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21例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观察其结果。结果21例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顺利完成。术后住院天数为5~8d,平均6.5d。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有8例(38.1%),浆液肿9例(42.9%),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和肠瘘发生。随访6~25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补片来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6例。开腹组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初次进食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开腹组短,术后72 h疼痛评分较开腹组低,术中失血量较开腹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开腹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能显著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科17例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切口疝修补术老年切口疝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腹腔镜下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术前强调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加强心肺功能监测、作好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等护理;术后要注意活动、避免腹内压增高、并发症护理等。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来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0例实施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病人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3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中转开腹及大出血,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完善的物品准备、娴熟的腹腔镜配合技巧,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达3%~20%,不同文献报道有所不同.而切口感染后其发生率更高,可达到40%[1].自1993年LeBlanc[2]将腹腔镜技术用于切口疝治疗至今,该术式已显示了其明显优势.目前,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切口疝的首选术式[3].我院2007年3月~2010年6月累计进行了173例择期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巨大腹部切口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住院7~10 d,平均7.6 d;I级切口甲级愈合30例,Ⅰ级切口乙级愈合2例;术后3年内复发2例.结论:对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17例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切口疝修补术老年切口疝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腹腔镜下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术前强调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加强心肺功能监测、作好腹腔扩容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等护理;术后要注意活动、避免腹内压增高、并发症护理等.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来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1.
总结15例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置入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内科伴随疾病并做好护理,尤其要做好腹腔扩容准备:采用腹带束腹训练的方法 使患者能逐步适应术后腹腔缩小的状态,于术前3~4周开始用腹带固定患者腹部,逐步扎紧腹带,每日缩紧2 cm,直至疝内容物完全回纳入腹腔内后继续腹带包扎1~2周,避免术后引发腹腔间隔综合征,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术后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做好术后腹胀、修补区疼痛、肠梗阻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饮食和排泄护理及活动指导,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6~24 h下床活动,12~24 h开始进食,无肠管损伤、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点。方法对1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两种方式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完全悬吊法12例及部分悬吊法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18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完全悬吊法100-180min,部分悬吊法80-120min;出血10-30ml;术后6h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4-6d出院。患者随访3-57个月,平均(28.26±10.45)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符合疝修补的生物力学原理,应是切口疝修补的理想术式。完全悬吊法虽固定确切,但手术费时;部分悬吊法补片固定牢固,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引导下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安全,修补确切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我们通过对6例病人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置胃管及尿管,根据疝的位置灵活确定病人体,以充分暴露疝孔并方便麻醉及手术操作为准,通过联合手术下的切口疝修补术1例及单纯的切口疝修补术5例在腹腔镜下疝修补。结果: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腹腔的脏器损伤,无出血,血肿及伤口感染,疝修补时间40-100min,3例术后未用止痛药,所有病例1-3d下床活动,1-3d排肠气,7-8d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修补安全,在修补缝合腹壁缺损时,可完全避免误伤腹内脏器;修补可靠,创伤小,在联合手术时行疝修补术,可不必增加新的穿刺孔,避免多次住院手术,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4.
腹部巨大切口疝行腹膜内置网修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景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3):43-45
目的 针对腹部巨大切口疝行腹膜内置网修补患者,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10例采用腹膜内置网修补术的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1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及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巨大切口疝患者,应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准备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道的管理以及呼吸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腹壁巨大切口疝行网片修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壁巨大切口疝行网片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8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术前进行详细评估、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控制慢性疾病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切口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8例患者中,切口Ⅰ期愈合16例,Ⅱ期愈合2例,平均住院13.5天,均痊愈出院,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促进腹壁巨大切口疝网片修补术患者康复,同时也是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ardMesh Composix补片在腹腔镜与开放术式修补腹壁大、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汶上县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BardMesh Composix补片行开放术式腹壁大、巨大切口疝修补术者(开放手术组)59例和同期应用BardMesh Composix补片行腹腔镜腹壁大、巨大切口疝修补术者(腹腔镜组)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均无复发病例。开放手术组术后发热5例(8.5%),皮下积液4例(6.8%),切口感染2例(3.4%),无腹壁血肿形成。腹腔镜组术后发热3例(9.4%),无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及腹壁血肿形成。结论应用BardMesh Composix补片行开放术式和腹腔镜腹壁大、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效果均良好,而且腹腔镜手术更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防粘连网片修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3月完成的10例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防粘连网片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25 min,平均83.5 min.术中出血30~120 mL,平均52 mL.10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前症状完全缓解.术后住院时间3~13d,平均6.5 d.术后随访12 ~ 40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防粘连网片行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修复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潘景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6):43-45
目的针对腹部巨大切口疝行腹膜内置网修补患者,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对10例采用腹膜内置网修补术的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所有1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及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巨大切口疝患者,应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准备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道的管理以及呼吸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