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2.
臧堂从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侍诊年余,受益匪浅,现总结其对口疮之辨治经验,以飨同道。1心脾积热清泄为主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若心脾积热,上熏于舌,乃生口疮。正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曰:“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  相似文献   

3.
淋者 ,小便滴沥涩痛。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 :“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临床淋证有石淋、膏淋、劳淋、气淋、血淋、热淋之分。然其病因 ,医家多认为热积膀胱。《丹溪心法·淋》云 :“淋有五 ,皆属于热” ,《景岳全书·淋浊》亦云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但淋之发生也有因肾虚而触发者 ,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所说“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 ,数而且涩 ,则淋沥不宣 ,故谓之为淋。”故淋之论治 ,在循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相似文献   

4.
《内经》心与诸窍关系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窍 ,《说文》曰 :“窍者 ,穴也 ,空也”。《正韵》曰 :“空 ,孔穴也 ,通作孔”。窍即孔穴之意。《内经》认为 ,外在诸窍与内在五脏关系密切。如《灵枢·脉度》说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皆有开窍之处 ,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 :“肝……在窍为目 ;心……在窍为舌 ;脾……在窍为口 ;肺……在窍为鼻 ;肾……在窍为耳”。说明了脏与窍之间相对应的生理病理方面的沟通和联系。《内经》虽将七窍分属于五脏 ,但又强调“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 ,心在主管诸脏的同时 ,亦掌管与脏相关诸窍 ,因而 ,除舌 (口 )窍…  相似文献   

5.
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为涏”。何以言涎为脾液?诸医家皆以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为据,此乃一也;其二,津液在体内之调节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其中脾贵在于“制”,其既勿使水分过盛,也勿使水失敷布,口中之涎则仗脾之制约,  相似文献   

6.
淋证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清·顾靖远在《顾松园医镜》云:“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本病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根据病因及证候的不同,淋证又分气淋、劳淋、血淋、膏淋、冷淋等多种。石淋又称砂淋、砂石淋。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就有详细记载。石淋多因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杂质而成。症见尿出困难,阴中痛引少腹,若有砂石排出则痛结,尿多黄赤,或尿血。本病属泌尿系结石,以膀胱结石尤为多见,治宜清热涤石。笔者运用清·李用粹《论治汇补》中的石苇散(石苇、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化裁,治疗本病,颇有疗效。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机复杂,辨证当分虚实,详察胃肾心脾 中医认为:口疮虽为口腔粘膜局部病变,但其发生与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舌为心之苗,心脉布于舌;脾开窍于口,脾脉布于舌下;胃脉络脾入上齿,环口唇;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口腔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必须结合整体分析病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  相似文献   

8.
答: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主要是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内分泌紊乱所致。中医治疗主要从心、脾、肾三脏为重点进行辨证施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舌居口内,心之气血与舌相通。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口腔粘膜及口腔的润泽有赖于涎的保护;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在体合肌肉,又能升清,脾功能正常则能升发水谷精微于口,以养肌肉;  相似文献   

9.
刘×,女,28岁,已婚。1987年5月15日诊。患者于两月前突然阴道出血不止,伴见少腹痛,头晕。某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做了清宫手术,以止血、收缩子宫等药物治疗1月,但仍出血淋沥不止。刻诊:阴道出血不断,每日用卫生纸约3两。伴有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纳呆,少腹不适,舌淡无苔,脉细弱。辨证:脾肾虚弱,  相似文献   

10.
谈心开窍于耳厦门市中医院(361001)林永发厦门市中山医院(361003)刘丽琼关键词心耳关系诊断辨证施治《灵枢·脉度》谓:“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据此,后世多遵肾开窍于耳之旨,凡耳鸣、耳聋等证都从肾或肝、脾论治,而对《素问·金匮真言论...  相似文献   

11.
魏群 《河南中医》2002,22(5):54-54
口疳西医称为疱疹性口炎 ,又称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是感染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后引起的口腔粘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 ,继而出现病损区 ,针头大小 ,壁薄透明成簇之小水泡 ,水泡破溃或融合形成大病损 ,牙龈显著充血 ;弥漫水肿 ,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 ,局部淋巴结肿大 ,唾液增多 ,体温升高等。本病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临床多见于儿童 ,成人也有发病。本病中医称为“口舌生疮”、“热气疮”等。明·申斗垣《外科启玄》曰 :“是湿热于胃口之上 ,乃脾之窍。”清·何梦瑶《医碥》曰 :“口疳 ,多食肥甘 ,积热所致 ,用口疳药吹之。”《诸病…  相似文献   

12.
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内粘膜黄白色豆样大小的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因此祖国医学认为口疮主要与心脾经热有关。《圣济总录》  相似文献   

13.
<正>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口乃九窍之一,在生理病理方面与脾胃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理方面,脾主口,开窍于口,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脾脉连舌本,散舌下,统摄金津、玉液;胃脉入上齿,挟口环唇,故脾胃所化生之气血可循脉上承于口以滋养其窍,口窍得其濡养方能发挥其纳食、辨味、磨谷、泌津助化及  相似文献   

14.
口甜     
<正> 临床习惯是观舌不问口.夫口舌相依.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观舌则问口.口者一身之都门.《难经》"口为司言食之窍."口为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则随之,又主脾脉之所通.《灵枢·脉度篇》"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凡味觉乃口之津液,通乎五脏,脏气偏胜,则味必偏应乎口,由是诸疾生.气丽乎味,有味则行气.《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赖乎气,气者何,气质之性是  相似文献   

15.
<正> 任通妊(rèn).怀孕,妊娠.《汉书·叙传上》:“刘媪任高祖.”〔例〕《诸病源候论·妊娠候》:“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辟通避(bì).躲;回避.《荀子·荣辱》:“不辟死伤,不畏众强.”〔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水郁之发,阳气乃辟.”《灵枢·口问》:“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通僻(pì).不正;邪.《论语·先进》:师也辟”.《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例〕《素问·阴阳别论篇》:“肾之脾,谓之辟阴.”通襞(bì).裙褶,引申为重复.〔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诸病源候论·胞转候》:“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通躄(bì).瘸腿《荀子·正论》:“不能以辟马毁舆致  相似文献   

16.
何顺华系樟树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第二批“江西省名中医” ,临证三十余年 ,学验俱丰。临床审疾多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谨守病机 ,圆机灵活 ;遣方用药 ,不拘一格。余在实习期间 ,有幸侍诊左右 ,翻阅何师病案 ,每多获益 ,其中何师对四妙丸多有阐发。四妙丸出自清·张秉成所撰《成方便读》 ,脱胎于元·朱丹溪所撰《丹溪心法》中的二妙丸及明·虞抟所撰《医学正传》中的三妙丸 ,由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四味药组成 ,药少而精专。功效为清热燥湿 ,通利筋脉 ,用治于湿热所致诸症。今何师对其加味后用于盗汗、阳痿、崩漏、痛风等症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1“脾在液为涎”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素问&#183;宣明五气》曰:“五液化液……脾为涎”,经后世医家对其要旨的不断阐发,“脾在液为涎”已成为中医藏象理论的经典学说之一。涎为五液之一,出于口,脾开窍于口,其脉“连舌本,散舌下”(《灵枢&#183;经脉》),故“脾主涎”。《大素&#183;脏腑气液》曰:“脾足太阴脉,通于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曰涎”,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复兴 ,系云南名中医 ,临证 30余年 ,学验俱丰 ,笔者有幸侍诊 ,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前列腺炎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前列腺炎属祖国医学“尿浊”、“淋证”、“腰痛”等范畴。《诸病源候论》云 :“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 ,数而且涩 ,则淋沥不宣 ,故谓之为淋。”《景岳全书·淋浊》篇说 :“淋之初病 ,则无不由乎热剧 ,无容辨矣……又有淋久不止 ,及痛涩皆去。而膏药不已 ,淋如白浊者 ,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前列腺炎有急慢之别 ,急者关键是湿热下注 ,慢者关健…  相似文献   

19.
尿石症属中医石淋范畴,《丹溪心法·淋》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湿热久郁于下,尿中浊物受热则成砂,聚而为石。治当清利湿热软坚化石,笔者自拟利湿生酸汤治疗此证常获满意疗效。姚×,男,23岁。1989年2月18日诊。  相似文献   

20.
王志鹄 《陕西中医》1996,17(6):262-263
<正> 老年病毒性肝炎,因于老年生理病理上的特点,在中医辨治方面,就非同于常人常法,现概述其要。 1 议黄当先识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亦曰:“身痛而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可见,祖国医学诊断黄疸病是以目黄、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