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内容与临床事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良好,操作技术过关率与医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研究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60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1800例。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日~12月31日4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4月30日38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清单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体位(压力性损伤除外)相关、与管道相关、与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清单制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清单制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方法转变观念,进行安全培训,完善护理安全预防机制。结果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712-3713
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首先要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让手术室护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监察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制定简单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达到回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目的。并对实施安全文化前后医生、患者满意度和危急患者抢救情况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予以统计分析。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手术室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两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达9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05年起建立并逐步健全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分析其具体实施措施和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无一例相关手术室护理的医疗事故发生,日常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满意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护理安全制度执行,重视患者的护理安全,将安全文化融入到整体的护理工作当中,以提升医院的整体质量水平,营造良好的医疗诊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79-408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实施PDCA循环,选取该阶段医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医院未实施PDCA循环阶段手术室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评分和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消毒管理、环境管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监控、护理文件管理等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时间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综合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合理运用标识文化,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风险系数。方法 针对手术室常见风险因素,采用系列标识文化,明确各种标识的含义和作用,要求工作人员按规程使用。结果 标识文化的实施,有效加强了手术过程中护理服务关键点的控制,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标识文化合理规范的使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方协同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术室安全核查模式下三方协同干预模式,选择实施前后各58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不合格情况、差错率。结果实施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展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94.83%vs 75.86%,93.10%vs 77.59%,94.83%vs 74.14%)(χ~2=8.340,5.583,9.469,P0.05);安全核查流程不正确等不合格率8.62%明显低于实施前29.31%(χ~2=8.077,P0.05);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等差错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实施前12.07%(χ~2=4.833,P0.05)。结论三方协同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效率,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价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0年1~12月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8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并选择未接受安全管理的6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控评分,评价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12%、0.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42%,护理质控评分为(98.7±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环境因素、护士人为因素及管理因素是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实施有效安全管理措施后护理差错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人员的分层次培训、程序化管理及目视管理的应用,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人员主动管理的意识。比较对照组(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前)和干预组(2012年6~11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后)消毒供应物品质量、发生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安全干预实施后消毒供应物品质量合格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科室人员在服务态度、供应物品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干预机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64例患者作为优质护理干预组,统计其风险安全和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评估其满意度;再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64例手术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统计评估相同的指标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安全风险和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而言,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危机管理理念运用到眼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眼科手术室存在的危机因素及防止危机发生的管理对策.结果 有效防止和回避了危机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加强植入材料的规范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防止眼科手术室危机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病人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小敏 《家庭护士》2008,6(4):1088-1089
阐述了手术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病人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管理有多个层面,涉及多个环节。目标是杜绝医疗事故,纠纷,减少差错,确保手术病员安全,维护病员,医院双方利益。笔者从事手术室护理管理多年,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重点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成立手术室护理安全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对2016年4至6月11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手术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流程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高危因素。对2016年7至9月120例手术患者(观察组)运用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流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谐了医护、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引用"破窗理论",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运用该理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补窗"措施。比较实施"破窗理论"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医护患满意度情况。结果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术前规范使用抗生素、感染控制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1%,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35%(P0.05);实施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防御效果,寻找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33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患者3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御手术室管理流程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情况、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风险管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术前准备失误率、护理记录差错率、无菌操作不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30%,0.00%,0.00%,0.00%,0.00%,均优于对照组的1.52%,1.21%,0.91%,0.3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4.07,4.05,4.22,4.25;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9.1%,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分别为(23.1±7.3),(25.3±5.3),(21.2±4.6),(22.5±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7±5.8),(17.3±6.1),(15.3±3.2),(16.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8,4.29,4.16,6.05;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手术的不断开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