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卒心痛等病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即邪实,其因素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最终导致心脉瘀阻,不通则痛.绝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具有典型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故活血化瘀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现将近年来UA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任建勋等[1]指出UA最常见于痰瘀互结证。李振中等[2]认为气虚不仅导致脂质在脉道蓄积过量而为浊邪,而且气虚鼓动无力导致血液瘀滞,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湿聚而为痰。吴以岭[3]强调“络脉瘀阻或瘀塞日久,瘀血与痰浊凝聚成形”,沉积于心络壁形成心络“癥积”,致使“络道痹阻,而致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病机为浊痰瘀血集聚融合物阻痹络道。王阶等[4]发现气虚血瘀是UA的核心病机。并且气虚血瘀,痰瘀互阻,阳虚寒凝,心肾阴虚,心脾两虚为UA的基本证型。林钦等[5]研究发现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痰阻心脉证28例(26.67%),心血瘀阻证23例(21.90%),而具有血瘀证表现的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共41例(39.05%),血瘀证加痰浊证共69例(65.72%)。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提示痰浊和瘀血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因素。阳虚寒凝,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和冠脉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的关系,确定冠心病心绞痛的危险证候要素,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424例经冠脉造影诊断的住院病例,其中冠心病心绞痛324例,非冠心病100例。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提取冠心病心绞痛8个主要证候要素: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热蕴、气虚、阳虚、阴虚,其中气滞、血瘀、痰浊、气虚、阳虚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证候要素;②冠心病心绞痛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病机变化规律是:阳虚血瘀→痰浊热蕴→阴虚血瘀→气虚血瘀→寒凝痰浊→寒凝血瘀→气、阴、阳俱虚;其本虚的变化依次是:阳虚→阴虚→气虚→气、阴、阳均虚;而其标实则呈现出"先热后寒、瘀痰交替"的特点。③冠心病心绞痛病机随冠脉病变范围的扩大而变化,其过程是:寒热错杂→气虚血瘀和阳虚血瘀→痰浊壅塞→寒凝心脉和气阴两虚。结论:①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阳微阴弦;②冠心病心绞痛病机随冠脉病变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卢芳教授认为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发生根本在于PCI手术过程中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耗气伤血,引起气血两虚,更易出现气滞、痰浊、血瘀。其病机为本虚标实,阳微阴弦,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治疗益气养心,祛瘀通脉。自拟经验方降脂通脉散、益心舒通胶囊单用或合用治疗本病,无论冠心病PCI术前、术后均可长期服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88-2491
目的:揭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其临床治疗和相关科研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其中医证素、证型规律。结果:共纳入73篇文献,总病例数95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痰瘀互结、心气不足、气滞血瘀、气滞心胸等为常见证型,多见证素为血瘀、痰浊、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为本虚中首位,阴虚、阳虚次之;标实中以血瘀为首,气滞、痰浊次之。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梗的虚实夹杂证候明显较不稳定心绞痛增多;同时急性心梗中瘀血、痰浊证素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多于不稳定心绞痛。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本虚标实为其病机,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最为常见。而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虚实夹杂证候及瘀血、痰浊证素都随之增加,提示中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尤其应该注重对瘀血、痰浊证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较复杂,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并非单一脏腑疾病,五脏为整体,相生相克,相互影响,五脏病变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进程。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标实则为痰浊、气滞,血瘀等痹阻心脉。  相似文献   

7.
对建国以来中医诊治冠心病学术成果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其中病因病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命题,逐步归纳、提取核心概念,并对核心概念进行逻辑建构,形成冠心病病因病机概念体系。血瘀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血虚、血瘀可导致血瘀。血瘀形成,瘀血内阻,阻碍气机,影响气血津液生化,又可加重本虚标实,使气、阳、阴、血虚者更虚,气滞、血瘀、痰浊实者更实。冠心病早期多为痰阻脉络、胸阳不展;而中晚期多为痰浊、血瘀相兼为病,痰瘀互结,痹阻心脉,热邪入侵或痰瘀湿浊蕴积日久内生热毒,热毒亢盛,痹阻心脉,败坏形体,损伤心络,或热毒生风,久病脉络空虚,血虚生风,络风内动,均为危重冠心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8.
张婷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144-14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现笔者将其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论治李氏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心脾肾亏损,标实为瘀血痰浊。临床上分为心脾阳虚、气滞痰阻和心肾阴虚、血瘀阻络型。林氏等认为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和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病、真心病、厥心病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虚,标实多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瘀阻心脉是其基本病机。古典文献记载。似以寒凝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证较多见,治疗主张助阳祛寒化瘀及益气活血。早期中西医结合一般认为,冠心病是以血瘀为主的代表病,对其治疗主要是辨病论治,即以一些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目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比较深入的单味药有毛冬青、川芎、三七、丹参、当归等。川芎嗪、磺酸钠、秃毛冬青Ⅱ号已达到合成或半合成水平。一些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有效成分已显示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如葛根索、丹参酮、水蛭索、蚓激酶等。在复方研究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冠心Ⅱ号方,系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首选方剂。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20例证素分析和证候分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证素及证型的变化及现状,为探讨中医证素分布及证型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对3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证素的分析及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证素分布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瘀、痰浊、气虚、气滞、寒凝和阴虚;男性排前3位的证素分别是痰浊、血瘀、气虚;女性排前3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和痰浊;男女之间证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2)痰痹胸阳证、气虚血瘀证2个证型占所有证型的83%,前者以男性为主,后者女性为多;在痰痹胸阳证中男性比例为58%,气虚血瘀证中女性比例为66%。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血瘀、痰阻、气虚是主要病变。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从“阳微阴弦”理论出发,注重标本兼治。冠心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虚、阴虚、阳虚、肾虚等,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浊等,治疗时应根据该病病因病机,针对不同证型遣方用药,并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药物及剂量,以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该文分享冠心病辨治体会。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宜从多脏腑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军 《河南中医》1996,16(3):145-146
冠心病心绞痛宜从多脏腑论治朱明军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和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证候。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包括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其标实不外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及阴寒凝聚。心绞...  相似文献   

14.
苏虹  李仕林 《山西中医》2010,26(6):10-1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功能失调为本,以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等痹阻心阳、阻滞心脉为标。笔者跟随张翠英教授临证观察,从痰瘀着手,以健脾祛痰,化瘀通脉为基本大法治疗胸痹心痛,效果良好,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脏病的简称。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厥心痛、真心痛、心痛、胸痹等证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以脏气虚亏为主,标实则以瘀血痰阻相关,兼以气滞寒凝等。 血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标证之一。气虚又是血瘀之因。气虚则无力行血,而引起血瘀。血瘀影响气的流畅,而致心脉瘀滞。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疼痛,痛有定处,胸  相似文献   

16.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痰瘀并治共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毛静远  牛子长  张伯礼 《中医杂志》2011,52(11):958-961
目的对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时段研究,以揭示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资讯(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及不同时期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08篇,总病例数34 640例。冠心病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气不足、气滞血瘀、阳气亏虚、寒凝心脉、痰瘀互结等为常见证型,相关证候要素以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为多见,本虚中以气虚为首(18 949例次占24.10%),标实中以血瘀为首(22 101例次占28.10%)。心血瘀阻及痰浊内阻证在197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10年3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呈逐步增高趋势,气阴两虚证则逐步降低。结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血瘀、痰浊等标实证候要素及相关的证候类型近年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从先秦到明清,有关胸痹的记载颇为丰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行之有效的方药。分析研究冠心病中医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诊治用药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基础与临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历代胸痹文献发现:(1)其病因为外邪侵袭、内伤情志、饮食劳逸、脏腑衰弱等因素。(2)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主要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可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可以相互为病。(3)辨治上知其因,辨其证,从脏腑、痰瘀、经络为切入点入手。在药物使用上,古人以温里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气滞、血瘀、痰浊为标,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为本,属本虚标实证。当气滞、血瘀、痰浊交相为患,气血不畅痹阻心脉时,则胸痛猝然发作,即所谓“不通则痛”。笔者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本人平时侍诊在侧,聆听教诲,受益颇多,现将恩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对冠心病的病机认识,近代学者多趋向于"本虚标实"之说[1]。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然以气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不畅、久病过劳、阴阳失调等多种病因作用下,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