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病仍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有1/3人群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在其一生中,有2%-23%的携带者可能发病。人接触、感染结核菌后,可能产生3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情况是寄主立即将细菌杀死,但对寄主这种内在保护机制特征还不清楚。第二种是发病,一般会在感染后的一段时间内(1-3年)发病。最后一种较为常见.这些人感染了结核菌后,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也不具有传染性。但是PPD反应呈阳性,这种状态称为持续感染状态,有人称其潜伏感染状态。结核分枝杆菌长期处于持续感染状态已成为消灭结核病的最大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省非典型分枝杆菌流行现状及探讨(附11例非典型分枝杆菌病例分析)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410006)胡意珠,成诗明,彭达平随着结核病的基础理论、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注意到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流行、分布、肺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的诊...  相似文献   

3.
陶黎 《中原医刊》2004,31(20):36-37
随着结核病在防治效果上的进展以及非典型分枝杆菌在人群中感染与致病问题日渐突出,已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由于临床症状酷似肺结核病,治疗效果又差,故易误诊为难治性肺结核病。我院1996年至2000年在痰培养阳性的505株标本中经菌型鉴定为非典型分枝杆菌者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约占结核病的5%[1],仅次于肺结核及肠结核。TBP临床特点多样,诊断手段有限,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结核病的金标准,但耗时长且敏感性低,以往的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等,均存在局限性。近年来,一种诊断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新方法—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gamma release assay,IGRAs)逐渐被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县儿童结核病感染情况及对结核病的免疫水平。方法;对三所小学的所有儿童进行PPD试验,PPD阳性儿童进入X线胸部透视,强阳性予以抗结核药物预防性治疗。结果:2211名儿童中PPD反应阳性率为13.21%,强阳性率为0.63%。结论:调查儿童对结核病的免疫水平和免疫维持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接种BCG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解费县少年儿童结核病免疫水平,评价BCG接种效果,于1998年回工月,应用BCG-PPD实验对485名少年儿童进行了结核病免疫水平调查,结果如下。回对象和方法1.回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胡阳、梁邱、上冶3个乡镇的0~16岁少年儿童485名。男257人,女228人。1.2方法采用BCG-PPD(由华信生物制品公司生产,批号为98925,有效期1999年8月),于观察对象左前臂中部皮内注射0.lml,48~72h后观察反应结果,以局部红肿硬结平均直径大于0.scm为…  相似文献   

7.
人类肺部分枝杆菌感染一般都认为是结核病,但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其他类型的分枝杆菌也能引起人类肺部疾病。目前认为,由结核和麻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均称之为非典型抗酸菌病或分枝杆菌病,其中以肺分枝杆菌病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8.
李鸿昌 《中外医疗》2009,28(25):44-44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发生在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我国属于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在中国一直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日前,我国结核病流行态势仍然十分严峻,每年因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因此,对结核病的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原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十分少见,权威著作《中华内科学》也无记载,而非结核分枝杆菌性淋巴结炎就更少见了。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早期建立的特异性结核菌抗原IFNγElispot检测技术,对深圳市不同人群结核菌潜伏感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结核菌特异性Elispot方法检测了34例深圳市某高校学生、18例结核病区医务人员、19例深圳市某IT公司职员、36例深圳市某生物技术公司职员、29例深圳市某公司后勤保安的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反应水平。同时对各组人群还进行结核菌素皮试(PPD皮试)调查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各组人群中的Elispot检测阳性率分别是高校学生5.88%、结核病区医务人员55.6%、公司保安人员31.03%、IT公司职员31.57%、生物公司职员19.44%;PPD皮试阳性率为高校学生20.58%、结核病区医务人员88.9%、IT公司职员42.11%、生物公司职员41.67%、公司保安41.38%。结论Elispot检测诊断潜伏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优于PPD皮试。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庐江点人群中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调查朱帮建,宋四新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常因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给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造成一定延误。为了解非典型分支杆菌的感染状况,提高控制肺结核病的防治效果,在卫生部统一设计,统一部署下对我省庐江县非典型分支杆...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感染所致。目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仍然是临床上应用最多且方便可行的诊断结核病的试验技术。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生物(protein purified derivative,PPD)是含有200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即使检测出阳性结果也很难区分是否是结核分枝杆菌或者是卡介苗接种导致的感染,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取代TST。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92-1093
<正>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传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居住拥挤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精神分裂症起病隐匿,病因未明,其预后差,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我们国家不仅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有所上升,精神病人结核病的患病率也有所上升。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肺结核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66.4  相似文献   

14.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仍然是目前进行结核病自然感染调查及考核卡介苗接种后阳转率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旧结素由于成份不纯,能引起较多的非特异性反应,所以国外已采用纯结核蛋白衍化物制成的结素如PPD—S来代替旧结素。我国近年来已生产出自己的纯结素PPD—C,并开始试用。为了比较PPD—C与OT在调查自然感染中局部反应有无差异,以评定国产PPD—C的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我们采用PPD—C及OT对7岁以内儿童进行了自然感染调查的自身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1.以固原县七营乡7岁以內未种过卡  相似文献   

15.
纯蛋白衍生物(PPD)是将分枝杆菌加热以硫酸铵沉淀而制成,是目前辅助结核病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临床上使用很普遍,也比较简单,但是若以PPD试验作为临床或者门诊判断是否正在感染结核菌还要结合临床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诊断确定结核病需3~6周。研究人员正研究两种不同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血清学诊断和DNA探针来减少诊断时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微生物学教授Patrick J Bren-nan等发明了检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糖脂抗体的一种血清学试验。Brennan说,他们在对一系列非典型分枝杆菌有高免疫力的动物体内试验了上述方法的特异性,未发现有任何交叉反应。下一步将在患分枝杆菌感染病人的血清进行广泛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感染杀死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治疗细菌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但在结核病使用中的认识有限。目前,耐药结核的流行促使分枝杆菌噬菌体在结核病的诊疗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噬菌体的特性介绍了不同分枝杆菌噬菌体对宿主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分型中的应用,并对噬菌体在结核病诊断及药敏检测中的价值,噬菌体疗法在分枝杆菌感染中的成效等内容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展望噬菌体作为结核病新兴诊疗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其未来研究的可行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三种常用消毒液对结核分枝杆菌杀灭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病理物征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全身器官均可发病,但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的传播与社会经济状况、营养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3人口约17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单一病原菌疾病死因的第一位,结核病已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大、中医院的检验科室因工作需要,存在大量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体液标本,如何妥善处理检测后标本,是杜绝带菌标本污染环境的关键。2004年10月针对医院常用的三种消毒液对结核分枝杆菌杀灭效果进行研究,为各检验科室体液标本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中学生的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为制定方山县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划提供特定人群的依据。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对方山县境内三所中学6148名初中生的结核菌感染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结核菌感染阳性率平均为84.94%,明显高于1991年WHO调查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46.4/10万,高于2000年结核病流调全国水平122/10万,而略低于山西省149/19万水平。结论:提示方山县近二年来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启动日援项目及全球基金项目进行治疗,使结核病流行情况明显改善的同时仍应重视在校初中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四次结核病调查中,随机抽查我区永济市董村乡胥村,稷山县太阳乡东里村.垣曲县长直乡涧溪村三个流调点.进行了农村儿童结核病感染率调查.共调查1353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