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助手压迫固定法在老年肿瘤患者中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老年肿瘤置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组以助手压迫固定法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无穿刺点出血病例.结论 助手压迫固定法不同于直接压脉带捆扎,应用于血管充盈度差的老年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保证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2.
塞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乔爱珍  苏讯  陈玉静  钟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2013-2014
2008年10月29日~2009年8月19日我们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简称MST,也称微插管鞘技术)在血管超声(简称US)的引导下进行了PICC置管,对摸不到和看不见的血管进行穿刺置管,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应用广泛.塞丁格技术是PICC置管的一种重要技术,是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典的放射科医师塞丁格发明,是以带针芯的穿刺针经皮肤和皮下组织穿刺血管,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经套管送入导丝后,拔出套管,扩张器或插管器组件沿导丝送人,通过插管鞘置人PICC至预测量的长度,操作易掌握[1].我科在塞丁格技术传统操作上对3个步骤做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三步法;塞丁格技术;护理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399(2013)06-0063-02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行PICC置管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总结16例采用改良塞丁格辅助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置管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提出预防对策.置管困难包括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及微穿刺鞘送入困难、微穿刺鞘内凝血、导管内导丝退出困难,认为在置管过程中术者要熟悉血管解剖,协助患者摆放适当体位;避免导丝对血管刺激,尽可能降低血管壁的阻力;对置管处皮肤充分扩皮,穿刺鞘与导管都进行预冲洗并避免回血过多,术前采用超声系统对血管进行评估等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改良塞丁格辅助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遇到的问题,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以安全、有效留置导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头皮针,改变局部麻醉时机在运用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运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方法,观察组在传统置管的基础上进行“三步法”改进,观察1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出血及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和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置管后血压、脉搏加快(p<0.05),观察组置管前后血压、脉搏改变不明显(p>0.05),而置管后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血压升高,脉搏加快(p<0.05)。结论 通过“三步法”塞丁格技术置管时,可提高1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降低疼痛,降低静脉炎及患者心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塞丁技术留置PICC导管常见的护理问题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塞丁格技术PICC治疗的61例乳房癌部分患者出现各种护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原因研究和分析。结果对出现护理问题的25例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后,PICC导管均正常使用至治疗结束或带管出院。结论在应用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过程中密切观察使用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置管操作简单安全、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患者的肘部血管条件好,可以直视或触及,是传统PICC置管法成功置管的重要条件.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直视下无法直接穿刺置管的患者,如何提高置管成功率仍是不断探索的课题.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对16例直接穿刺困难的患者,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管,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 PICC置管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高州人民医院胸外科250例需留置PICC行静脉化疗及静脉营养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置入法,对照组采用盲穿 PICC置入法。结果两组穿刺置管成功所用的时间比较,对照组平均时间(19.536依6.002) min,观察组平均时间(17.800依5.05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置管时疼痛比对照组轻,观察组置管术后第1天、第3天渗血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静脉炎、静脉血栓、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置入法可解决外周血管直视下无法直接穿刺置管的患者穿刺困难的问题,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操作中异常情况和操作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我院乳腺外科采用与超声医生合作的形式,使用Philips5000超声仪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为72例乳腺癌患者实施PICC,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2例乳腺癌患者在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实施PICC,穿刺成功率100%,未发生静脉炎、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实施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解决了血管条件差的乳腺癌患者置管输液难题.护士掌握循证医学方法和思维,有效控制置管前后的并发症,提高了医疗安全性,满足了患者的伦理需求,减轻了乳腺癌患者的痛苦.同时,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保证治疗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7例需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MST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置管期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下MST能提高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尤其对血管条件差又需长期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的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利弊。方法 56例经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为观察组,73例以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肘上、肘下置管适用率分别为96%、100%,对照组分别为11%、66%(P〈0.01);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对照组为52%(P〈0.0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11%(P〈0.01);采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费用平均每次要高于传统PICC 500元。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提高了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传统PICC置管因价格优势,对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化疗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6例重症难置PICC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部位和进针方向,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116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置管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置管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显而易见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成功置管的重要条件是患者肘部血管条件良好,可以直视或触及,对于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直接穿刺成功概率低的患者,如何成功置管仍成为困扰置管护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影响因素,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血液肿瘤科2013年8月~2015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60例患者,随访置管1个月,统计360例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360例,成功率为100%,其中352例一次成功,占97.78%;8例重复穿刺,占2.22%。55例发生并发症,占15.28%,其中27例发生导管异路,占7.5%;9例发生导管断裂,占2.5%;5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占1.39%;9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占2.5%;5例发生导管堵塞,占1.39%。结论使用耐高压导管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使用普通导管的患者,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5~64岁年龄段更易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但年龄对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无影响;年龄、性别及左、右锁骨下静脉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无法采用常规穿刺成功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2例同期实施PICC置管肿瘤病人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常规穿刺置管的32例病人,在非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的资料。结果:31例病人置管成功,1例穿刺成功后,因置入导管失败而改为股静脉穿刺,置入到下腔静脉。结论:在非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实现的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作为常规置管的后备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经我院PICC专科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在直视下穿刺置入PICC管的60例患者,经Site-Rite 5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分析其置管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管,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配合改良塞丁格置入PICC管是一种实用、安全、成功率高的置管方法,对局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更突显其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周静脉置管技术与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高龄患者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医院感染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并与直接肉眼观察穿刺置入法作平行比较。结果采用肉眼观察穿刺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70例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11.43%,血栓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为1.43%。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静脉导管的30例患者,没有发生静脉炎、血栓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例。结论改良赛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预防静脉导管相关医院感染,且操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与盲穿置管的效果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探讨PICC的扩大应用。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 例)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盲穿置管,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一次送入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成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一次送入成功率、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成功率无差异。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应灵妹 《护理与康复》2010,9(9):795-796
总结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体会。52例患者均经肘关节上贵要静脉置管,50例置管成功,2例送管失败,置管成功率96.15%;发生导管异位1例、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