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8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其中有2/3发生在肛查手指能够触及的地方、但是,作为发现肛肠疾病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肛门指检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主动去做肛肠指检的人非常少。  相似文献   

2.
肛门直肠极易因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损伤,一旦功能受损,又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很大的痛苦,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肛肠疾病。摒弃“难以启齿”的羞涩。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肛肠疾病同感冒一样是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掌握一些肛肠疾病的自我预防保健知识,有效降低肛肠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健康月刊》2006,(9):13-13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  相似文献   

4.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占肛门病的首位。痔曾经包括了大部分肛肠疾病,如中医文献所说的痔漏(肛瘘)、裂肛痔(肛裂)、息肉痔(直肠息肉)、锁肛痔(肛管直肠癌)等。但目前在医学上痔单指一种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  相似文献   

5.
肛肠痔瘘病病因与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辉 《工企医刊》2009,22(1):37-38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直肠疾病的87.25%,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发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岁~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相似文献   

6.
饶永 《药物与人》1996,(4):19-19
肛肠疾病主要指直肠及肛门阶段的疾病,如痔、肛裂及局部炎性病变如脓肿、肛瘘、直肠脱垂等。临床上保守治疗首先要求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或隔日排软便。肛肠疾病综合体内外各种因素及先天因素,多见于老年、长期伏案工作者、心血管病人、术后及体质虚弱者。一旦发病迁延时间长,不易根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造成较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所以及时治疗及有远见的预防用药是很必要的。用药首选导泻药,对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的了解对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古人有十人九痔的说法,这种说法虽有点夸张,但痔疮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确是事实。该病是由于肛门部位的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引起的。发病时可见大便出血,肛部疼痛,坐下不能,行走困难。  相似文献   

8.
连涛 《健康向导》2013,(5):38-39
脱肛是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国外为0.4%~2.1%,国内为0.4%~0.9%,多见于儿童、年老体弱或有腹泻、便秘的青壮年.一般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什么是脱肛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或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①湿润:部分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黏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湿润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黏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十人九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被肛门部疾病所困扰,其中痔疮就是肛门部多发病之一.痔疮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疮的现代概念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是一种常见病,男女老幼皆可得病.其中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大多数,女性多于男性.痔的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占87.25%,占受检人群的46.3%.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自己,了解痔疮的知识,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在医学上是指以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其形成主要是由肛窦炎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细菌由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导管和肛门腺进一步侵入到肛门直肠的周围,一旦在那里"安家落户",就会引起化脓性的炎症.此时肛门直肠周围可有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甚至全身不适,排尿困难,继而破溃流脓.溃后伤口久不愈合,就会形成肛瘘.除肛窦炎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原因外,全身性结核病、溃疡性大肠炎、克隆病、直肠肛管部癌肿以及异物入肛、肛门直肠外伤等都可以引起肛门直肠周围的感染,形成脓肿.痔、肛裂感染后也可以引起脓肿.  相似文献   

11.
笑笑吧     
海城 《家庭医学》2010,(8):28-28
提肛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这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防治痔疮等肛门疾病的办法。早在唐朝孙思邈《枕中方》中就有:“谷道宜常撮”的记载,撮就是收缩,“谷道”就是指直肠肛门,意思是直肠肛门宜常做收缩运动。练气功的人都主张“档下会阴紧收藏”、“提档吊顶”,认为这样有保健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可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静脉血压,改善直肠肛门部淤血,同时还可促进肠道蠕动,可防治便秘。  相似文献   

12.
肛门指诊(肛诊)是医生带上手套用手指(通常是右手食指)进行肛门及直肠下端诊查的一种方法,可检查前列腺、内痔、直肠肿瘤等疾病。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对疾病的诊断颇有价值,因此笔者称它为"一指禅"。然而,有些患者不了解肛诊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或者觉得医生"指点"自己的隐秘之处甚难为情而拒绝配合检查,这是非常错误的。有的病人往往  相似文献   

13.
<正>在肛肠疾病中,绝大多数的肛肠疾病可通过肛门指检作出初步诊断。人指感觉敏锐、活动灵活,可以发现很小的结节、溃疡,并触清其范围、硬度、位置和有无脓血粘液,有时能取得比内窥镜和X线更为准确的资料,所以有人称其为"指诊眼";认为是肛管直肠疾病检查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发现早期直肠癌有重要价值[1]。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众所周知,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自古即有"十人九痔"之说。实际古人所说"痔"是广义概念,包含裂痔(肛裂)、脱肛痔(直肠脱垂)、息肉痔(直肠息肉与肛乳头瘤)、痔漏(肛瘘)、锁肛痔(直肠癌)等,统称为痔的范畴。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肛周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越来越规范。但无论如何,由于肛门直肠受人体的运动、行走、站立、久坐、排便、饮食等影响,所以肛肠疾病患病率仍然偏高。我国在1 975年至1 977年普查统计肛门疾患总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肛门直肠高压与痔形成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便秘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内痔患者作内痔组,选取50例普通外科患者(无肛肠类疾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痔组患者的肛门静息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便秘组(P<0.01);内痔组患者的肛门收缩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便秘组(P<0.01);便秘组的排便阀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内痔组(P<0.01);便秘组的感觉阀值高于内痔组(P<0.01),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三组所有患者均存在直肛抑制反射。结论直肠内高压与腹内压增高等其他相关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何谓肛瘘肛瘘全称为肛门直肠瘘,我们通常俗称为瘘管,中医又叫肛漏.肛瘘就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化脓后向外溃破或被人为切开后形成的管道,这种管道开始为一个,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有多个.管道的内口是感染的入口,90%以上位于肛内距肛门口约4厘米齿线处的肛窦.管道的外口即是溃破口或手术切口,多数在肛门外,但极少数也在肛门内和直肠壁.肛瘘是肛肠常见病,以20 ~ 40岁的青壮年多见,婴幼儿也不少见.其对人体的影响是肛周反复感染、肿痛,肛周组织瘢痕化.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生》2008,(4):32-33
医生: 我肛门旁反复肿痛流脓约一年,医生检查后说是肛瘘,应做手术,以防癌变。请问不做手术,药物治疗能否不癌变? 林读者: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会阴部皮肤之间形成的经久不愈的肉芽性管道。肛瘘多发生在肛窦感染形成的肛周直肠脓肿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直肠肛门疾病是包括肛门、直肠、结肠病的总称,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直肠肛门疾病的发病率为59.1%,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51岁~60岁发病率为74.1%;60岁以上为75.5%。老年人直肠肛门疾病具有以下特征:患者患病后缺乏理解能力,病情苦恼期较长,病情严重化,并发其他直肠肛门疾病;排便困难,麻醉手术受限制,术后易患并发症且难以康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健康月刊》2006,(9):12-12
一、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二、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表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肛门直肠畸型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深入,手术方法在不断改进,我院自1992~1993年应用肛门后切术治疗低位无肛合并瘘15例,随访12例,随访时间4~6年,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