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与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5例放疗后4月~2年CT和/或MRI检查出现异常块影的鼻咽癌患者。73例行鼻咽部活检,活检阴性及未活检患者继续行CT或MRI随访。将CT、MRI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 病理活检或CT、MRI随访复查证实55例(55/125,44.4%)为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70例(70/125,55.6%)为放疗后改变。CT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4.8%、73.8%、65.8%;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1.8%、83.7%、74.0%。结论 CT和MRI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准确性相对均较低,MRI稍优于CT。  相似文献   

2.
陈璟  吴华  胡广原  胡国清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4):222-224,i002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对原发性鼻咽癌的诊断和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的鉴别价值。方法:2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后3和6个月分别行^99Tc^m-MIBI SPECT显像,与同期CT和(或)MRI结果对照,分别计算肿瘤或正常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Tc^m-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MUI判别阈值。以鼻咽部内镜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2.15为阳性标准,^99Tc^m-MIBISPECT显像诊断原发性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95%。以MUI≥1.32为阳性标准,^99Tc^m-MIBI 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93.8%,准确性90.0%。CT和(或)MRI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81.3%,准确性80.0%。^99Tc^m-MIBISPECT显像与CT和(或)MRI联合鉴别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2例、92.9%和93.8%。结论:^99Tc^m-MIBI SPECT显像对确定鼻咽癌原发灶范围有一定价值;与CT和(或)MRI联合,可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陈璟  胡广原  胡国清  吴华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07-1009
目的:评价^99mTc—MIBI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3个月行^99mTc—MIBISPECT显像,与同期的CT结果对照.并分别计算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mTc—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UI判别阈值。鼻咽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病灶残余或鼻咽癌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1.33为阳性标准.^99mTc—MIBI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93.94%,诊断符合率87.50%。CT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84.85%,诊断符合率81.25%。^99mTc—MIBISPECT显像与CT联合鉴别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55%和97.30%。结论:^99mTc—MIBI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与CT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对43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淋巴结的短径、形态及强化的方式为指标,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学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判定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以淋巴结短径8或10毫米为阚值判定转移性淋巴结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但两标准间无显著性差异。以T1WI增强扫描淋巴结周边带状增强为指标,MRI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6%、83.4%及78.1%。综合淋巴结短径、形态及其强化方式三项指标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93.7%及98.6%。结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ET/CT影像表现。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51例、鼻咽部炎症患者14例及鼻咽癌治疗后患者36例。皆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鼻咽部炎症患者和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6个月,淋巴结随访时间6~14个月。结果①5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和14例鼻咽部炎症患者的PET和CT影像表现差异明显。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块状代谢增高为鼻咽癌PET/CT诊断标准,则灵敏度为96.0%,特异性为85.7%。PET/CT在鼻咽癌病灶的定位、病灶边界的确定及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方面优于PET和CT。②36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或块状代谢增高为PET/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而以鼻咽部组织增厚作为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则PET/CT和CT对复发、残余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4.6%和92.3%.特异性分别为91.3%和56.5%,假阳性率分别为8.6%和43.4%。③87例鼻咽癌患者中,6l例有颈部淋巴结增大,PET/CT和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1.8%和88.8%(P〉0.05),特异性分别为82.2%和51.1%(P〈0.05)。结论PET/CT显像在诊断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方面优于单纯PET和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local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后称复发瘤)各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31例复发瘤和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6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患者(后称纤维化组)进行鼻咽部病灶区CT灌注成像扫描,以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作为感兴趣血管测量各CT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复发瘤各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复发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阈值分别为347.02 ml·min-1·g-1、13.74 ml/100 g、1.82 s、15.39 ml·min-1·g-1,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30%、83.90%、66.70%、93.50%,特异性分别为93.90%、97.00%、60.00%、88.50%.结论 鼻咽癌MSCT灌注阈值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鼻咽癌首次分期、再分期及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86例鼻咽癌患者^18F-FDGPET/CT扫描结果,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计算^18F-FDGPET/CT显像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并与CT、MRI进行比较。结果^18F-FDGPET/CT与CT、MRI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18F-FDGPET/CT结果,改变了4例首次分期、14例再分期的临床诊断和22例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与CT、MRI相比,^18F-FDGPET/CT显像对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及疗效监测具有更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CT、MRI在儿童软组织血管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CT和MRI在儿童软组织血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征实的57例儿童软组织血管瘤的CT和/或MRI影像。结果:肿块分界较清伴中等度或明显强化,约40%见不规则钙化或圆形静脉石影。在MRI上以T2W和STIR显示病灶更清晰。结论:血管癌的CT、MRI及其强化方式有助于本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疗效,了解有无复发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99mTc-MIBI 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3个月行99mTc-MIBI SPECT显像,与同期的CT结果对照,并分别计算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mTc-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UI判别阈值。鼻咽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病灶残余或鼻咽癌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1.33为阳性标准,99mTc-MIBI 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93.94%,诊断符合率87.50%。CT监测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73.33%,特异度84.85%,诊断符合率81.25%。99mTc-MIBI SPECT显像与CT联合鉴别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55%和97.30%。结论:99mTc-MIBI SPE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与CT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病灶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李立伟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3):141-143,F003
目的:探讨FDG PET影像诊断在肿瘤非手术治疗后临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实质性肿瘤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21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14例,共35例,随访中同期行FDG PET和CT、MRI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结果:21例实质性肿瘤HIFU治疗后2-3个月复查,19例CT、MRI表现密度和信号有变化,但形态、大小未见明显改变,另2例CT、MRI密度和信号变化不明显;PET示17例肿瘤中心大部分放射性分布缺损,但以肿瘤边缘部分分为主仍有FDG代谢活跃现象,提示部分肿瘤存活,其中6例在FDG代谢活跃局部经穿刺活检证实肿瘤存活;4例PET表现为FDG摄取缺损,其中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坏死组织。14例鼻咽癌放疗后12-18个月复查,CT和MRI提示11例未见局部肿瘤复发,PET显示其中3例有局灶性FDG浓聚病变,其中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局部肿瘤复发,2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FDG显像病变处理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余1例放射治疗后脑损伤FDG PET显示为放射性分布缺损区。结论:FDG显像在实质性肿瘤HIFU治疗后疗效判断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诊断上较CT和MRI准确,两者结合分析在临床随访中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37例胸部和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12个月的临床随访中,CT检查怀疑肿瘤残余、复发或转移,再行^99Tc^m-HL91乏氧显像。目测定性分析,判定乏氧显像阳性病例,再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对阳性病例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肿瘤部位(T)与对侧相应部位或头皮(NT)的放射性比值(T/NT),并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比较。以鼻咽内镜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和12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判断肿瘤残余、复发或转移的依据,计算^99Tc^m-HL91显像和cT的诊断效能。结果37例患者中,无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者19例,存在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病灶者11例,有远处转移病灶者7例。(1)无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组与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组的T/NT比值分别为1.18±0.14和1.58±0.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P〈0.001)。(2)^99Tc^m-HL91显像监测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72.73%(8/11),特异性89.47%(17/19),准确性83.33%(25/30);CT监测肿瘤局部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63.64%(7/11),特异性84.21%(16/19),准确性76.67%(23/30)。^99Tc^m-HL91显像与CT结果一致的有21例患者,^99Tc^m-HL91显像与CT联合监测此21例肿瘤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4/4,特异性94.12%(16/17),准确性95.24%(20/21)。(3)7例转移患者,^99Tc^m-HL91显像阳性4例,CT均阳性。结论^99Tc^m-HL91乏氧显像对恶性肿瘤治疗后局部残余、复发或转移灶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与CT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恶性肿瘤治疗后局部残余、复发或转移灶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18F-FDG hPET/CT显像在腹部消化系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结合图像融合(hPET/CT)探测可疑腹部消化系恶性肿瘤或肿瘤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1例临床怀疑为腹部消化系恶性肿瘤或肿瘤复发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经检查衰减校正后的断层图像和融合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进行诊断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检查或CT和(或)MRI、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腹部消化系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1%,76.5%和88.2%;对结直肠癌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1.3%。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腹部消化系恶性肿瘤或肿瘤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放疗。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是常见表现,纤维化提示病情稳定,复发需进一步治疗。CT、MRI虽对放疗后复发和纤维化的评价有一定价值,但其存在局限性。目前f MRI技术发展迅速,在鼻咽癌诊断与随访的应用中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且其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优点,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应用中更有价值。现就DCE-MRI、PWI、DWI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和复发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鼻咽癌放疗后f MRI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MS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治疗前组46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组14例和放疗后纤维化组17例(3组共77例)进行鼻咽部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各组病灶的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鼻咽癌治疗前组的灌注参数阈值并评价其对放疗后局部复发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值(PS)均高于放疗后纤维化组,但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均低于纤维化组,且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各灌注值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治疗前组的BF、BV、MTT和 PS阈值分别为 210 ml·min-1·100 g-1、8.21 ml/100 g、8.92 s和14 ml·min-1·g-1,各阈值对NPC放疗后局部复发瘤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100%、100%和71.34%,特异性分别 为94.12%、88.24%、35.29%和58.82%.结论 MSCT灌注参数阈值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31ISPECT/CT显像在DTC患者中相对于131I全身显像(WBS)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97例DTC患者[男31例,女66例,平均年龄44.1(17—74)岁]176个摄碘灶的131IWBS和131ISPECT/CT显像资料。显像均为131I治疗后的常规扫描,SPECT/CT显像针对WBS发现的病灶进行。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阅片,以病理及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131ISPECT/cT及131IIWBS对摄碘灶定位定性的诊断能力,并应用SPSS13.0对两者诊断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131IWBS检出摄碘灶175个(颈部128个,远处灶47个),SPECT/CT检出病灶176个(颈部128个,远处灶48个)。173个病灶经病理及随访确诊,良性78个,恶性95个;3个未定性(仍在随访中)。确诊的摄碘灶中,残留甲状腺组织51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残留病灶67个,生理性摄取灶7个,远处转移灶30个,远处生理性摄取灶18个。131IIWBS诊断摄碘灶的灵敏度73.7%(70/95),特异性78.2%(61/78),准确性61.3%(106/173);其准确性低于131ISPECT/CT(98.8%,171/173;x2=72.3,P〈0.05)。131ISPECT/CT纠正131IWBS误判摄碘灶67个,其中纠正定位错误27个,定性错误40个;颈部37个[占全部颈部灶的28.9%(37/128)],远处灶30个(62.5%,30/48)。与131IWBS的最初诊断相比,131IISPECT/CT显像改变了27个转移部位的诊断,改变了8例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并最终改变了14例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131ISPECT/CT可以弥补131IWBS的不足,更准确区分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淋巴结、肺或骨等远处转移及生理性摄取,对于DTC的诊治有较好的增稀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和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CT和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4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前全部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9例行Gd-DTPA增强MRI检查;17例作CT平扫,其中12例作静脉注射增强CT检查。结果:颅内表皮样囊肿多位于桥小脑角池,本组病例中占34.9%(15/4例);肿瘤多呈不规则形态,占70.45%(31/44例);CT平扫多呈均匀低密度,占70.59%(12/17例),造影后多无强化,占91.71%(11/12例);MRT1加权像上多呈均匀低信号,但略高于脑脊液,T2加权像上多呈均匀高信号,占61.36%(27/44例),Gd-DTPA增强后多无强化,占84.21%(16/19例)。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均无水肿,占100%,肿瘤较大时可以挤压、推移周围脑组织或脑室结构,引起比较明显的占位效应,占70.45%(31/44例);肿瘤较大时,很少引起阻塞性脑积水。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CT和MRI像上有特征性表现,MRI无论在定位和定性诊断上优于CT,Gd-DTPA的应用有助于颅内囊性占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肿瘤非手术治疗后FDG PET随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FDG PET影像诊断在肿瘤非手术治疗后临床随访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实质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后 2 1例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 14例 ,共 35例 ,随访中同期行 FDG PET和 CT、MRI检查 ,并将结果进行双盲比较。 结果  2 1例实质性肿瘤 HIFU治疗后 2~ 3个月复查 ,19例 CT、MRI表现密度和信号有变化 ,但形态、大小未见明显改变 ,另 2例 CT、MRI密度和信号变化不明显 ;PET示 17例肿瘤中心大部分放射性分布缺损 ,但以肿瘤边缘部分为主仍有 FDG代谢活跃现像 ,提示部分肿瘤存活 ,其中 6例在 FDG代谢活跃局部经穿刺活检证实肿瘤存活 ;4例 PET表现为 FDG摄取缺损 ,其中 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坏死组织。 14例鼻咽癌放疗后 12~ 18个月复查 ,CT和 MRI提示 11例未见局部肿瘤复发 ,PET显示其中 3例有局灶性 FDG浓聚病变 ,其中 1例局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局部肿瘤复发 ;2例 CT和 MRI提示肿瘤复发 ,FDG显像病变处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余 1例放射治疗后脑损伤 FDG PET显示为放射性分布缺损区。 结论  FDG显像在实质性肿瘤 HIFU治疗后疗效判断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诊断上较 CT和 MRI准确 ,两者结合分析在临床随访中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肺部周围型肿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肺部肿块行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55例中44例手术证实为肺癌,CT诊断与病理一致40例,准确率为90.9%(40/44);5例结核肉芽肿,准确率为4/5;6例炎性假瘤(包括2例隐球菌性肉芽肿),准确率为2/6;55例肺周围型肿块cT总正确诊断率为83.6%(46/55)。结论 根据影像特征表现CT对肺癌的正确诊断较高,但对非肿瘤性肿块正确诊断率较低。CT导向经皮肺穿对肺部肿块诊断是十分有价值的方法,且安全可靠,对正确制定治病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术后复发18F-FDG-PET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18F-FDG-PET(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探测能力。方法 10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经18F-FDG-PET成像,分析所得图像。(1)目视法:将所得结果定为阳性、阴性;(2)半定量方法:选定ROI(感兴趣区)进行SUV(标准摄取值)测定,以SUV>2.5为阳性;(3)复习同期(2周内)CT/MRI资料。所有结果均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5~6月)结果对照。结果10例患者中,FDG-PET准确探测4/4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5/6例阴性,假阳性1例。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83.3%和90%。5/10例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而临床表现评估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83.3%和80%,CT/MRI评估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5%,50%和40%。结论 FDG-PET对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吕泉  高坤祥  郑建  陈建  吴昊 《武警医学》2011,22(9):744-746,749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和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 - CT)对肺癌术后随访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97例肺癌术后患者做全身PET - CT检查,并在l周内检测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 -1,CYFRA 21 -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同时与最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之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 97例中,89例诊断肺癌复发或转移.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68.5%,特异性75.0%,准确性为69.1%;PET - CT诊断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92.1%,特异性75.0%,准确性为90.7%.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0%,准确性为95.6%.结论 PET - CT诊断肺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敏感性和准确性较肿瘤标志物检测高,肿瘤标志物对PET - 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肺癌术后的随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