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水平.方法:对淮阴工学院36名大学生进行了8次系列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自尊量表(SES)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并对两组的得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在社会支持评定、社会回避及苦恼、抑郁自评和自尊得分等方面显著性高于控制组(P<0.01),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在社会回避及苦恼、自尊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调查者在社会支持评定、生活事件总应激、社会回避及苦恼、抑郁自评、焦虑自评和自尊等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状况,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张琳  刘鹏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1251-1253
了解体育锻炼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共同作用对朝鲜族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 在吉林大学选取468名朝鲜族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进行调查,筛选出68名社交焦虑朝鲜族大学生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07.08±22.35)分,对照组为(178.87±4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6,P<0.01).干预后,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09,-14.081,-16.135,-11.859,P值均<0.01).干预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4,P<0.01);IAS总分、SAD总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5,20.589,18.076,11.254,P值均<0.01).结论 体育锻炼联合团体心理辅导对朝鲜族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grative Diagnostic Scale,IRIDS)进行测评和现场访谈,从某高校大学生中选取32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每周1次连续6周的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在实验期不给予任何实验处理.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及团体心理辅导结束4周后对2组进行IRID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测评.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状况及各因子、社交回避及苦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异性交往、人际总分、社交回避、社会苦恼及社交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4周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人际总分、社交回避、社会苦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改善大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且具有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团体咨询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讨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方法 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使用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中必须包括SES、PEI、SAD、IAS问卷的前测、后测数据.结果 团体咨询后大学生自尊和自我评价分数显著提高,团体咨询后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以及交往焦虑分数显著降低.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孟婷婷  陈仙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1-103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效果,为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某医科大学3 388名本科学生进行筛查,并通过访谈确定有焦虑问题尚未达到焦虑障碍的学生58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团体组(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反馈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综合组(认知与肌电反馈相结合)分别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以及干预结束后6个月分别对各组学生焦虑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各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社交焦虑总分、因子分均大幅下降,对照组无变化。干预后综合组社交焦虑总分下降最为明显。综合组和反馈组下降的社交苦恼因子分高于团体组。综合组和团体组下降的社交回避因子分高于反馈组。干预结束后6个月各干预组社交焦虑水平比干预前明显降低,与干预后的测量结果没有差别。不同干预组的社交焦虑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干预方法对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团体咨询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团体咨询对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程度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根据SCL-90和IAS测量的情况,选取某医学院26名大学生,以IAS值高分(≥60)为第1组,其余(<60分)为第2组,进行团体咨询6周;用SCL-90,IAS和SAD进行前、后测。结果咨询后,2组学生SCL-90,IAS和SAD得分均明显下降,交往主动性增强,人际交往信心增加,社交技能有所提高,社交回避倾向下降,自我接纳程度增高。结论团体咨询较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更有效地降低大学生交往焦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声部合唱干预对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狱中60名罪犯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多声部合唱方法对试验组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试验,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信任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羞怯量表、UCLA 孤独量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COPA-PI)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结果试验组罪犯群体经过多声部合唱干预前后与对照组罪犯群体对比,在焦虑、信任-D、孤独、社交回避与苦恼、COPA-PI(外倾、冲动)等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声部合唱能有效改善罪犯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社会交往的干预效果,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采用儿童孤独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测评。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评价国内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国内中文期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6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团体辅导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所有对照试验研究,由2位评价者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涉及372例研究对象,试验组176例,对照组196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羞怯量表的评分比较合并MD(95%CI)值分别为-4.72(-7.08~-2.35),-5.86(-6.89~-4.83),4.23(2.81~5.64),-5.78(-8.96~-2.60),-4.83(-10.18~0.52).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有效降低社交焦虑水平,提高个体自尊水平,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团体心理咨询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咨询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20名学生(贫困生12名、非贫困生8名)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心理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比干预前都有所下降,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6个症状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RS量表的结果显示贫困生的主观支持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团体咨询对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团体咨询改善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为医学院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干预技术。方法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概念问卷(SCT),采用修补试验设计,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5名贫困学生进行团体咨询,对比干预前后UPI、SCL-90和SCT等心理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PI筛选为第一类的学生比干预前明显减少,总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T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咨询是提高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陈琴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37-63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梅州地区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更差,在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上差异有显著性;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因子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责、幻想应对方式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需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4.
陈雪峰  王桢  高晶  胡卫鹏  时勘 《卫生研究》2007,36(2):197-199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对压力源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方法选用经修订后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交焦虑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对14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2)女大学生更容易受丧失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的影响。(3)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感更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结论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测查和干预有助于缓解大学生面对的生活事件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对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87名蒙古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87名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有23人存在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44 %;干预后,SCL-90中的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2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79 %,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团体辅导对医学大学生睡眠质量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年级的本科班中抽取一个班,共108人,进行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用自制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PSQI和SCL-90量表进行筛查,对其中PSQI总分大于7分的21名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团队辅导。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团体辅导前后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P〈0.0001),干预后大学生睡眠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大学生处在青春发育后期,仍是人格完善和可塑的时期,通过积极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辅导来调整不良行为和提高心理素质,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训练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具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者60人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采用五因素心智觉知量表(FFMQ)、孤独感问卷(UCLA)、多维状态无聊量表(MSB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干预过程评估,采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AQPMS)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SQPMS筛查率由100.0%下降到33.3%,且FFMQ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UCLA总分、MSBS总分、IAS总分、AQPMS总分显著均低于干预前;干预组FFMQ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UCLA总分、MSBS总分、IAS总分、AQPM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团体正念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并能降低负性情绪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