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甲草中甾醇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峰  刘霞  潘兰  岐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19-1321
目的:对佛甲草Sedum,lineare Thunb.中的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植物全草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佛甲草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7-烯-3β-醇(1),豆甾-3β,5α,6β三醇(2),豆甾-5-烯-3β-醇-7-酮(3),豆甾-5-烯-3β,7α-二醇(4),豆甾-5-烯-3β,7β-二醇(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秋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6-羟基豆甾-4-烯-3-酮(1),6β-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2),3β-羟基豆甾-烯-7-酮(3),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4),豆甾-5-烯-3β,7β-二醇(5),豆甾-5,22-二烯-3β,7β-二醇(6),豆甾-4,22-二烯-3,6-二酮(7),豆甾-4,22-二烯-3-酮(8),麦角甾-7,22-二烯-3β-醇(9),环阿尔廷-25-烯-3,24-二醇(10),羽扇豆醇(11),橙酰胺乙酸酯(12),豆甾醇(13),棕搁酸(14).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也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毛叶鹰爪花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毛叶鹰爪花Artabotrys pilo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NMR谱和MS谱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叶鹰爪花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2)、羽扇豆醇乙酸酯(3)、白桦酸(4)、熊果醇(5)、熊果酸(6)、β-香树脂醇(7)、古柯二醇(8)、木栓醇(9)、木栓酮(10)、α-波菜甾酮(11)、豆甾-7-烯-3β-醇(12)、豆甾-5-烯-3β-醇-7-酮(13)、豆甾-3,6-二酮(14)、豆甾醇(15)和β-谷甾醇(16)。结论化合物15和16为首次从毛叶鹰爪花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鹰爪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8)
目的:对黄秋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9,19-23(Z)-环阿尔廷烯-3,β25-二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3)、5α,8α-过氧麦甾-22-烯-3β-醇(4)、豆甾-5-烯-3,β7α-二醇(5)、豆甾-5,22-二烯-3,β7α-二醇(6)、豆甾-4-烯-3,β6β-二醇(7)、豆甾-4,22-二烯-3,β6β-二醇(8)、豆甾-4-烯-3,6-二酮(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为首次从秋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杜建厂  王兴娜  谭仁祥  刘吉开 《中草药》2006,37(9):1297-1300
目的研究亮光钹菌Coltriciumnitidum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氯仿-甲醇混合溶剂(1∶1)浸泡提取,浓缩提取液,所得浸膏经硅胶、反相硅胶(RP-8)、SephadexLH-20、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丁酰胺()、邻苯二酚()、肉齿菌素A(sarcodoninA,)、24-亚甲基-羊毛甾-7,9(11)-二烯-3-醇()、麦角甾-5,8-过氧-6,22-二烯-3-醇()、麦角甾-5,7,22-三烯-3-醇()、麦角甾-7,22-二烯-3β-葡萄糖苷()、(4E,8E)-N-D-2′-hydroxy-palmitoyl-1-O-β-D-gly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高等真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测定部分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抑制活性。结果从大青山灵芝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经鉴定为3β,21β-山芝烯二醇-3-乙酰基(1)、3β,21α-山芝烯二醇-3-乙酰基(2)、3-O-乙酰基千层塔三醇(3)、20(29)-羽扇烯-3-醇(4)、赤芝醛A(5)、灵芝酸Y(6)、麦角甾-7,22E-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8)、麦角甾-7,22E-二烯-3β-醇(9)、5α,8α-过氧麦角甾-6,22E-二烯-3β-醇(10)、甲龙胆酸(11)、大戟因子L3(12)。化合物5、11和12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7.70%、22.89%和21.2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青山灵芝中分离得到,其中serratene型三萜(化合物1~3)为首次从灵芝科真菌中发现,化合物5、11和12对Ach E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对照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5,22-烯-3β,7α-二醇(3),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6β-羟基-4,22-二烯-3-酮(5),谷甾醇(6),胡萝卜苷(7),异东莨宕葶(8),七叶内酯(9),大黄素(10),洋芹素(11)。结论:化合物1-5,8-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类甾体和酚醇可作为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11)
目的:研究黄边灵芝的麦角甾类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黄边灵芝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学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MTT法筛选所得成分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从黄边灵芝中分离得到了7个麦角甾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5α,8α-过氧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2)、麦角甾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麦角甾-7,22-二烯-3-酮(5)、calvasterol A(6)和volemolide(7)。化合物1~5抑制CT26细胞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76.93、37.19、13.02、48.19和1.25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边灵芝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7为首次从灵芝属真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5对CT26细胞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牛蒡子Fructus arctii花序苞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牛蒡子花序苞片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isofouquierol(2)、(22E)-5α,8-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3β-hydroxy-21,22-epoxyursa-20(30)-en(4)、3β,21β-二醇-20(30)-烯-蒲公英甾烷(5)、齐墩果酸(6)、牛蒡苷元(7)、carthamogenin(8)、咖啡酸(9)、4(14)-桉烯-8α,11-二醇(10)、monogynol A(11)、羽扇豆醇(12)。结论化合物2、3、5、6、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 etenolic ac 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半红树植物黄槿中的三萜和甾醇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结果:从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醇(2)、β-粘霉烯醇(3)、羽扇豆醇(4)、日耳曼醇(5)、豆甾-4-烯-3-酮(6)、豆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8)、β-谷甾醇(9)和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沙蓬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MS、1H-和13C-NMR等谱学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沙蓬干燥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菠甾醇(spinasterol,1)、Δ7-豆甾烯醇(stigmast-7-en-3β-ol,2)、麦角甾-7,24(28)-二烯-3-醇[ergosta-7,24(28)-dien-3-ol,3]、星鱼甾醇(stellasterol,4)和胆甾-7-烯-3β-醇(cholest-7-en-3β-ol,5)、羽扇豆醇(lupeol,6)、β-香树脂醇(β-amyrin,7)、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8)、棕榈酸(palmiticacid,9)和顺-15-十八烯酸(cis-15-vaccenicacid,10)。结论:化合物4、5、7、8、10为首次从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为首次从沙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茯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胡斌  杨益平  叶阳 《中草药》2006,37(5):655-658
目的研究茯苓P oria cocos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及M C I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茯苓的提取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Ⅰ)、胡萝卜苷(Ⅱ)、茯苓酸(Ⅲ)、3β-乙酰基-16α-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Ⅳ)、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16α-羟基-3-羰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3β-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3β-对羟基苯甲酸去氢土莫里酸()、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L-尿苷()、柠檬酸三甲酯()、(R)-苹果酸二甲酯()。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平颏海蛇干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平颏海蛇干体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油酸甲酯(2),油酸(3),3-methoxycholest-5-ene(4),Stigmasta-5,24(28)-diene,3-methoxy-,(3β,24E)(5),Tetracosanamide,N-[(1S,2R,3E)-2-hydroxy-1-(hydroxymethyl)-3,7-heptadecadien-1-yl](6),5α-Cholestan-3β-ol,5,6β-dibromo-,nonanoate(7),Cholestane-3,5,6-triol,3-nonanoate(8),胆甾-5-烯-3β,7β-二醇(9),胆甾-5-烯-3β,7α-二醇(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平颏海蛇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人参药性菌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优选的生物转化技术对人参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全新产物人参药性菌质,并对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豆甾烷-5,22-二烯-3β-醇(3),β-谷甾醇(4),豆甾烷-22-烯-3,6-二酮(5),豆甾烷-3,6-二酮(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人参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傅旭阳  田均勉 《中草药》2015,46(5):645-648
目的研究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瞿麦全草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3′,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β-菠甾醇(4)、胖大海素A(5)、(24R)-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6)、(24S)-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7)、豆甾-7-烯-3β-醇(8)和羟基二氢博伏内酯(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瞿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南海多室草苔虫甾醇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i H  Zhou XF  Yang YL  Sun JF  Hu J  Liu YH 《中药材》2011,34(2):180-183
目的:研究南海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 L.)的甾醇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室草苔虫石油醚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合物,鉴定为:胆甾-4-烯-3-酮(Ⅰ);胆甾醇(Ⅱ);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Ⅲ);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Ⅳ);3β-羟基-7-甲氧基-胆甾-5-烯(Ⅴ);过氧化麦角甾醇(Ⅵ);3β-羟基-胆甾-5-烯-7-酮(Ⅶ);6β-羟基-胆甾-4-烯-3-酮(Ⅷ);胆甾-5-烯-3β,7β-二醇(Ⅸ);胆甾-5,22(E)-二烯-3β7,α-二醇(Ⅹ)。结论: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种多室草苔虫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11)
目的:研究喜热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薄层制备色谱、高压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喜热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喜热灵芝中分离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棕榈酸酯(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2)、灵芝萜烯二醇(3),6,9-环氧麦角-7,22-二烯-3β-醇(4)、灵芝酮二醇(5)、丁二酸(6)、灵芝醇F(7)、赤芝酮(8)、灵芝酮三醇(9)、灵芝醇A(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2β,3α,9α-三醇(11)、泥湖鞘胺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1、2、4~7、9~12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薤白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书彪  汪悦  张玉峰  王毅 《中草药》2013,44(9):1078-1081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旱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旱生卷柏的乙醇提取物,经水混悬后的不溶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学成分.结果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大黄素、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大黄素系首次从卷柏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