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由解剖和视功能疗效评价无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较复杂的非增殖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选择无明显PVR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3例63眼,针对大小、形态、分布等较复杂的撕裂孔,行玻璃体切割、巩膜外冷凝及眼内气体充填,均无外加压。随访11~25个月,以视力、眼底彩照及术后OCT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确诊赤道前后裂孔108个,其中术中发现25个。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95.2%(60/63),最终达100%。无术后PVR发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62例不同程度提高,79.4%达0.4以上,且恢复快。OCT检查术后3个月黄斑区形态,仅37.7%(20/53)有隐匿的结构异常,其中黄斑前膜对视力有轻度影响(p=0.020)。白内障发生率23.8%(15/63)且与年龄正相关(p=0.024)。结论在技术条件允许时,首选无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非增殖型较复杂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提高一次性手术复位率和视功能恢复的程度及速度,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巩膜外手术对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2例(102只眼)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手术,包括环扎加压、巩膜外加压术或加用眼内注气。176例(176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放液,分别对比两者的初次解剖复位率(3个月内)、复发率(3个月以上)、视力、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初次解剖复位率大致相同,但巩膜外手术组网脱复发率高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提高幅度大,黄斑皱襞发生率低,屈光乱视发生少,但白内障发生率较高。两者上述项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牵拉性质不伴有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从视功能恢复角度出发,对熟练的玻璃体手术经验者可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198 2年Gonvers和Machemer〔1〕首先应用玻璃体切除、气 液交换和术后俯卧位治疗黄斑裂孔所致视网膜脱离 ,气体在此手术中成为治疗的核心。我院自 1998年开展玻璃体切除术以来 ,也应用玻切术代替单纯的玻璃体腔注气 ,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一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20例20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中部分患者在大部分玻璃体切除后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以增加玻璃体可视性.在气液交换后,3只眼用C3F8填充,17只眼注入硅油.术后常规面朝下体位,随防6个月至4年.结果 本组20例20只眼中,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9只眼(95%),1只硅油填充眼术前360度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多个裂孔,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而行第二次手术后视网膜全复位;术后视力改善18只眼(90%),视力不变1只眼(5%),视力下降1只眼(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和(或)硅油填充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后绝大多数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相似文献   

5.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危害视力最大的疾病之一。随着高度近视人群的增加,近年来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玻璃体腔气体填充术、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术、黄斑裂孔周边激光光凝术、黄斑扣带术、巩膜扣带术、巩膜环扎术、视网膜前膜和内界膜剥除术、内界膜填塞术、内界膜覆盖术等应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式进行综述,着重探讨其疗效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式选择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单纯注气术,巩膜环扎注气术、冷凝环扎注气术治疗15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结果 经不同术式手术治疗,15例15眼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术式,最大可能避免黄斑部进一步损伤,从而提高有限的中心视力。  相似文献   

7.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病,常规的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极低,近年来随着玻璃体手术的发展进步,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临床资料:我们共收集8例巨大裂孔病例,即周边视网膜裂孔范围大于或等于90°,其中,90°~180°的6例,180°~21...  相似文献   

8.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149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是否伴有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分两组比较手术方式及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和视力变化。 结果 视网膜解剖复位:两组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复位率为77.9% ,非玻璃体手术为2 5.9%(P<0.001);不完全PVD组用玻璃体手术治疗复位率为75.5%,非玻璃体手术治疗为15.0%(P<0.001);用非玻璃体手术治疗完全PVD组复位率为57.1%,不完全PVD组为 15.0%(P=0.05)。视力进步:完全PVD组为68.6%,不完全PVD组为57.0%(P>0.05)。 结论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用巩膜外手术联合玻璃体切割、眼内气体填充和手术后激光光凝封闭黄斑裂孔可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8-10)  相似文献   

9.
应用玻璃体手术治疗有明显玻璃体牵引、伴严重PVR或多次手术未能成功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37例37只眼。根据病情不同,合理选择玻璃体腔注气、完全气体/液体交换或硅油/液体交换作眼内充填,部分病例结合环扎术,术后取面向下体位。经过6-30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37例中30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成功率81%,成功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视力在0.05以上者共有19例。认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对不同的眼内充填物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提出各自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裂孔性”视网膜的定义、分类及临床治疗。方法:对72例(72眼)术前未查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病因分别进行巩膜外环扎加压并联合或不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结果:随访半年至一年,45例术前未查见裂孔的原发性网脱者复位良好。结论:对“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前不应一味寻找孔裂孔而延误手术时机。应根据不同病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手术以简单为原则,必要时采用联合手术,使视网膜最大限度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连续治疗的12例(12只眼)合并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用激素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42个月。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1.67%(11/12),再次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10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与巩膜环扎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0例(20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A组)的临床资料,并在同期住院行巩膜环扎垫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B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率A组为90%,B组为95%;最佳矫正视力A组为0.48±0.33,B组为0.48±0.28;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进展者A组占5%,B组占10%,两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4642、0.9662、0.5089)。术后A组出现复视1只眼,B组出现短期高眼压3只眼,黄斑水肿1只眼,复视1只眼;两组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9),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散光度的变化均没有显著差异(P=0.5444、0.8732、0.0582)。结论外加压手术是一种有效复位脱离视网膜的手术方式,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获得很好的疗效,而对眼球创伤小、仅改变眼局部形态结构,能避免传统巩膜环扎垫压术的一些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natomic success of treat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s (RD) by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Methods One-hundred and two eyes of 102 patients with rhegmatogenous RD operated on by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Resul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anatomic status of the retina at the most recent follow-up examination. The chi-squared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variables and anatomic results, and the relative risk of failure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variable.Results Retinal reattachment was achieved in 85 of 102 eyes (82.5%) after initial surgery. The success rate for anatomic reattachment was 95% after two operations. After three operations reattachment was achieved for 98 eyes (96%). Predictive factors for anatomic failure (P<0.05) were the presence of grade C1 PVR and multiple breaks.Conclusion Grade C1 PVR and multiple break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anatomic failure in rhegmatogenous RD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buckling surgery.The authors have no financial or proprietary interest in the products mentioned in the text  相似文献   

15.
Thi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ase series on eyes from three patients was done to elucidate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of spontaneous reattachment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SRRRD). The study eyes of each patients showed evidence of retinal break and diffuse retinal pigmentary change.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vitreous fibers attached to the area around the retinal break. Posterior vitreous attachment was confirmed in each eye. A thin fibrovascular membrane incompletely sealing the retinal break was noted in one case. We suggest that the vitreous attachment around the retinal break and the sealing of the break with adjacent vitreous fibers seem to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of SRRR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陈旧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陈旧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4例(34只眼),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变性区周围行视网膜冷凝后,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巩膜表面加压术、环扎术或环扎加压术.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玻璃体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①随访1~6个月,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完全复位28只眼,再脱离6只眼,均发生在手术后1个月;其中2例手术后不足10d再脱离.②视力情况:视力提高28只眼,矫正视力<0.3者18只眼,≥0.3者10只眼.③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3d完全吸收19例,6d完全吸收7例,3~4周吸收2例.④冷凝反应:Ⅰ级10只眼,Ⅱ级14只眼,Ⅲ级4只眼.结论 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手术后视网膜的复位和视力与病程有密切关系.陈旧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多是因为早期的误诊造成,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手术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玻璃体手术制备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病理特征。方法 25只兔(25只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排除失败的5只眼后,20只眼术后进行视网膜电图(ERG)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分别于术后第1、4、7天和28天进行常规的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20只视网膜全脱离眼、随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外层变性萎缩,膜状物形成,视网膜皱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诊断为RRD,并首次接受巩膜外加压术的患者18例(20只眼)的临床资料,在显微镜下进行巩膜外加压手术,所有患者随访1~12个月,平均(6.1±1.2)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等。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视力按照<0.05,0.05~0.30和>0.30分为三类,采用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 结果在本研究所观察的病例中,视网膜全部复位,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其中,有6例(6只眼)患者需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术后1~2周完全吸收。所有病例均予以巩膜穿刺放液,残余视网膜下液多在术后2周左右完全消退,但有2例(2只眼)患者在术后半年才完全吸收。此外,有4例(4只眼)患者术后补充视网膜裂孔周围激光光凝。随访过程中观察到病例中原病变区视网膜裂孔全部闭合,视网膜复位率100%。12例(13只眼)术后视力得以提高,6例(7只眼)术后视力无变化。因巩膜外加压导致眼球形态由原来的近似正球形发生改变。部分病例屈光度发生改变,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者在视网膜下液吸收、黄斑复位后,视力有部分提高,经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8.62,P<0.05)。有4例(4只眼)出现术后轻度双眼复视,5~7 d后症状消失,眼球运动无受限;13例(13只眼)术后因结膜缝线刺激主诉异物感,拆除缝线后无不适;1例(1只眼)术后结膜切口延期愈合。 结论显微镜下外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可以提高视网膜裂孔的封闭率,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一部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第2次玻璃体手术治疗复疗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预后,以探讨原手术失败的原因和再手术的经验与教训。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孔源性RD并进行第2次玻璃手术的患者34例。PVR分级B~C2级7眼,C3级11眼,D级16眼。总院次数1~4次,平均2.2次。总手术次数2~7次,平均3.5次。2次玻切手术时间间隔11~257天,平均81.1天。第2次玻璃体手术中尽量切除残余的玻璃体皮质,剥膜,部分患者视网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带对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愈率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有随访纪录的以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0例(140眼)(除去黄斑孔),按是否做巩膜环扎术分为环扎组和非环扎组。比较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不同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及裂孔不同位置的复位率以及两组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环扎组7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7眼,复位率84.81%。非环扎组61眼视网膜完全复位52眼,复位率85.25%。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略高于环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PVR级别以及裂孔不同位置的视网膜复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者,环扎组63眼占79.75%;非环扎组49眼占80.33%,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玻璃体手术指征的RRD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是彻底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襞及裂孔周围的牵引,彻底地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及有效的眼内填充,巩膜环扎术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