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 ,FNHTR) ,多是由白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炎症性细胞因子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的[1~ 3 ]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过滤除去血液制剂中白细胞的方法来预防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1~ 5] 。我们观察了 10 0例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由我院输血科提供 ,常规制各的红细胞悬液输注前经白细胞专用滤器 (南京赛尔金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悬液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 ,防止输血反应。方法 :使用南京赛尔金BCL - 2 0 0型白细胞滤器 ,过滤储存前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 ,并比较过滤前后Hb、游离Hb、K 及红细胞渗透脆性。结果 :2 7份标本白细胞滤除率平均为 99.2 % ,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 92 .4 % ,过滤前后Hb、游离Hb、K 及渗透脆性均无明显差异 ,而用此过滤器血小板亦去除 93.3%。结论 :从以上结果认为 ,白细胞过滤器可用于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 ,但不能用于浓缩血小板的白细胞去除。  相似文献   

3.
国产白细胞滤器过滤30份样本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国产白细胞滤器的过滤效果。方法:使用中国输血研究所研制的白细胞滤器,过滤两单位的红细胞悬液,检测过滤前后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计算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观察过滤后血液临床输注的不良反应。结果:该滤器的白细胞去除率平均为99.8%。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3.4%。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无显著改变。红细胞渗透脆性无改变,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反应。结论:该白细胞滤器白细胞去除率高,红细胞回收率高,对红细胞本身破坏小,操作简便,是一种较好的白细胞滤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 ,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处理模式 :先过滤后离心 /先离心后过滤、用 /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 4 8u全血 ,其中 30u全血 ,每单位分为 3份 (A、B、C袋 )。按A、B、C袋将 30u全血分为 3组 ,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对照组不过滤 ,B组为先离心后过滤组 ,C组为先过滤后离心组。B ,C两组过滤前均未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另外 1 8u全血在过滤前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 ,然后采用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处理。测定各组RBCs的游离血红蛋白和K+ 浓度。结果 在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的条件下 ,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制备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先离心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 (P <0 .0 5 ) ,采用生理盐水预浸润处理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现用的滤器过滤去除白细胞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红细胞溶血 ,先过滤后离心模式较先离心后过滤模式更容易导致红细胞溶血 ,预先用生理盐水浸润滤盘 ,能有效地减少过滤引起的溶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国产滤器制备的去白细胞的晶体盐红细胞悬液(Saline adenine glucose mannitol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SAGM RBCs)进行质量和临床效果评估。方法:200单位过滤后的SAGM RBCs,测定其过滤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CT,Hb,计算白细胞清除率,红细胞回收率,血小板损失率,150例受血者,输血前均不使用激素类及抗过敏类药物,观察输血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滤去除白细胞的SAGM RBCs,白细胞清除率为99.3%;红细胞回收率为92.7%,血小板损失率为87.2%;在接受去白细胞的SAGM RBCs的150例受血者中,输血≤2次的受血者中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输血≥3次曾有过发热性输血反应史(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SAGM红细胞悬液)的30例受血者中仅有1例出现发热性输血反应。结论:使用国产滤器能去除血液成分中99%以上的白细胞,能有效地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白细胞滤器过滤的基础上应用尼龙棉过滤白细胞的效果,以期进一步降低经血传播疾病及发生白细胞免疫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中体检合格、各项生化指标筛查均合格的献血者血液样本30例。经正常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5 m L为对照组,再经尼龙棉吸附作为实验组,进行白细胞涂片分类检查、白细胞残留数检查和凝血因子Ⅷ的检查。结果经过尼龙棉吸附后小细胞即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残留数明显下降(P<0.05),经过尼龙棉过滤后的凝血因子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使用白细胞滤器过滤的基础上加用尼龙棉过滤可减少淋巴细胞数量,改善输血效果,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过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的变化 ,及其对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的程度。方法 :将2 0 0ml/袋全血或 1u/袋红细胞悬液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并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的程度。结果 :检测过滤后的白细胞含量均为 0 .0× 10 9/L ,滤过率99.5 % ,其余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有选择地滤除白细胞 ,能显著降低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血站型白细胞滤器过滤中溶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血站型白细胞滤器对采集后的血液立即进行过滤,然后离心分离血液成分,可避免破坏血袋密封性而带来细菌污染的危险[1].但是血站型白细胞滤器直接过滤时产生红细胞溶血现象较多.我们采用血浆浸润法有效地克服了血站型白细胞滤器过滤中溶血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白细胞滤器的实用性。方法带白细胞滤器的400 ml四联采血袋分别为A组(Pall滤器血袋)、B组(Macopharma滤器血袋)、C组(ComposeLect Lead滤器)、D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及E组(高利特滤器血袋),分别对全血采集后室温2h内和冰箱贮存2h后的全血进行过滤,比较过滤前后的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凝血因子的回收率、血小板含量、过滤时间及保存期末的红细胞溶血率等的指标。结果采集后2h内及在冰箱贮存2h对全血进行过滤后,5组过滤时间、白细胞残留量、血小板含量及保存35d红细胞溶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采集后2h内对全血进行过滤后,其中D组及E组白细胞残留量均>5.0×106,均不符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国家标准,与A、B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在冰箱贮存2h以上的全血过滤后,5组白细胞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D组及E组与A、B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目前国产滤器只能过滤采集后贮存至少2 h以上的全血,并且滤过的血液宜尽早供临床使用;进口滤器可以不受目前血站工作模式的限制随时过滤,能够制备更高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且滤过的血液不影响原来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10.
去白细胞前后库存SAGM红细胞C3b受体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不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去除白细胞前、后其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改变,并了解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后再保存不同时期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份库存血样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试验和免疫复合物(RBC-ICR)花环试验测定,其中30份为保存第1、3、7、14、21天的库存SAGM红细胞悬液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前、后的标本,另30份为SAGM红细胞悬液为去白细胞后保存1、3、7、14、21 d的标本.结果相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采用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前、后其RBC-C3b受体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无显著差异(P>0.05), 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存放不同时期与保存同时期未过滤的SAGM红细胞悬液相比其RBC-C3b受体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白细胞滤器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