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移植患者PRA和sCD30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斌  田普训  薛武军 《医学争鸣》2004,25(11):F002-F002
目的: 分析PRA和sCD30在肾移植患者中对排斥反应的预测及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87例肾移植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测定了PRA和sCD30.结果: sCD30术前、术后均为阳性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为37.5%,致敏组人群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结论: 移植前评估血清sCD30,为临床考虑随后的肾移植排斥反应危险性提供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JIN ZK  TIAN PX  XUE WJ  DING XM  PAN XM  DING CG  JIA LN  GE GQ  HAO J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6):2528-2531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可溶性CD30(sCD30)的表达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以及联合两者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受者66例,其中38例移植肾功能正常,15例为急性排斥反应,13例为慢性排斥反应.检测所有受者血清HLA-G5、sCD30的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LA-G5联合sCD30评价移植术后1年内及术后1年以上不同免疫状态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LA-G5水平与血肌酐水平相关(r=-0.493,P<0.01),sCD30水平与血肌酐水平相关(r=0.691,P<0.01).术后1年内,当HLA-G5临界值取82μg/L,sCD30 临界值取12.2μg/L时,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敏感度为7 8.6%,特异度为85.7%;术后1年以上,当HLA-G5临界值取141μg/L,sCD30临界值取10.3 μg/L时,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4.6%.结论 血清HLA-G5联合sCD30可作为反映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简便而有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mmuKnowTM-Cylex检测技术能否作为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警指标.方法 收集17例肾移植受者的肝素钠抗凝全血46份,通过测量CD4+T细胞刺激后释放的ATP浓度来判定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发生前(移植术后两周内)组CD4+T细胞ATP值为(383.47±186.51)ng/...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患者sCD3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ang JL  Hao HJ  Qin B  Bang LQ  Zhang ZH  Xin DQ  Guo YL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0):651-653
目的研究sCD30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CD30ELISA试剂盒(双抗体加心法)对58例首次肾移植患者术前1d、术后7d、28d进行了sCD30检测,31例健康者与术前1dsCD30做对照,并记录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肾移植术前1d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4.843,P<0.05,有显著性差异。肾移植术后第7天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7.20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肾移植术后第28天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2.095,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CD30的高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有关,sCD30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免疫学的进步为肾移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使尸肾移植病人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促进了肾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尽管如此,临床所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均毫不例外地对人体正常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有负作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得当,则可以适当地降低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性,避免或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使移植器官发挥其相应功能,从而维持受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Beagle犬肾移植模型,观察了伪手术组与模型组犬肾移植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一般情况变化。发现Beagle犬肾移植模型稳定;Beagle犬经肾移植术后第3天起,血清Scr和BUN迅速升高,Scr从术前61.1±1 3.5 μ mol/L上升到术后1153.9±124.4μmol/L,BUN从术前3.6 8±0.62 mmol/L到术后24.23±7.17 mmol/L,而伪手术组的Scr和BUN则一直稳定维持;一般情况观察和移植肾外观形态检查均发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表现。因此,该模型制作简便、可靠,稳定性高,可用于移植免疫学研究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sCD30表达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家清  赵明  李留洋  刘东  肖晓山  郑克立 《广东医学》2008,29(11):1856-1858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sCD30(soluble CD30)表达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对80例肾移植2年以上受者血样进行sCD30定量测定,同时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PRA、血环孢素A浓度、血肌酐检测。结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组sCD3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慢性排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CD30组中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sCD30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sCD30与低sCD30受者相比其PRA阳性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sCD30对判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有指导意义,且可能不受PRA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试管凝集法,对本地区871对夫妇1742例不育患者进行了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阳性人数437例,阳性率25.1%,其中135对夫妇270例均出现精子抗体阳性,占阳性人群62%,作者认为,精子在血清中发生凝集,除有精子抗体存在,同时还可能取决于不同个体人精子携带了不同其它抗原物质所致,因此为了研究免疫不育和精子疫苗,有必要对精子抗原物质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输血、妊娠是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on antibody,PRA)致敏的主要因素,对于再次肾移植患者,体内PRA的检测及免疫状态的评估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近期内移植肾失功、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的PRA水平,并与终末期肾病患者做对照,以明确再次移植患者不同群体的免疫状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疡的基础上,继发出血或血栓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猝死。近年研究发现CD40-CD40L广泛存在于粥样斑块的各种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相关细胞的功能,并且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冠脉支架植人术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冠脉支架术对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行供者肾脏、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48例)和同一供者肾脏移植(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术后移植肾存活率(剔除带功死亡者)随访比较。术后1、3、5及10年,移植肾存活率联合移植组分别为98%(47/48)、94%(45/48)、83%(34/41)和9/17,对照组分别为98%(47/48)、90%(43/48)、76%(31/41)和7/17。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联合移植组为2%(1/48)、对照组为17%(8/48)(P〈0.05)。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能诱导肾移植患者免疫耐受产生,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儿血液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脓毒症患儿62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sCD163表达的测定使用ELISA法。结果:脓毒症患儿中sCD163的表达水平为63.7±5.6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的15.2±2.1U/ml。好转组第1、3、7天sCD163的表达分别为58.2±4.7、31.6±3.5和22.3±2.4U/ml,恶化组第1、3、7天sCD163的表达分别为92.4±7.5、103.8±8.2和113.9±8.6U/ml,第1、3、7天时恶化组sCD16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转组sCD163的表达水平逐渐减低,而恶化组sCD163的表达水平则逐渐升高。结论:sCD163表达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脓毒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sCD163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谢燕冰  陈丽姗  李文瑜 《吉林医学》2008,29(21):1985-1986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治疗方案。结果:1年存活率为96.7%,3年存活率为90%,平均住院25.5d。结论:完善的肾移植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影响,对提高生存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抑肽酶对肾移植手术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尿量和移植肾肾功能的影响,探讨抑肽酶在肾移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抑肽酶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2、3天引流量,术后5d每天尿量和肾功能(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计算血清肌酐降至正常范围(150umol/L)的平均时间。结果①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A组明显少于C组(P〈0.01),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于C组(P〈0.05);②两组病人术后第1、2天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天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肌酐降至正常范围(150umol/L)所需要的平均时间:A组为(6.1±1.5)d,C组为(5.9±1.7)d,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肽酶可以明显减少肾移植手术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虽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的尿量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安全用于肾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CD28+T淋巴细胞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期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该变化与AR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大鼠组(T0组)、手术创伤组(T1组)、同系心脏移植组(SD→SD)(T2组)、同种心脏移植组(Wistar→SD)(T3组)CD28+T淋巴细胞的表达百分率;并对心脏移植组AR进行分级;同时分析CD28+T与AR的相关关系。结果:T1组与T0组CD28+T淋巴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T2组总体CD2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T0组、T1组显著增加(P<0.05)。T3组总体CD2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T0组、T1组增加更显著(P<0.01)。同种心脏移植组AR显著高于同系心脏移植组。T2、T3心脏移植组CD28+T与AR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结论:心脏移植AR严重程度与CD28+T表达增高成正相关,CD28+T表达增高预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尸肾移植83例的临床经验,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3例尸肾移植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61例肾功能恢复顺利,余32例中3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发生尿瘘,2例输尿管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骨髓抑制,2例消化道出血,死亡例,主要死亡原因肺部感染。结论 术后影响移植肾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反应及急性肾小管坏死,感染是影响受者存活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752例肾移植术后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2例病人中分为3组,应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治疗226例为环孢素A组,应用FK506、骁悉、强的松治疗386例为FK506组,应用FK506、雷帕霉素(Rap)、强的松治疗140例为雷帕霉素组;观察3组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诊断和治疗.结果 752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53例,治愈50例,死亡3例.环孢素A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7.08/226),死亡1例;FK506组发病率为7.25%(28/386),死亡2例;Rap组发病率为6.43%(9/140),无死亡病例.53例病人中混合感染者17例,单纯细菌感染2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真菌感染1例,病原菌不明2例;检出的细菌中G(革兰氏阴性)细菌占68.35%.结论 G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术后前6个月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环孢素A组、FK506组、雷帕霉索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肾移植术后重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排斥反应发生和生物制剂的应用.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重症肺炎死亡率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