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的合并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优生率.方法对356例双胎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5.6%,窒息率为11.2%,死亡率为1.7%.第1胎与第2胎合并症均为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小样儿、低血糖症、硬肿症、肺炎、窒息、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第1胎的窒息和肺炎的发生率高于第2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胎妊娠母儿合并症多,应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发生,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372例双胎妊娠分娩产妇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庆云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1):51-52,55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1996-2005年10年中372例双胎妊娠与同期单胎妊娠2411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占1.52%,双胎妊娠产妇的早产、胎儿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并发症中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高于单胎妊娠的围产儿;第2胎围产儿病死率高;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手术率高。结论 加强双胎围产期监护,掌握好两胎儿分娩间隔时间,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母体并发症及双胎围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63例双胎妊娠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2~2007年5年中63例双胎妊娠和同期5037例单胎妊娠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占1.24%,双胎妊娠中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和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高于单胎妊娠,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296.11、10.67、52.26、100.17、47.29,均P<0.01);双胎围产儿病死率中低出生体重儿、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早期新生儿死亡、病理性黄疸、出生缺陷发生率均高于单胎围产儿(X2分别为372.01、110.34、10.92、20.49、21.94、13.01,均P<0.01).双胎围产儿死亡率为55.56‰,与单胎13.7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85,P<0.01).结论 加强双胎围产期监测和管理.对降低母体并发症及双胎围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围产儿10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10 5例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与围产儿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0 5例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与围产儿死亡作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  2 10例围产儿中低体重儿 96例 ,其发生率为 45 .71% ,病死率 2 18.75‰ ,明显高于体重正常新生儿病死率 ( 4 8.0 8‰ ) (P <0 .0 1) ;早产者 49例 ,早产率为 46.67% ,早产儿病死致围产儿死亡占总围产儿病死率 ( 12 3 .81‰ )的 46.15 % ;剖宫产 5 1例 ,剖宫产率为 5 0 .5 0 % ,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为 2 % ,阴道产新生儿死亡率为 1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低体重、早产、妊娠并发症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检查 ,避免胎膜早破、早产 ,及时防治妊高征等并发症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胎先露异常、手术产、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均高于单胎妊娠,因此,除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外,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婴儿生存率亦很重要.本文就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梁秀丽  颜为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57-3058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促进多胎妊娠围生期保健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24例多胎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双胎和3胎妊娠发生率分别为0.70%和0.030%,早产率41.25%,多胎围生儿死亡率6.12%。出生孕周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经阴道分娩的多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结论:多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较高,贫血和早产是主要的合并症和并发症,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延长孕周,选择有利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洪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7):102-103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双胎妊娠 116例做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 12 0例做比较。结果 :双胎妊娠的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 ,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单胎妊娠 ,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 :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 ,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及单胎妊娠不同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围产儿死亡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1989~1998年双胎妊娠155例及单胎妊娠10 59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排除畸形死亡后,双胎围产儿总死亡率较单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1,P<0.001)。在分娩孕周≥37周及32~36 6周,双胎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9.85,P<0.01,χ2=7.61,P<0.01),而当分娩孕周<32周时,双胎围产儿的死亡率低于单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P<0.0001)。在出生体重≥2 500 g时,双胎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1)。而当出生体重在1 500 g及<1 500 g时,则双胎儿与单胎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182,P>0.05;χ2=1.536,P>0.05)。双胎或单胎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双胎围产儿宫内生长不同于单胎,尚需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双胎妊娠的最佳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总结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3年3月间的285例多胎妊娠(双胎妊娠275例,3胎妊娠10例)共580例围产儿,总结其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并以1993年和2002年共计2 453例单胎妊娠的并发症作为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多胎妊娠并发症高,主要为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贫血,与单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是58.6‰(34/580),较同期的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死胎与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0.0%。死胎中有致死性畸形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死亡3例,原因不明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2例致死性畸形,其余15例均为早产儿,平均孕周为31.5周,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儿肺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感染、心衰;除外畸形,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最为密切。③规律产前检查与无规律产前检查组比较,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胎妊娠并发症较单胎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是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对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从而降低多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洪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3):102-10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双胎妊娠116例做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20例做比较.结果双胎妊娠的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单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成芳  李小毛  李田  周水生 《中国校医》2010,24(9):660-661,665
目的分析比较双胎输血综合征与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中山三院分娩的23例双胎输血综合征(A组)和43例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B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在一般情况、发生孕周、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平均发生孕周为25+4周,较B组平均发生孕周31+3周要早,A组分娩孕周平均为29+5周,B组分娩孕周平均为35+3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晚期流产、羊水过多、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分别为26.1%、47.8%、21.7%和13%,B组为13.9%、20.9%、9.3%和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产儿死亡率45.7%,新生儿窒息率69.6%;B组围产儿死亡率为30.2%,新生儿窒息率40.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732±673)g,B组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321±568)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都是双胎妊娠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均以胎儿发育不一致为特征,然而2者在发病机制与妊娠结局上仍有不同,临床上应予重视并鉴别,及时处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双胎妊娠1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64-1065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孕期并发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积极做好孕产妇保健和管理,防治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仍为产科重要课题。本文将我院近3年来136例双胎妊娠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136例,占同期分娩产妇的1·24%。孕妇年龄19~35岁,平均25·6岁;初产妇113例,经产妇23例;孕周29 4~40周,平均孕周36 1周。1·2主要并发症。其中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53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例,占18·38%;早产63例,占46·32%;前置胎盘14例,占10·29%;妊娠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近 7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73例双胎妊娠的监护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1年 4月 1日至 1998年 2月 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双胎妊娠共 73例 ,出生围产儿 146例 ,其中采用联合监测的 45例 ,围产儿 90例 ,监测阳性率为 6 9.7% ,新生儿窒息率 7.8% ,采用单一方法监测的 2 8例 ,围产儿 5 6例 ,监测阳性率为 2 1.4% ,新生儿窒息率为 19.6 %。联合监测是指 B超、胎心监护、胎儿心电图等多种监护仪器共同监护。单一监测是指应用联合监护中的 B超或胎心监护。2 结果73例双胎妊娠中 ,低体重儿发生率为 5 2 .9% ,早产儿发生率为 32 .7% …  相似文献   

14.
对南京市 1 996~ 2 0 0 0年 2 671例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显示南京市 1 996~ 2 0 0 0年围产儿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 ;围产儿死亡主要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新生儿肺炎等。建议采取干预措施 ,降低窒息的发生和死亡 ,有效预防早产 ,做好出生缺陷的病因预防和早诊断 ,以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双胎妊娠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及变化趋势,探讨改善双胎围产儿结局的措施。方法:对1994~2002年5649例单胎和401例双胎围产儿死亡资料和1997~2002年329 830例分娩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发生率由4.08‰(1997年)上升为5.25‰(2002年),双胎围产儿死亡率为149.82‰。双胎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没有相关性。双胎围产儿死亡的特征与单胎围产儿死亡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天津市近年的双胎发生呈上升趋势,双胎围产儿死亡有不同于单胎的原因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提倡规律产前检查降低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总结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3年3月间的285例多胎妊娠(双胎妊娠275例,3胎妊娠10例)共580例围产儿,总结其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并以1993年和2002年共计2 453例单胎妊娠的并发症作为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多胎妊娠并发症高,主要为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贫血,与单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是58.6‰(34/580),较同期的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死胎与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0.0%.死胎中有致死性畸形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死亡3例,原因不明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2例致死性畸形,其余15例均为早产儿,平均孕周为31.5周,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儿肺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感染、心衰;除外畸形,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最为密切.③规律产前检查与无规律产前检查组比较,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胎妊娠并发症较单胎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是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对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从而降低多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2015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及病例,对围产儿及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2009-2015年围产儿死亡总数74例,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4.34‰,7年间年围产儿死亡率保持逐年下降趋势。在围产儿死亡病例中,死胎48例,7 d内新生儿死亡26例。2孕产妇25岁及35岁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随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P0.01),出生体重2 500 g围产儿死亡率为4.32%是正常体重儿的33.23倍。3在7 d内新生儿死亡病例中,早产儿死亡16例,足月新生儿死亡10例;其中自发性早产占主要因素(23.07%),其次为出生缺陷(19.23%)。医源性早产中,出生缺陷和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为主要因素(各占11.54%)。4死胎的前三位死因分别为脐带因素(35.41%)、出生缺陷(20.83%)、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18.76%)。5围产儿死亡相关影响因素为孕妇接受产检次数。本市居民组平均产检次数为(8.53±2.67)次,外来居民组为(5.84±4.5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孕期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预防并积极干预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利用产前诊断技术尽早发现胎儿畸形及时终止妊娠、提高助产技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早产病因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的101例早产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用101例正常产妇做为对照组,就两组的病因和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未做产检或产检少于1次、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妊高征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早产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的产妇,并且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结论:积极防治是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近5年的围产儿死亡现状及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海淀区2011至2015年所有助产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海淀区2011至015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4.73%,处于较低水平.近5年围产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10.92,P<0.05),外地人口围产儿死亡率高于本市,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4.76,P<0.01).出生缺陷是死胎的首位原因,占26.22%;其次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占25.04%;第三位原因是诊断不明,占19.11%.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43.30%)、出生缺陷(21.36%)、新生儿窒息(19.37%).结论 海淀区围产儿死亡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积极做好出生缺陷的防控,加强高危妊娠和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预防早产及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是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结局的比较。方法:分析109例双胎妊娠及11809例单胎妊娠围生儿情况。结果:1双胎的胎位异常、胎儿窘迫、早产儿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2经阴道分娩的双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结论:孕34周后在促进胎肺成熟的基础上放宽剖宫产的指征,有利于改善双胎妊娠的围生儿状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