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1例王世惠王宏亮**上海市黄浦区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面神经麻痹/穴位疗法水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一...  相似文献   

2.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63例樊年兰1989~1992年,笔者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3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经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的规定,诊查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63例。其中,...  相似文献   

3.
针药配合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1.67%,对照组为74.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及中药疗法能改善神经细胞的营养供给,且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刘慧荣 《河北中医》2014,(12):1840-184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治疗后,由于面部局部神经损伤较深,或因治疗不及时、误治、错治等因素延误最佳施治时机,患者发病1~6个月后,仍存在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口角歪斜、下垂、肌肉松弛等症状,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主张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针刺、艾灸、药物外敷、穴位埋线及拔罐等[2]。  相似文献   

5.
刘振友 《河北中医》2006,28(12):937-93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由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肌肉活动功能受损或瘫痪的疾病.1996-03~2005-03,笔者运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风寒侵袭头面部经络诸经,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荣经脉,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20岁者9例;21~40岁者15例;41~59岁者6例;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个月。1.2 治疗方法:采用针灸加中药配合治疗。1针灸:临床多以辨证施治循经取穴为主。局部和临近取穴:阳白、瞳子、风池、四白、地仓、颊车、下关、迎香、颧、合谷、承浆、禾。上述穴位每次选用5~7个。毫针刺入穴位内,轻轻捻转使之得气,采用平补…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口眼歪斜”、“吊线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证。近10 a来笔者运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在20岁~50岁者占多数;病程最长2个月,最  相似文献   

8.
针灸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丹萍  徐杰  赵阳  易莉  陈强 《河北中医》2004,26(6):453-454
面神经麻痹在神经内科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151眼喁斜范畴。1990—05~2003—05,笔者采用针灸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有的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根据经络理论和神经学的知识进行辨证取穴,运针及施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章明忠 《河北中医》2007,29(10):947-947
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本诊所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0~72岁,10~50岁9例,50~60岁9例,60~72岁12例;病程1日~1周;左侧18例,右侧12例.……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不同针灸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穴取翳风、完骨、下关、牵正、太阳为主;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穴取翳风、阳白、下关等,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率76.0%、总有效率100.0%,优于对照组的48.6%、86.1%(均P<0.01).结论:急性期面瘫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针疗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状况,方法:从分期、取穴、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本病的文献报道估一综述。结论:因该病发病急、病程缓慢,且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因此,应开展远期的疗效观察,选择最佳组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面部一侧肌肉运动障碍 ,口眼歪斜。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头面部穴位后配合针灸治疗该病 80例 ,不但疗效显著 ,并缩短了病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 6例 ,女 44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 3岁 ,>5 0岁 1 3例 ,2 5~ 5 0岁5 0例 ,<2 5岁 1 7例 ;病程最短 1 d,最长 1 4d,<7d6 2例 ,7d~ 1 4d1 8例 ;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2 治疗方法2 .1 推拿 用拇、示指腹推拿患者头面部穴位 ,双侧对称揉按 ,以重按轻揉手法为主 ,重而不滞、轻…  相似文献   

14.
孙玲 《河北中医》2009,31(6):950-95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患侧表情动作丧失,口角下垂并歪向健侧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机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复因外邪乘虚入中经络,以致经气闭阻,气血失畅,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其病因有病毒感染、外伤、肿瘤、血管病变及压迫等,系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按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可定位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面神经管内和面神经管外。  相似文献   

15.
曹玉香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1):35-35,F003
以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昝进宝,曹玉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颅神经病变中最为常见的疾患。我们近三年来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分析,取众之长,以针灸为主,中西药物结合运用的综合疗法,治疗患者40例,治...  相似文献   

16.
黄自平 《新中医》1994,26(10):34-34
针灸、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5例黄自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急性周围神经疾病。祖国医学称为口眼蜗斜、歪嘴风、面瘫等。本病发作与季节无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岁~30岁为多见,大部分患者是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外...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几年来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 31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1例中男性 1 3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40~ 75岁。治疗方法生黄芪 30 g,赤芍 1 2 g,防风 1 2 g,当归 1 2 g,蜈蚣 2条。上药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直至病愈。针灸 :患者仰卧位 ,取患侧阳白、地仓、颊车、合谷、四白等穴位 ,常规皮肤消毒后毫针斜刺入穴 0 .5寸 ,得气后大幅度快速捻转 ,以泻法为主 ,留针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面瘫消失 ,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 :症状…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治疗方法很多 ,但收效速度缓慢。通过临床观察 ,内服中药 ,结合针灸、按摩疗法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6 0例 ,其中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5 5岁 ;发病 7天以内 43例 ,15~ 30天以内 17例。2 方药与治法2.1 中药治疗 :用大秦艽汤加减 ,当归 15 g、熟地 12 g、川芎10 g、赤芍 9g、秦艽 10 g、僵蚕 6 g、葛根 10 g、桑叶 6 g、鸡血藤12 g。水煎服 ,日 1剂。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 30 g;兼寒者加荆芥 10 g、羌活 10 g、白芷 10 g以散寒 ;兼热者加金银花 15 g、连翘 …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由炎症、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等引起,亦可因脑桥或延髓的病变引起。临床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以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及神经髓鞘水肿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和疗程.方法:将9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激素类,扩张血管及神经营养类药物合用)治疗.结果:发现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2.008,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与疗程之间关系X2=7.168,P<0.05,亦提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药罐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前者的疗程比后者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