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庞天鉴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diveDystonia,TDtn)以斜颈表现为多,现报告二例以躯干表现为主者。例一系男性,23岁,诊断精神分裂症,曾用氯丙嗪、泰尔登、氟哌啶醇和氟奋乃静癸酸酯等治疗。约4年...  相似文献   

2.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最早可追溯到1652年Tulpius对痉挛性斜颈的描述.1911年Oppenheimsh首次提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 musculorum deformans)一词以强调肌张力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1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 1.1概念是颈部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所致的头位异常,其本质是大脑的运动、姿势程序异常。斜颈姿势在不同患者有不同,可出现头部旋转、侧屈、前后屈及耸肩、侧弯、躯干扭转等各种组合,也有伴震颇及以肌痛为主诉者。因不仅限于斜颈,故最近多称为“颈部肌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精神紧张及运动时常恶化。  相似文献   

4.
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尤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五氟利多的应用日渐广泛,有报道在应用五氟利多治疗中可出现肝脏和心脏方面的损害。为了解五氟利多治疗中肝功能及心脏变化,我们对服用五氟利多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86例,女16例。年龄在26~52岁之间。治疗前均进行全面查体,包括肝功能、心电图等。服药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8年,全部病例在观察期间未合并应用其他药,仅32例是先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而在观察中渐停其他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当发现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可用肉毒杆菌毒素(BOTOX)治疗,其中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痉挛性斜颈(TS)可能是最常见的表现。局部注射BOTOX 疗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肌张力障碍运动肌肉的识别。TS 常按优势头位分为旋转性斜颈、颈侧及后/前倾,旋转性斜颈最为常见,颈前倾较罕见。但仅靠临床检查常很难确切的分类,且不明确,一个特殊的异常头位是否总是由同样肌肉的肌张力障碍活动所引起则用该法可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应用多导肌动描记器(Polymyograph)研究了100例TS 患者的临床及EMG 活动。肌动描记常规记录双侧胸锁乳突肌、夹肌及斜方肌,6组肌肉同时记录。100例TS 忠者中92例为特发病,8例为可能的继发病。其中旋转性斜颈72例,颈侧倾18例,颈后倾10例。TS 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6.
Oppenheim于1911年首先报告的肌张力障碍多属于特发性病例,虽然症状性肌张力障碍与特殊的病理改变有关,但继发于血管病的持久性肌张力障碍少见.作者报告一例由于对侧基底节腔隙梗塞引起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系列锥体外系症状,主要特征包括骨骼肌肉(随意肌)自主运动困难和随后的躯体变形。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在服用奥氮平患者中罕见,但本文报道中奥氮平正是这名22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促发抗精神病药物,他坚持服用标准剂量的奥氮平大约1年后出现撅嘴、持续不自主斜颈、肌肉疼痛、轴向肌张力障碍和步态不稳的症状。停用奥氮平后,他的症状没有缓解。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维生素E、硫必利和劳拉西泮治疗四个月也没有让肌张力障碍得到任何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五氟利多、其他抗精神病药及联合用药三组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抗复发治疗,通过4~4.5年的随访研究,五氟利多联合小量抗精神病药的抗复发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的二组,并具有剂量小、副反应少、服药方法简单、对阴性症状有促进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纯型肌张力障碍是指肌张力障碍症状是患者唯一运动症状,其临床表型的多样性被认为与基因突变、多因素病理生理学改变及环境压力等有关。成人起病的单纯型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在常规头颅磁共振(MRI)影像中并没有结构异常,然而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喉部肌张力障碍及某些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在特殊MRI序列及功能MRI中表现出基底节、皮质下、皮质及小脑等不同区域结构功能变化及神经网络功能失衡。在神经分子影像学研究中,利用不同的示踪剂评估各类型肌张力障碍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及多巴胺能、胆碱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递质的变化,为探索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5):55-59]  相似文献   

10.
偏侧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局部肌肉不自主痉挛或抽动,特别是面部肌肉频繁痉挛及瞬目增多,直接影响面部美观,严重者妨碍工作与社交。治疗方法很多,如:安定、卡马西平、局部封闭疗法、针灸等,效果均欠佳,且疗效持续时间短,容易复发。我国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不到10年,我省这方面的工作开展也较少,我们把近1年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门诊患者15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种主动肌和拮抗肌持续性不协调收缩引起的扭转、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的综合征[1]。临床表现多样,如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全身性扭转痉挛等。本文报道肌张力障碍导致双上睑下垂一例,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张睑失用、Graves眼病等疾病。1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患者男性,63岁,黑龙江省人,退休干部。因"双上睑下垂半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0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余个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个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伴有痉挛性斜颈或头颈部不自主运动,所有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先证者均表现为共济失调、痉挛性斜颈或头部震颤、构音障碍;2例头颈部震颤呈发作性,2例合并四肢震颤,1例合并躯干抖动,1例全身不自主抖动;患者智力大多正常,无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头部MRI检查示小脑萎缩而脑干和大脑受累不明显.结论伴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遗传性共济失调十分罕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头颈部肌张力障碍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原发型痉挛性斜颈(CD)是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的一种最常见类型,其发病与遗传有关。由于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基因的突变,DYT1基因编码的扭转蛋白A在黑质密部中表达,干扰多巴胺滤泡的运输,引起基底节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异常,从而导致了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14.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组以持续肌肉收缩.频繁扭转和重复动作的异常姿势为特征的症候群。肌张力障碍早期采用射频毁损术治疗.包括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单侧毁损术对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为并发构音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很高,所以双侧毁损术现在已经很少应用于临床。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满意疗效DBS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方法。因为对于中线的症状的改善有限,丘脑DBS手术现已经很少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苍白球DBS治疗肌张力障碍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报道,结果均显示苍白球DBS对于缓解肌张力障碍症状、提高肌张力障碍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疗效。但是,对于丘脑底核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报道还很少见,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种长效抗精神病药都需注射用药,唯五氟利多是一种临床上很有希望的口服长效药.一次用药的有效时间为1周,其作用为哌迷清(与五氟利多同属二苯丁基哌啶类药物)的七倍.其化学结构与氟哌啶醇相似.  相似文献   

16.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张力障碍 (myodystonia)患者的临床表现。 方法 用回顾性方法对 2 92例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发病年龄与最先累及部位、是否发展到其他部位 ,及主要临床类型发病情况与性别的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型肌张力障碍患者中较早发病者最先容易累及肢体 (5 1例 ,P <0 0 1) ;而成年起病的患者病变通常在头颈部 (14 1例 ,P <0 0 1)。痉挛性斜颈、眼睑痉挛在女性好发 ;书写痉挛和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则男性多发。结论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各个类型的发病年龄、受累部位和男女患病率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150例Tourete综合征治疗赵春玉赵宝东闵连秋张玉芝为探讨Tourete综合征(TS)理想治疗方案和正确评价各药疗效,我院锥体外系疾病专科门诊对150例TS病人随机分为5组。第1~5组分别用氟哌啶醇,肌苷和氟哌啶醇,泰必利,五氟利多,丙戊酸钠、肌...  相似文献   

18.
五氟利多治疗精神分裂症56例总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本院应用五氟利多治疗56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了总结分析,显效率为37.5%,有效率为73.2%;疗效与病程、与剂量大小无关;BPRS因子分析,五氟利多对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靶症状群的疗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在慢性住院精神病人中为1~2%;长期用药的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中为1%。以往的报道认为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易发于年轻人,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时间与性别及肌张力障碍的发病年龄无关,年轻病人更易出现全身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和迟发性静会不能并存。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DT)较罕见,据报道在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以及长期药物治疗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2%。本文对15例这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方法:1987至1990年15例连续在运动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下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预选标准:①有肌张力障碍(持续的、不自主肌肉收缩常引起扭转和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超过1个月;②如伴有其他运动障碍,则以肌张力障碍为主;③停止抗多巴胺药治疗3个月内,运动障碍加重;④排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