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临床诊疗技法丰富,外治法种类尤其繁多,且简便效验,如针灸、推拿、砭石等。目前,针对《内经》外治法的研究尚存在归类不清、记载详略不一、理论浅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内经》的现代研究,促进中医标准化进程,指导临床,本文对《内经》外治法进行归类拾遗,总结为《内经》外治12法。其中,药物外治法7种,器械外治法5种。多数器械外治法已随着时代变迁成为沉寂技法,其余外治诸法运用亦有不足。但《内经》所载外科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今人当以此为指导,不断挖掘、创造更多行之有效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2.
外治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治病方法,系采用药物、手法或配合一定器械施治的各种方法。药物外治为外治法中的一种,据《理瀹骈文》记载,早在《内经》中,就有应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有以火熏令其汗,冷水潠之,赤豆纳鼻,猪胆汁密煎异等药物外治法的记载。唐·孙思邈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外治疗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了外治法的内容,今试将《千金方》中有关药物外治法作一初步的归纳探讨。一、溻浴法将药物煎汤,用以沐浴、泡浸、溻渍、洗、淋射。《礼记》:“头有疮则  相似文献   

3.
药浴是外治法之一,它始干《内经》,张仲景长于用药浴法治疗外感热病,在其后的漫长历史中,后人对此法多有发挥,本人仅对药浴的机理和临床常见病的药浴法简述于次.一、药浴的机理清·吴尚先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法是内治法的重要补充.《内经》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 外治法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对药物的吸收,及感官上传导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而带下病的药物外治法,则是治疗带下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学宝库中,早于《内经》时代就开创了药物外治法的先河;在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即有用药物外治的方法治疗妇科病的经验,虽然方药不多,然记载甚为详细。  相似文献   

5.
药物外治法,是药物经过皮肤、粘膜吸收以及感官导入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应用历史悠久,方式多种多样,“《内经》乃用膏之始;《伤寒》、《金匮》乃外治之祖”(吴尚先)。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蒐集了多种外治方药,可谓集唐外治法之大成。至清末吴尚先,悉心研究药物外治法,特别提倡膏药(薄贴)疗法,汇集千余年的外治法达百种,撰成《理论骈文》专著,以利后学推广,为外治作出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早在《内经》便有了对汗的来源、化生及其治疗的阐述。历代医家对汗证论治颇详,其辨证思路不尽相同。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宗《内经》、《伤寒论》之旨,从脏腑和病位辨治汗证,采用中药内服或外治法,同时重视养生调护,拓宽了临床思路,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7.
脐疗法介绍     
梁忠明 《中成药》1992,14(4):41-42
脐疗法是将药物制成适宜剂型敷于脐部使用,挥发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疗法,属透皮给药系统的范畸。脐疗法是我国民间沿用已久的外治疗法之一。此法源于《内经》,其后《五十二病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均有用外治法的记载。明代李自珍《本草纲目》中也有商陆敷脐治疗腹水的报道。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对外治方法进行了搜集整理,著有《理论骈文》,专论各科内病外治法。总结了历代治疗各种病症的方法和方药后  相似文献   

8.
疮疡外治法是将药物或其他器械等物品,直接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是外科临床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法则。《医学源流论》中说:“外治之法,最重外治。”说明外治法在外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疮疡外治法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内经》中就有刺法、砭法、烫法等记载。《内经十三方》中也提到用砭石放血、排脓等方法。后世医家逐步发展至今,总的归纳不外乎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疮疡外治法的具体运用,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属性,不同性质,以及患者的禀性、耐受程度等进行分辨,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具体方法。1…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殊不知,利于病的良药未必皆苦于口。吾师黄宗勖教授力作《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简称《大全》)对外治法的形成、发展、理论依据、临证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对各科病证的外治方法分门别类作了确切的说明,既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有指导实践的临床价值。医者可以此书开阔视野、服务临床,患者则可按其介绍治法,施用其中部分力所能及,切实可行的自我保健办法,实是一部实用大全。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应用中草药外治法的办法是大量的,早在《《内经》、《伤寒杂病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传统膏散剂配制方法初探河南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刘天骥张万明*主题词:膏剂/制作散剂/制作方法探讨中医药传统膏散剂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涂药、围药、软膏等的制作方法。《内经》、《伤寒论》等历代名著亦有记载。尤外治法专著《理...  相似文献   

11.
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内治法同等重要的一种治病方法。它的历史悠久,据《理瀹骈文》载《内经》中就有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仲景《伤寒论》有火熏令其汗,冷水噀之,  相似文献   

12.
骨伤科中药外治法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治法是治疗骨伤科疾病具有简、便、廉、验的一种方法。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如用砭石、针灸、熨贴、按摩、引导等。清代名医吴师机著《外治医学》更为详尽,被后人誉为“外治之宗”。现就何天祥老师临床经验,笔者管窥所得,略陈大概。  相似文献   

13.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下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它以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据有关方面资料考证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 (《内经》时代 ) ,发展于中古 (汉、晋、唐、宋、元、明 ) ,成熟于明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专著 )中明确指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 ,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之阐述可谓开宗明义 ,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法、方、药时均沿用此理论 ,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内经》的经络理论及熨法概念,探讨在外治法中,将腧穴配合欧洲赤松精油等各种精油的芳香疗法,在临床运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特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治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治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欧阳坤根(212002)主题词中药外治内科疾病中医外治法源流深长,针灸按摩痈疡膏散,不及一一枚举。即便在内科疾病中,苟能运用恰当,鲜有不效。《内经》用桂心渍渍酒以慰寒痹。《伤寒论》有烧针发汗,猪胆汁蜜煎导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以药物外用治疗疾病,《内经》早有记载。如治筋受寒邪、(口呙)僻急症的马膏膏法和治肢体麻木不仁、用棉布浸药酒熨贴的寒痹熨法等。张仲景以此为基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创立了多种外治法,弥补药物内服之不足,有利于提高疗效,为后世的外治法奠定了基础。现就《金匮要略》有关这方面内容作一归纳,浅述如下。《金匮要略》的外治法有:针、灸、温覆取汗、温粉粉之、纳药鼻中、洗浴、熨摩、药熏、阴道上药、点药烙齿诸法。其中针、灸、温覆取汗、温粉粉之之法为《伤寒论》之重出,对此已有文章介绍,为不重复起见,本文仅谈有关药物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廉、效"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可直接作用于绝大多数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中医外治法在防治皮肤病方面更具优势。但因皮肤病中医外治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了目前多以经验性传授为主且良莠不齐的局面,影响了其健康长远发展。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理论,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以"皮损辨证"为基础、以"以法统方"为参考、以"以偏纠偏"为治法的理论思路,以期对皮肤病中医外治法指导理论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经》中关于顺应四时针刺不同穴位的内容进行研究,发现不应时误刺穴位可导致病机的变化以及相应症状的发生。将《内经》中的这种思想应用于外治法穴位贴敷中,外敷部位的选用同样要顺应四时,如果不应时误敷了错误的部位,也会引起病机的变化以及相应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谈“内病外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内治法同等重要的一种治病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的人用兽皮、草茎裹伤、烤火御寒、温熨止痛,就是外治法的萌芽。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熨、贴、按摩等外冶法。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即有“桂心渍酒热熨寒痹”、“马膏膏法缓筋急”,以及“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  相似文献   

20.
熨法是中医外治法中最早的一种方法。《灵枢·寿夭刚柔篇》中就有用棉布浸药酒熨贴以治寒痹的记载 ,为《内经》十三方之一 ,后世煅砂、焖砖、炒盐、炒麸、敷贴、药物熏蒸等等无不源于此法。 1984年以来 ,我院运用铁醋化热熨药治疗风寒湿痹 (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腰肌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