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带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通过观察神经外科296例术后住恢复室的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8例,实验组每日做常规的肢体运动,每晚用足疗盆泡脚,并在此基础上穿抗血栓压力带,对照组每日只做常规的肢体运动和泡脚。[结果]实验组发生DVT1例,对照组发生12例。[结论]抗血栓压力带对于预防DVT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从抗血栓压力泵作用机制、适应证与禁忌证、使用方法、效果评价、依从性、局限性等方面对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病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人群,如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30%~40%脑卒中病人会发生DVT[1],而50%~60%DVT病人会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者导致的死亡占脑卒中急性期死亡原因的25%[2]。关于DVT的发病机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1]),是神经外科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颅脑手术后部分患者因肢体偏瘫、昏迷、长期卧床、输液时间长、使用止血药与脱水剂,DVT发生率约24%~([2])。一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床单位平整,患者下肢抬高、良肢位摆放、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禁止吸烟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DVT。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比20.5%,P<0.01)。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DVT有较好的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胃肠道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其后果可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继而导致下肢肿胀和溃疡形成,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压力抗血栓泵对胃肠道术后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对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Autar量表给予风险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比较干预后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价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得分显著下降,精神状态基本处于正常水平,且观察组的SDS、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utar量表风险评估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急性脑卒中一种常见的合并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医疗费用的关键.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共收脑卒中患者396例,对部分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震勤 《家庭护士》2009,7(4):313-314
总结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患肢的观察和护理、溶栓和抗凝治疗的护理、密切观察肺栓塞的发生以及预防性护理等.  相似文献   

10.
黄巧萍  张炎珠  龙慈 《全科护理》2012,10(27):2518-2518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常规预防方法的同时,结合空气压力渡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其效果。[结果]本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常规方法与空气压力渡治疗仪联合使用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因素,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评估观察、及时准确的健康宣教、各种运动等物理治疗改变肢体静脉血流滞缓、避免对下肢静脉的有创操作以及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合理饮食、患肢正确体位、局部溶栓、介入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DVT患者护理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在预防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LEDVT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APTT、TT及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LEDVT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手术后应用弹力袜联合使用抗血栓压力泵干预可显著降低LEDVT的发生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利伐沙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对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骨科手术的4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应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抗血栓压力泵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2、3周深静脉血栓发...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从我院选取104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140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均应用感应性抗血栓泵(SC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0例,男91例,女49例,36~91岁,平均63岁。其中行髋关节置换90例,膝关节置换50例。伴高血压30例,冠心病27例,糖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术后24h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连续服用10d;观察组术后30min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嘱家属按摩双下肢,均30min/次,2次/d,连续5d。术后10d行静脉彩超检查,记录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检测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结果术后10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D-D[(157.09±92.87)μg/L]、Fib[(3.43±1.02)g/L]水平低于对照组[(329.67±93.68)μg/L、(5.02±1.13)g/L](P0.05),TT[(15.31±0.87)s]、APTT[(32.37±2.69)s]及PT[(12.41±0.52)s]水平与对照组[(15.22±0.81)、(32.06±2.71)、(12.21±0.51)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病若未被及时诊断和治疗,其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致残,甚至导致肺栓塞死亡,病死率高达70%。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DVT的警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认识和处理DVT,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患者并发DVT5例,本文探讨脑卒中并发DVT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护理。对2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增加双下肢被动运动、按摩及穿弹力袜,重视健康教育及疾病观察,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经预防护理,236例中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2.5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理想效果,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制定的早期分级系统化预防护理预防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收治于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部内科系统的18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早期分级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DVT发生率、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护理满意度和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病人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预防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制订的护理干预方案能降低脑卒中病人DVT发生率,提高DVT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病人对DVT相关知识掌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