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亦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栓,是导致血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血栓素A2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也是目前唯一有明确证据并被指南强烈推荐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心血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抗血小板药物已经作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阻断血栓烷A2的产生 ,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抵克力得 (ticlid ,TP)是血小板二磷酸腺苷 (ADP)受体拮抗剂 ,它能阻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化。然而 ,血小板还可以通过胶原受体、凝血酶受体以及非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黏附、活化和聚集而形成血栓。寻找新的抗血栓药物已经是医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海参糖胺聚糖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参糖胺聚糖是从海参体壁中提取的一种含岩藻糖分支的硫酸软骨素,体内外研究证实海参糖胺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抗血栓形成,抑制动脉血管平滑肌增殖。促进损伤血管修复。还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可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两种RGD模拟肽(NB05和NB06)的抗兔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体外检测RGD肽抑制家兔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计算RGD肽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体内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检测两种RGD肽对形成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NB05和NB06体外抗家兔血小板聚集的IC50值分别为(33.34±3.58)和(8.69±1.34)μmol·L-1;NB05和NB06均使血栓湿重显著减小(P<0.01),NB06的抗血栓活性较NB05高(P<0.05).结论NB05和NB06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5.
1 阿司匹林的药理活性有哪些?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而镇痛;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而抗炎;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解热;解热、镇痛、抗炎而抗风湿;花生四烯酸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合酶-1(COX-1)的作用下,逐步转变成具有强烈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血栓烷A2,而阿司匹林能使COX-1不可逆地乙酰化,抑制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抗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绞股蓝皂苷合用对大鼠体外和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和用血栓法测定血栓湿重。结果:在体内、外的实验中,两药合用均有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合用后Q值均大于1。结论:阿司匹林与绞股蓝皂苷合用协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通脉不同部位抗血小板聚集和抗体外血栓作用。方法 采用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 测定通脉不同部位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采用体外血栓法、全血血块法, 观察通脉不同部位的抗血栓作用。结果 通脉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高剂量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体外血栓溶解率均大于50%(P<0.01),高剂量正丁醇部位48h全血凝块溶解率大于65%(P<0.01)。结论 通脉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疗效,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达不到对血小板的显著抑制,仍有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知应用抗血小板疗法可以减少曾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后发生缺血事件的危险。然而,除了阿司匹林之外,其他新的有效的口服抗血小板药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继发性缺血事件的危险性? 塞氯匹定(ticlopidine)和 clopidogrel是 thienpyridine的衍生物,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与阿司匹林不同。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血栓烷A2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但thienpyridine类是阻断ADP的结合以抑制血小板聚集。然而当前尚缺乏确实证据说明此二种新药在疗效和安全方面的优点足以能替换现行的疗法,但是 clopidogrel似乎可以用于那些曾患过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治病解惑     
《家庭医药》2005,(6):37-37
阿司匹林能防治静脉血栓吗?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静脉血栓性疾病与我们熟悉的动脉血栓性疾病不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形成的“白色血栓”,而静脉血栓是纤维蛋白形成为主的“红色血栓”,血小板不起主导作用。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防治静脉血栓性疾病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张桂平 《今日药学》2007,17(4):26-28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异常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以抵抗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然而阿司匹林在患者群中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但实验室检测发现其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很好地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或“阿司匹林失败”(aspirin failu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蒺藜总皂苷对小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120,240,480 mg·kg-1剂量的蒺藜总皂苷连续灌胃小鼠10 d,利用三氯化铁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血栓形成时间和血流变异性,应用小室灌流法和比浊法检测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结果:蒺藜总皂苷可以显著延长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流变异性,减少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面积,降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论:蒺藜总皂苷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七创新新药全三七片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作用优势。方法:采用人富血小板血浆和洗涤血小板,检测全三七片对不同血小板激活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Ca2+浓度;采用大鼠富血小板血浆,对比全三七片和三七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通过注射80%乙醇建立胃出血模型大鼠,考察全三七片与阿司匹林对便潜血的影响;通过小鼠凝血实验和大鼠凝血四项的检测,观察全三七片的止血作用。结果:全三七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凝血酶、U46619、胶原、anti-CD9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率(均P<0.01)和Ca2+释放(P<0.05或P<0.01);可以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且作用明显优于传统三七提取物;全三七片以及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均可降低胃出血模型大鼠的便隐血等级(均P<0.05),而单用阿司匹林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全三七片还可显著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大鼠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结论:三七创新药物全三七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多...  相似文献   

15.
益欣(R) 益欣雪(R)是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推出的新品种,通用名为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每粒含阿司匹林75mg.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缺血或中风.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具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心血管病预防中显示出良好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风险,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而阻断血栓素A20(TXA2)的形成,而TXA2在血小板的激活、粘附和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观察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由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对给药前后家兔PAF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GB制剂抑制AA、ADP、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并能够降低血清中PAF的含量(P<0.05),阿司匹林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PAF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GB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并能显著降低PAF含量。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斯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阻止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惟一心血管一级预防抗血小板用药[1].  相似文献   

19.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 41.58%和 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血小板聚集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阿司匹林作为第一个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临床以来 ,随着对血小板活化 ,血栓形成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一、二级的预防 ,心肌梗死、稳定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手术前后、非风湿性房颤、外周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中。我们就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冠心病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回顾。1 血小板活化机制完整的循环系统的内层是单层内皮细胞 ,是一层防止血栓形成的表面。内皮细胞通过自分泌 PGI2和 NO,提高 c AMP和 c GMP水平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这些自分泌物质也可进入血管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