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T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为恶性腹水组(36例)和良性腹水组(54例),测瑞粒酶活性腹水VEGF水平,分别计算两组的VEGF、瑞粒酶活性、阳性例数、阳性率。结果:恶性腹水VEGF、瑞粒酶活性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瑞粒酶活性及VEGF能显著堤提高恶性腹水检查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腹水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拮抗物在治疗恶性腹水中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就有关的研究资料做一综述。结果多数研究资料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腹水中比良性腹水中明显增高。其拮抗物在治疗恶性腹水时前景乐观。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腹水形成中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其拮抗物治疗恶性腹水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栾绍敏  林相强 《医学综述》2012,18(5):684-68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环境污染的加重,恶性肿瘤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死亡主要病因之一,而在对肿瘤的研究中,端粒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成为肿瘤标志物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它的激活能解决染色体末端复制缩短问题,它的过度表达能使细胞永生化并直接导致肿瘤的形成,而VEGF-C可以调节肿瘤血管、淋巴管新生,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和淋巴管增生,促进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并通过淋巴系统向全身扩散,从而促进肿瘤淋巴道转移。近来关于端粒酶和VEGF-C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及诱导血管生成等功能。对VEGF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肿瘤,直到1993年后,才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VEGF和其他血管形成因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与实体瘤相似,现有研究证实大部分血液系统肿瘤细胞高表达VEGF,血管新生亢进。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端粒酶活性和腹水VEGF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7例),测SAAG、端粒酶活性及腹水VEGF水平,分别计算两组的SAAG均值及VEGF、端粒酶活性、阳性例数、阳性率.结果 恶性腹水组SAAG低于良性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恶性腹水VEGF、端粒酶活性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联合检测SAAG和腹水端粒酶活性及VEGF能显著地提高恶性腹水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MH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对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6例初诊和复发难治性MHD患者以及24例初诊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并以1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水平为对照。结果初诊和复发难治MHD患者血清VEGF分别为(210.17±97.54)ng/L和(251.71±141.34)ng/L,均高于对照组(98.13±45.36)ng/L和治疗有效组(120.48±77.36)ng/L(P<0.01);VEGF低于初诊平均值(207.35±119.43)ng/L的15例初诊患者化疗均有效,其余9例初诊患者VEGF水平高于平均值(207.35±119.43)ng/L的有效率为44%。结论检测MHD患者VEGF水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肖洁  尹松梅 《广东医学》2007,28(6):1006-1008
近年来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恶性血液病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VEGF能刺激血管内皮的增生,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瘤细胞增殖、迁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淋巴瘤的发生、分期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及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VEGF测定.结果: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VEGF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高于A组(P<0.01);HL与NHL的VEGF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VEGF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评定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福利  郑玲 《西部医学》2008,20(3):638-640
血管生成在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己知最重要的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本文就肺癌血管生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诱导因素及其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AS方法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初诊未治和未缓解组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血管新生的程度和疾病的状态。VEGF可以被看作是判断淋巴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保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曹国永  周跃  张峡 《重庆医学》2002,31(11):1129-11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开始被看作为一个增强血管渗透性的因子 (VPF) ,1989年Ferrara等发现其还具有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 ,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的形成。有关VEGF的研究方兴未艾 ,国外已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试验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观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VEGF还具有血管保护的功能 :增加血管活性介质的产生 ,增强溶栓和凝血途径中相关成分的表达 ,抑制新生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生长 ,抑制血栓的形成和抗炎症 ,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而且这种功能是不依赖于其促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后随访寻求一种简便、易测、可靠、无创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测定3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VEGF,并与53例非结直肠癌患者作比较。结果①结直肠癌组血清VEGF水平(813.14±511.8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1.40±164.08)μg/L,差异显著(P<0.001);②血清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有淋巴结、肝脏及远处转移者血清和组织VEGF水平比无转移者显著增高(P<0.05;P<0.001);④血清与组织VEGF之间密切相关(P=0.000)。结论①血清和组织VEGF测定能够反映结直肠癌的发展和预后;②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与血清VEGF水平密切相关,血清VEGF可替代组织VEGF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端粒酶和DNA异倍体指标诊断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良、恶性腹水标本各57份,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端粒酶: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并与CEA相比较。结果:恶性腹水端粒酶、DAN异倍体、CE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P〈0.01)。端粒酶、DNA异倍体及CEA指标诊断恶性腹水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94.7%与89.5%;84.2%、73.7%与57.9%;92.3%、93.3%与84.6%;80.3%、75%与63%;88.6%、84.2%与73.7%。结论:应用端粒酶和DNA异倍体诊断恶性腹水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价值高于CEA。  相似文献   

15.
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是肿瘤转移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核心和关键因子。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VEGF能增强肿瘤的血管生成能力及侵袭能力。血清VEGF与肺癌患者的病程进展及生存期相关。非小细胞肺癌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肺癌的转移情况,是一种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肿瘤引起的体腔积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一些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有关,近年对其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和8例正常淋巴组织中VEGF和Ki67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和Ki67在小儿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淋巴组织(P〈0.01),VEGF和Ki67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92,P〈0.01)。结论VEGF和Ki67在小儿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预测肿瘤发生和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瑞鹏  郭平凡 《医学综述》2008,14(15):2258-226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能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它是一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VEGF受体特异性地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VEGF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发挥生理功能:①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②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其活性的发挥受到多因素、多水平的调节,如缺氧、癌基因、细胞因子、细胞间质成分等。本文从VEGF的促血管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因素等方面对其生物学行为和特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人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 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2014 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150例卵巢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150 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VEGF基因rs3025040C/T、rs10434G/A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分析等位基因 及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内异症发病的风险关系。结果:内异症组患者VEGF-rs3025040C/T位点C、T等位 基因频率分别为76.67%和23.33%,对照组为58.0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2, P <0.001, OR =1.800,95% CI =1.410~2.298),提示在VEGF-rs3025040C/T位点上携带有C等位基因的妇女更易得内异症。 内异症组患者VEGF-rs10434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00%和40.00%,对照组为81.67%、1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84, P <0.001, OR =1.344,95% CI =1.207~1.497),提示在VEGF-rs10434G/A位 点上携带有A等位基因的妇女更易得内异症。结论:VEGF-rs3025040C/T、rs10434G/A位点多态性与内异 症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