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及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单用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时病情缓解慢,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比例小。为探讨IFN—α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我们对21例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CML的患者及干扰素(IFN—α)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及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CML慢性期21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IFN—α)在移植前使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BMT)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总结行URD—BMT的CML第1次慢性期(CP1)患者53例,其中BMT前未用IFN—α治疗组23例,用IFN—α治疗组30例;其中疗程≤12个月22例,〉12个月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移植前使用IFN—α对CML患者URD—BMT后植入效果、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及患者5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经Cox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确诊至URD—BMT的时间、停IFN—α距URD—BMT时间对生存率无影响;各组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非复发死亡率、植活率、复发率、植入失败率、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文资料所列条件下,移植前使用IFN—α不会对URD—BMT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及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初发未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体检中心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CB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Th1细胞因子ATh2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NKG2D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不同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中IL-2、IFN—γ、IL-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KG2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III-IV期肺癌患者IL-2、IFN—YANKG2D的表达明显低于I-II期患者,IL-4的表达则相反;(3)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IFN—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5,P〈0.024),其余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NF—α在男性患者中表达高于女性患者(t=2,087,P=0.04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所检测指标在吸烟与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对照组中,IL-2与IL-4、IL-10、TNF-α呈正相关;在病例组中,IL-2与IL-4、IFN—γ、TNF-α呈正相关,IL-4与IL-6、IL—10、IFN—γ、TNF-α呈正相关,IL-6与IL—10正相关,IFN—γ与IFN-α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ANKG2D在外周血中低表达,Th2型细胞因子高表达,且与肺癌的分期有关;(2)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ANKGaD的下调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可为临床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体内干扰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体内干扰素(IF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5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的IFN水平。结果:(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恢复期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2)采用IF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2)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认为能根治CML的最有效方法。格列卫是用于CML患者挽救性治疗的基因靶向药物,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CML患者无法接受Allo—HSCT及格列卫的治疗。为此,我们应用干扰素(IFN)联合羟基脲(Hu)治疗CML患者13例,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以半固体集落培养,药物作用24小时液体培养及常规染色分析法研究干扰素(IFN)与阿糖胞苷(Ara-c)对K562细胞株和CML患者及正常人的骨髓单核细胞的生长影响。结果 IFN对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IFN与Ara-c对CMLCFU-GM有优势抑制作用。对Ph^ 细胞存在选择性杀伤作用,IFN与Ara-c联合使用能增强IFN或Ara-c单药对CML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IFN与Ara-c可作为CML慢性期治疗的药物治疗,IFN与Ara-c联合治疗CML有望获得比单用Ara-c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卢芩  韩利岩 《现代医学》2006,34(5):313-315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s,Th)功能差别。方法 检测29例不同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表达,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IL-2、IFN—γ、IL-4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基因型C型组与D型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L-2、IFN—γ、Th1/Th2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4明显降低(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h分化的不平衡,C型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优势应答,肝脏炎症较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漶者在抗HBV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乙型肝炎病毒、白介素~8(IL一8)、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γ干扰素(IFN一γ)量的变化,探讨HBV感染在ITP致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ITP患者80例,其中合并HBV感染的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30例HBV阴性的ITP患者为C组。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D组。B、C组患者给予常规ITP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ITP治疗的同时给予抗HBV治疗,D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总数、IL一8、TNF—α、IFN一7的变化。结果与C、D组比较,A组同一时间(30d、60d)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同一时间(30d、60d)TNF—α、IFN一γ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同一时间(30d、60d、90d)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HBV感染可能是部分慢性ITP发病的病因,抗HBV治疗对于辅助治疗合并感染HBV的ITP效果较好,故抗病毒治疗可能成为非免疫抑制疗法治疗ITP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Du JW  Zhu P  Tian D  Dong ZR  Yang SL  Li SB  Tang YH  Liu H  Cen XN  Zhang Y  Zhu Q  Zhu YL  Yang Y  Wang DX  Wang Z  Cui H  Ma YG  Chen WM  Liu FQ  Ma J  Wang JW  Shen T  Da W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305-1309
目的比较高、低剂量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建立检测融合基因bcr abl的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 PCR)方法,观察治疗后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选择30例临床初诊的C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先服用羟基脲控制外周血白细胞达20×109/L以下,然后分别给予IFNα2b300万IU隔日皮下注射(3MIU组)和500万IU每周6次(5MIU组)皮下注射,治疗3~6个月,每月抽取骨髓标本,检测融合基因bcr abl的表达情况。结果RQ PCR的灵敏度达50拷贝bcr abl;分别取1×103拷贝/μl和1×107拷贝/μlbcr abl质粒,以及1例CML患者的cDNA同时作8管平行扩增bcr abl融合基因,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35%、1.48%和1.17%,不同批次之间以K562细胞cDNA作重复性分析,批间变异系数为5.13%;CML初诊患者bcr abl/GAPDH水平介于0.010~5.799,中位值为0.098;治疗3个月后3MIU组和5MIU组患者骨髓bcr abl水平平均下降19%和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但是3MIU组副作用相对较小。结论RQ PCR监测融合基因bcr abl表达可以有效观察CML患者使用IFN的治疗效果;不同CM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bcr abl表达水平有较大差异;隔日3MIUIFN皮下注射治疗即可有效抑制CML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钟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70-171
干扰素(IFN) 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主要是干扰素-α(IFN-α)。近年来发现IFN—α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炎症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均适用IFN—α治疗。ALT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5倍而〈10倍者和肝组织炎症病变较明显者(炎症分级在G2~G4)可能更适宜用IFN-α治疗。还有学者建议对于那些ALT不高的患者,若肝组织学检查有炎症活动,也可用IFN—α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全反式维甲酸对于难治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白介素(IL)-10、IL-4、IL-2、干扰素1(IFN-1)。结果ATRA对RITP的总有效率为53.6%,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达109.1±30.1×109/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有效组经ATRA治疗后CD4’CD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与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2和IL-10治疗前后未见异常。结论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9例初治ITP患者及15例健康人外周血CD11c^+树突状细胞(DC1)、CD123^+树突状细胞(DC2)亚群的数量。以上29例患者按1mg/kg.d的泼尼松常规治疗两周,分析ITP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9例ITP患者外周血CD123^+DC比例及绝对数有明显降低(P〈0.05,)而CD11c^+DC比例和绝对数无显著差异(P〉0.05)。29例ITP患者中经泼尼松常规治疗两周后有效的患者有16例,无效的有13例,将这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DC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有效组的CD123^+DC有明显下降(P〈0.05),CD11c^+DC无明显差异(P〉0.05)。而无效组CD123^+DC及CD11c^+DC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异常可能与部分ITP的发病有关。DC2下降的ITP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短期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中药治疗的机制。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9例和健康人6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因素;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华蟾素、艾迪或消癌平治疗)14 d后,观察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其水平与外周血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中药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皮质醇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②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皮质醇水平,提示中药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儿童ITP发生、发展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ITP患儿5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TP患儿治疗前、后及5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所有ITP患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巨核细胞数量.结果 50例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 <0.05、P<0.01);血清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儿治疗后除IL-6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经有效治疗后,多数细胞因子可恢复至正常.定期检测ITP患儿外周血中IL、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其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短期应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拉米夫定(LAM)的疗效,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继续应用LAM可能会导致肝炎病情突然恶化。该研究探讨了作为泼尼松龙初级替代品的干扰素小剂量短期应用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了引起LAM耐药的基因突变及核心启动子与前中心突变。方法:对接受干扰素(IFN)-LAM联合治疗(n=73)与IFN-α单独治疗(6MU/d,3次/周,3个月)(n=117)的患进行比较。IFN—LAM组先进行IFN-α治疗(6MU/d,3次/周,3个月),IFN停药后2~10个月发生肝炎时开始LAM治疗(10mg/d,持续应用1年),同时检测引起LAM耐药的基因突变以及核心启动子与前中心突变。结果:①IFN—LAM组63例肝炎患在停用IFN后及应用LAM前发生了病情恶化。IFN—LAM组的HBeAg血清转换(SC)率明显高于IFN单独应用组(61%vs26%;P=0.0001);②LAM治疗1年后对LAM产生耐药的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1%;③逐步判别分析显示,LAM治疗4周后患体内HBeAg水平出现下调,而且在LAM逆转e抗原之前出现了HBeAb水平的上升(分别为P=0.0073和P=0.004);④IFN—LAM组治疗后6个月内HBeAg的复发率为33%,而IFN单独应用组为10%。核心启动子和前核心突变的量于治疗前后未出现变化,且这些突变与停用IFN—LAM后肝炎的复发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25例)60例,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与外周血浆MCP-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组m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s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01);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浆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并且与外周血mDCs比例呈负相关(r=-0.707,P<0.001)。结论 MCP-1可能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DCs向AS斑块病变部位迁徙并介导了斑块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加剧了AS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复合α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 IFN)治疗过程中DC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 IFN治疗过程中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亚群百分比及数量,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和血清HBVDNA,以及肝功、肾功、血常规。结果:经C IFN治疗后,患者的应答率为43.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C及PDC的百分比和绝对数显著减少(P<0.05),且有效组和无效组的MDC及PDC的百分比和绝对数在同一时间点无明显差别。动态观察C IFN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载量与MDC、PDC绝对数的关系,未发现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CIFN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外周血MDC及PDC的百分比和绝对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整合素β1及局部粘附激酶(FAK)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进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干扰素治疗对FAK的可能作用。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对照组、CML慢性期组及CML急变组骨髓CD34 细胞的胞膜表面CD29及胞质FAK表达量;(2)将正常对照及CML慢性期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IFN处理组及非处理组培养48 h后提取总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K含量变化。结果(1)CML慢性期骨髓CD34 细胞表面CD29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胞内FAK含量则下降;(2)CML急变期骨髓CD34 细胞表面CD29的表达较慢性期明显升高而胞内FAK含量则较慢性期进一步下降;(3)IFN处理前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FAK的含量无明显差异;(4)IFN处理后CML骨髓单个核细胞FAK含量较未处理组明显上升。结论整合素β1及FAK表达变化可能是CML进展恶化的原因之一,而IFN-α可能通过恢复FAK含量来改善β1受体介导的粘附信号通路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梁炳照  方明 《广东医学》2001,22(12):1165-116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DPC公司Immulife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对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外周血血清TNFα值的检测。结果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 TNFα值比正常健康人 TNFα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期长短有相关性,也提示 TNFα可能由异常单核细胞产生的。结论 TNFα测定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估计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揭示其与OSAHS相关心脑血管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1)收集单纯鼾症30例、OSAHS患者轻度45例、中度65例、重度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行相关分析,并计算各组心脑血管病患病率。(2)对接受/未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中重度OSAHS者随访2月,观察有效nCPAP治疗后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1)血清TNF-αI、L-6水平随OSAHS病情加重而升高,以重度OSAHS组最高。血清TNF-αI、L-6水平与AHI、tSpO2〈90%呈正相关,与MeanSpO2、MinSpO2呈负相关。随OSAHS病情加重,心脑血管病患病率逐渐增加。(2)中重度OS-AHS患者接受有效nCPAP治疗2月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下降;而未接受nCPAP治疗者未发现类似变化。结论 OSAHS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以及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均明显升高,提示TNF-αI、L-6水平可能与OSAHS相关心脑血管病发生有关;有效nCPAP治疗可使TNF-αI、L-6水平下降,可能最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