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医护结合的带教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医护相结合的临床带教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分为单纯护理带教组与医护结合带教组分别进行临床带教。每位护生实习结束安排护理查房,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穿插专科理论知识问答及专科护理操作考核,分别打分。结果采用医护结合带教的护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等方面较单纯护理带教有显著提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相结合的带教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单纯护理教学方式,改善了单纯护理实习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临床带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星梅  李建荣  田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32-1533,1574
目的探讨3种不同带教方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3-12月的实习护生19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跟班次带教组)、B(一对一带教组)、C(医护结合带教组)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带教方式对3组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于实习前、后对护生的操作技能、护理评估、专科理论、护理文书、护理查体等方面进行考核和组间比较。结果 3组护生实习后综合成绩得分均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习前,3组护生各项目考核成绩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专科理论、护理查体、护理评估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C组高于A组、B组(P〈0.05);护理评估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B组高于A组(P〈0.05),其他方面的考核成绩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结合的带教方式有利于促进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骨科健康教育路径结合责任制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名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按照自制的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结合责任制模式进行带教。4周专科护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理论、实景操作考核及对患者、护生发放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实景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和护生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结合责任制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能提高带教效果,提升护生专科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4年—2015年在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小组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为2013年—2014年骨科实习的54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基础及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的模式,把神经内科的实习护生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则运用护生自评式带教模式.然后,在进入科室的首日向成员发放评估表,护生在自评以后把信息向带教老师进行反馈,带教老师收到反馈之后进行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理论授课和带教实践,当实习进入第3周之后进行二次自评,并根据自评结果制定带教计划.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论是在理论考试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有更为理想的成绩,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评式带教模式对评估更加重视,能够根据出现的问题因人施教,显著提高了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教育模式在五官科护生带教中的临床实践及效果。 方法 将2009~2011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9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医护合作带教模式。2组护生在实习出科前比较其理论和操作成绩、病情观察能力、专科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 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病情观察能力、专科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医护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强化了护生的带教工作,使护生提高了病情观察能力、专科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满足了护生的实习要求,密切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护生对医护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12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人。对照组以传统跟班制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结合护理人文关怀,创新临床教学方法,以优质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病人体验与满意度、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目前的临床教学环境,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开展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54-4255
目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带教模式,探讨骨科护生更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 2008-06-2009-04在我科实习的护生52人为实验组,实习期间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带教法带教。2007-06-2008-04在我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对照组,实习期间采用传统模式带教方法带教。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带教法有利于护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全面掌握骨科知识,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护生行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行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实习周期完成后,由带教老师制定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考核标准分别对2组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均理论考核成绩得分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进而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更好的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83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42名采用传统导师制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41名应用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作为试验组,实习结束前1d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同时进行实习满意度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护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丁芬芳  杨莹  杜鑫  程璇 《天津护理》2020,28(6):653-655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生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进行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演示法进行培训,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理论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发并应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教学软件(以下简称“软件”),以探索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新方法。 方法 基于游戏化教学理论,融合临床护理技能操作知识,研发适配于各系列操作系统的移动教学软件,包含2个端口、6个模块,纳入13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选取2020年5月—7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A、B 2个院区的全部护理专业本科实习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为研究对象,A院区共276名学生为试验组,B院区共293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应用软件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岗前、实习2个月后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应用软件2个月后试验组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软件的满意度。 结果 实习2个月后试验组13项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于其岗前成绩(P<0.001)。94.81%的学生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91.33%的带教教师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 结论 应用该软件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效果,丰富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该软件总体及各维度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8名学生采用同伴教育教学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总成绩及仪表、实施、终末质量、人文关怀与沟通、相关知识问答部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2.8%学生对此教学方式予以肯定。结论同伴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融入技术操作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30名护士分为大外科组和大内科组,大外科组将沟通技巧融入技术操作培训,大内科组则采用传统的技术操作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分别评价护理人员的操作成效,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大外科组各项目得分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较大内科组明显提高(P<0.01).而大内科组培训后在目标、核对、准备、实施、操作者整体素质、记录及相关制度、原则方面得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但在评估、告知、人文关怀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沟通技巧融人到技术操作中培训,较传统单纯的操作培训模式更能彰显培训的效果,能有效的提升护理内涵和专业价值,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6.
陈玲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55-157
目的 探讨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与生命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方法 试验组应用融入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试验组平均成绩、综合分析应用性试题得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督导教师评价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好,具有爱心;临床带教教师评价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很快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合作能力好,关爱病人意识强;学生普遍认为有助于培养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更能理解和同情病人.结论 融入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是在专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方法按照骨科临床实习大纲要求,将实习护生11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3.10%以上的护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结论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与分层教学理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2007年来我科实习的92名护理中专生,随机分成对照组(40名)与实验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程序与分层教学理论进行教学。通过量化评分测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评分为(88.4±1.6),高于对照组的(80.3±3.5),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师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程序与分层教学理论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模拟的社区护士岗位工作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方法对2007级30名高职学生(试验组)实施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006级31名高职学生(对照组)进行综合能力和期末总成绩的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期末理论成绩和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对试验组的调查显示,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90.0%),提高团队协作能力(90.0%)。结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罗丽霞  练柳兰  阳珍  聂芳  方素娟  温丽莉 《全科护理》2013,11(13):1233-1234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生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医学硕士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指导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总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项目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生护理技能训练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