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38岁。因头部撞击伤后短暂昏迷伴头痛6h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昏睡状态,头部未见伤口。伤后0.5h头CT示:右颞部少量硬膜外血肿,右颞顶骨骨折。入院复查头CT:右颞顶部大量硬膜外血肿,量约150ml,中线左移。急诊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右颞顶部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取下游离骨瓣后,见硬膜外血肿块被大量暗红色血液冲出,硬膜悬吊未能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4-01~2006-04共行颅脑手术3452例.出现颅脑手术后硬膜外积液19例,其中1例未经治疗自动出院。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6例,年龄8~65(平均43.5)岁。其中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加骨瓣颅骨锁固定4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颞肌下减压术4例,颅内肿瘤切除术、骨瓣颅骨锁固定7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颞肌下减压术3例,颅骨修补术1例。本组均行头部螺旋CT平扫或颅脑MRI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时机,通过不同时机的手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106例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征象结合头颅CT检查,其中95例分别在伤后6h内、24h内进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11例未进行手术治疗。结果67例伤后6h内手术患者中术中发生脑膨出26例,再次手术15例,死亡16例。28例伤后24h内手术患者中无脑膨出发生,未再次手术,无患者死亡。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同等救治条件下,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该类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9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69岁,平均47岁.术前患者GCS评分3~7分,其中2例处于脑疝状态.单侧的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例,多发性的颅内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干伤1例,均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出现减压骨窗张力升高,颅脑CT示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术后2周内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2周后7例.  相似文献   

18.
近 5年来我科收治 2 0例静脉窦损伤患者 ,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经硬膜下压迫治疗静脉窦损伤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 1 2~ 6 8岁。损伤部位 :矢状窦 1 6例 ,横窦 3例 ,乙状窦 1例。头颅CT示均有硬膜外血肿、骨折 ,2例为跨越式硬膜外血肿 ,8例合并硬膜下血肿 ,3例合并脑内血肿。1 2 手术方法 翻骨瓣或咬骨窗 ,清除硬膜外血肿 ,切开硬脑膜 ,经硬膜下用手指或脑压板压迫静脉窦 ,找到静脉窦破口 ,①破口小于 1 0cm则直接悬吊硬膜 ,同时经硬膜下继续压迫 ;②破口大于 1 0cm则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即迟发血肿)的临床CT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以4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无再发血肿的病例50例为对照组。分析迟发血肿的CT表现,并将两组病例术前CT片中除颅内血肿外的其它外伤性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再发血肿有: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13例、混合性血肿7例;观察组术前其它外伤性CT表现有:多发性脑挫伤33例、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基底池受压或闭塞32例、多发颅骨折21例、中线结构移位〉1cm19例;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前3种CT表现病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术前5种其它外伤性CT征象在观察组每一病例中至少有两种以上征象合并存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是发现和评价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重要方法,对术后可能发生再发血肿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颅内损伤的CT表现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变化。方法分析 15 2例急性颅内损伤的CT影像。结果本组颅内血肿 10 0例 ,外伤后 5 -72h内复查CT发现血肿明显增大者 2 5例 ,外伤 72h— 7dCT示血肿明显增大者 3例。脑挫裂伤 76例 (包括脑内血肿 30例 ) ,其中对冲伤 17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6 1例 ,其中脑沟内高密度影 49例。本组合并颅骨骨折75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于外伤后 7d内有逐渐增大可能 ,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部分为对冲伤所致。脑沟内高密度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CT征象。大脑中线旁脑沟内高密度 ,是鉴别该处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硬膜外血肿常合并相邻部位的颅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