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口腔医学》2017,(9):833-83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广大临床医生对学越来越重视,对正常人群咬合接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是口颌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与颞下颌关节、咬合力、身体姿势、脑功能等多因素相关,对研究错畸形和口腔临床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文结合文献对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侧方咬合运动中接触型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琰玲  殷新民 《口腔医学》2007,27(3):136-138,142
目的观察侧方咬合运动中接触点的分布特征,并对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侧方型进行分类。方法利用T-ScanII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的接触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形式有六类:尖牙保护(44.1%)、组牙功能(20.6%)、工作侧多组前牙接触(2.9%)、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8.8%)、工作侧前后牙同时存在接触(20.0%)、工作侧非工作侧同时存在接触(3.5%)。结论自然牙列侧方接触形式除尖牙保护与组牙功能外还存在其它一些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人多种颌位的咬合观察及前伸咬合运动中前牙的接触模式与牙弓形状的关系,探讨老年人的动态咬合下的接触特征,为临床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86例老年患者,通过口内视诊确定牙弓形态。采用厚度为8um的Bausch咬合测试膜检查下颌各个非正中颌位的接触:侧方移动至包括下颌0.5mm、尖对尖接触位置及前伸移动至前牙切对切接触位置。结果:下颌侧方移动至0.5mm时,30.2%受试者为双侧组牙功能,20.1%为混合尖牙保护和组牙功能。下颌侧方移动至尖对尖接触位置时,45.3%的受试者为双侧尖牙保护,17.4%为双侧组牙功能。下颌向前滑动至上、下前牙切对切接触位置时,80.2%的受试者前牙存在接触,后牙分离。前牙的牙合接触模式与牙列形状的关系:71.4%方圆型牙弓受试者是I型前牙接触模式;63.9%尖圆型牙弓受试者为II型前牙接触模式;对于卵圆型牙弓受试者,前牙接触模式I型和II型均占40%。结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动态接触特征。前伸咬合运动中前牙的接触模式与牙弓形状关系密切,修复重建需要考虑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源于创伤或牙科治疗后所引起的干扰,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病因学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白鼠建立干扰动物模型,发现干扰使受试动物产生烦燥不安、明显磨牙症及其血中皮质酮含量升高等表现。磨牙症是大鼠用以释放心理紧张的方式,皮质酮含量升高从生化角度上阐述了干扰与大鼠情绪改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修复后冠松动患者咬合接触的特征,探讨后干扰或早接触等咬合异常因素与种植修复体冠松动的关系。方法:选取8例种植粘接修复后冠松动患者,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进行正中、前伸及侧方咬合检查,观察干扰和早接触情况,结合咬合纸,指导调,磨除侧方咬合的干扰点。在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的混合牙列,建立种植义齿比自然义齿延迟负载设计模式。结果:8例种植粘接修复后冠松动患者中均存在侧向干扰,早接触等问题,结合咬合纸,指导调,磨除干扰点。分离时间明显较治疗前缩短,早接触出现率较粗治疗前降低。结论:后干扰或早接触等咬合异常因素,易导致种植修复体冠松动,应合理设计种植修复体的力分布,使力沿种植体长轴传导,最大程度减少种植体承受的侧向力和应力,降低种植体负荷。戴冠后应用T-ScanⅢ系统并结合咬合纸,建立种植义齿比自然义齿延迟负载设计模式,缩短侧方研磨时间,能提高种植义齿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上颌总义齿不同牙位干扰时,对基托中线的应变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口外静态电测应变法,分别在平衡及正中干扰非平衡状态下测量基托中线各点应变值。干扰点依次分别定位于两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上。结果:不同牙位干扰点所产生的四组应变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明显高于平衡时应变值。沿基托中线:前部的应变均大于后部。结论:就对义齿基托的破坏力而言,有无干扰比干扰点的具体部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对牙列、颌骨形态及铰链轴位置的测量和推算,证明稳定垫的厚度很难控制在息止间隙范围以内。因此建议:稳定垫设计制作中应着重注意形成垫与对颌牙工作尖顶在一平面上广泛均匀的点状接触关系,避免咬合时在斜面上形成“导”的作用。至于垫厚度则可根据患者牙尖高度,覆程度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拘泥于息止间隙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王琰玲  殷新民 《口腔医学》2009,29(9):476-478
目的比较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方法利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接触及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力值,并就相应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至尖对尖颌位作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力均逐渐降低。不同侧方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以尖牙保护组与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组最低。结论尖牙具有"应力缓冲"的能力,提示尖牙保护是对口颌系统最为有利的侧方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线性总义齿和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及其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33例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和30例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包括咀嚼循环的轨迹特征、咀嚼运动幅度及运动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线性总义齿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不同于解剖总义齿,线性总义齿的额状面轨迹无明显接触滑动,矢状面前伸运动轨迹为直线,其咀嚼循环运动时开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大,闭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小(P<0.05)。结论线性总义齿具有特征性的下颌运动轨迹,反映出线性总义齿依赖良好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正畸治疗获得正常牙列形态的青少年错患者主动矫治结束后12个月内牙尖交错位接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例正畸主动矫治结束后戴用标准霍利保持器的青少年错患者,使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于矫治结束即刻(T1)和矫治结束12个月时(T2)记录其牙尖交错位接触并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T1至T2前牙接触面积及前牙力占总力的百分比有所减小,后牙接触面积及后牙力占总力百分比有所增加,但所有测量项目两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用标准霍利保持器12个月后,患者牙尖交错位接触状况仅有轻微改善,主动矫治结束前的咬合检查及精细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后平面交角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取浙江省口腔医院正畸科127例初诊病例的模型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万能角度尺在模型上测量上颌前平面(AOP)、后平面(POP)的龈向夹角和下颌前、后平面的向夹角,以此为前后平面交角(AOP-POP),并将上颌AOP-POP与下颌同侧AOP-POP的差值简称为上下平面交角差,左右两侧取均值,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覆程度的患者其上、下颌前后平面交角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组的患者上颌前后平面交角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OP-POP能反映曲线曲度,上下平面交角差与覆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错对 ICP、下颌运动及颞颌关节的影响及病理意义,本文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及临床检查、颞颌关节 X 线摄影等方面对104例错、30例正常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1)安氏各类错与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但影响口颌系统的直接因素是前牙型,并且错并非都是病理。(2)前牙型是影响口颌系统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的深覆和超/覆<1者都是病理因素,深覆和超/覆≥1者及浅覆和超/覆<1者对口颌系统并无明显不良影响,而只有深覆并且超/覆<1者是影响口颌系统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三坐标测量仪与微机相联,对70副正常模型牙弓面纵、横曲线的曲率半径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纵曲线及横曲线的曲率半径,均随牙齿标志点组的不同而异。说明现代人的牙弓面是复杂的曲面,牙列为不完善的或非平衡。不支持Monson氏的咬平衡的球面学说和Spee提出的曲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的接触特征以及拔除伸长牙后对患者咬合关系的改善程度。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存22例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并与正常组以及患者拔牙后的咬合记录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的力中心距中线距离与正常对照组以及拔牙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拔牙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闭合时间、前伸分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接触、干扰出现率与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存在关联性。结论: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咬合稳定性和平衡性较差,拔除伸长的下颌第三磨牙可使咬合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后牙锁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后牙锁患者的矫治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解除锁治疗时间平均为4.2个月,治疗后均可建立广泛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所采用的4种矫治后牙锁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后牙的垂直向高度,有效解除锁。  相似文献   

16.
稳定垫具有平坦的面,能解除上下牙列间的尖窝嵌合关系和潜在的干扰。本研究中所用的稳定垫厚度为3mm~5mm(有少数达6mm~7mm),能使咀嚼肌受到适度拉伸,有利于咀嚼肌充分松驰。稳定垫没有任何导斜面,是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性调整作用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用高平导稳定垫治疗42名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对夜磨牙、关节弹响和/或肌肉疼痛三种主要症状的总的治愈率为57%,总的有效率在95%以上。在治疗过程中颌面肌肉、关节的触痛阈值有上升趋势,这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玻璃离子垫与垫舌簧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4例乳牙期及混合牙列早期前牙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垫与垫舌簧矫治器矫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项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0项比较内容中,1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离子垫矫治乳牙期及混合牙列早期前牙反比传统的垫舌簧矫治器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牙根纵裂患牙的咬合特征,观察牙根纵裂患牙的牙体磨耗情况,并从学角度探讨牙根纵裂的病因及咬合异常、牙体磨耗与牙根纵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牙根纵裂的患者277例,患牙309颗,对其牙周情况、面磨耗及形态、接触区、干扰或创伤及X线片进行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第一磨牙的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干扰或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本组患者牙根纵裂的发生与咬合异常和牙体磨耗有关,患牙关系改变,导致过大的力与异常方向的力,可能是牙根纵裂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平面是颅面部错畸形矫治的基础,平面倾斜度将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口腔功能、上下颌骨关系、牙齿咬合以及面部美观。各类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平面偏斜,本文就平面与错畸形检查、诊断、治疗计划设计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凌  张化宇 《口腔医学》2009,29(8):416-418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期伴有干扰的功能性安氏Ⅱ~1类错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4例伴有干扰的功能性安氏Ⅱ~1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牙没有明显拥挤,年龄12~15岁,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的颈椎成熟程度判断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期。所有病例采用分步治疗方法,治疗顺序为:①上颌先用MBT固定矫治器初步排齐上前牙解除干扰;②上颌放置附有小斜面导板的活动螺旋扩弓器导下颌向前的同时扩大上牙弓后部的宽度;③下颌放置MBT固定矫治器,使用Ⅱ类颌间牵引继续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及改善磨牙关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4例患者经过平均10个月的综合治疗后基本达到个别正常的标准。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小,下切牙唇倾,SNB增加、ANB减小,平面角、面下高、下颌升支长度及下颌体长度均有增加,以上项目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和第一磨牙间宽度亦有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期伴有干扰的功能性安氏Ⅱ~1类错,综合性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