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龙周 《吉林医学》2013,(36):7686-7687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诊断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3例患者的电子结肠镜检查资料,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结肠镜进入回肠末段1030 cm处,检查出有回肠末段病变108例。其中回肠末段炎6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30例,回肠末段克罗恩病8例,肠结核疾病3例,腺瘤性息肉疾病2例,炎性反应性息肉疾病2例,溃疡性回肠炎1例。结论:电子结肠镜在对结肠检查完成时应继续进入回肠末段观察,发现异常进行病理活检,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病变,对早期治疗回肠末段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静脉麻醉下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回肠末段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静脉麻醉单人操作法,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全结肠的基础上进入回肠末段检查,总结操作技巧。结果4115例病人,肠镜到达回肠末段4014例,成功率达97.5%。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时间3—48(11.2±1.6)min。插镜至回盲部所需镜身长度:〈60cm610例,60~80cm2415例,〉80cm989例。发现回肠末段病变630例,占15.7%,其中回肠末段炎174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32例,溃疡性回肠炎66例,回肠克罗恩病52例,回肠结核32例,回肠末段钩虫感染44例,回肠末段出血10例,回肠息肉13例,回肠末段恶性淋巴瘤7例。101例未能到达回肠末段的病人中,有57例结直肠癌,10例结肠重度炎症致肠腔狭窄,14例有腹部手术史,7例为腹部包块伴有大量腹水,还有13例因肠道清洁不充分无法找到肠腔。结论回肠末段病变具有多样性,在结肠镜检查时应重视回肠末段检查。掌握静脉麻醉下结肠镜单人操作的技巧,遵循循腔进镜、勾拉、抽气、旋进、旋退、滑镜,变换患者体位等基本原则,以充分发挥单人操作灵活多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何庆玲  何俊  陈忠华  刘雪梅 《重庆医学》2009,38(24):3137-3138
目的 探讨利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意义.方法 对56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668例患者插入回肠末段,共检出回肠末段疾病56例,阳性率为3.36%.其中发现回肠末端炎24例,单纯淋巴滤泡增生11例,结节状隆起4例,息肉3例,肿瘤、肠腔狭窄、溃疡、鞭虫、黑变各2例,肠结核、钩虫、憩室各1例,溃疡性结肠、直肠炎同时存在末端回肠炎1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疾病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回肠末段检查的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林法  卢业炳 《上海医学》1998,21(6):371-372
便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经纤维结肠镜检查,除直肠肛门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外,结肠息肉较为多见[1].我院内窥镜室自1995年3月至1996年12月,应用OlympusPCF-200型电子结肠镜检查便血患者1122例,发现大肠息肉患者110例(9.80%),共发现息肉136枚。我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痛苦单人结肠镜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方案,单人操作法,患者在清醒镇静镇痛状态下完成肠镜诊疗.结果 3 4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诊疗,无肠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患者评价良好.检出大肠慢性炎症611例,大肠息肉624例,大肠癌159例,炎症性肠病74例,肠结核15例,末段回肠炎273例,末段回肠淋巴滤泡增生55例,回肠结核14例,回肠克罗恩病5例,回肠息肉4例,回肠淋巴瘤1例,其余未检出病变.结论 无痛苦单人结肠镜诊疗技术安全、可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CT在克罗恩病(CD)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62例确诊为C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腹部CT、口服法小肠造影(SBFT)及结肠镜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CD时完成情况、肠内外病变及并发症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44例完成结肠镜(71.0%)、39例完成了SBFT(62.9%)、59例完成了CT(95.2%)。节段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结肠镜11.4%(5/44),SBFT28.2%(11/39),CT54.2%(32/59),P〈0.05;对结肠及末段回肠病变检出率比较,CT85.7%(38/42),结肠镜68.2%(30/44)。P〈0.05;对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CT84.2%(32/38),SBFT59.0%(23/39),P〈0.05。与SBFT相比,CT在对CD并发症诊断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于跳跃性病变,肠壁本身及肠外病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CD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205例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其病因依次为大肠癌(84例)、慢性结肠炎(46例)、大肠息肉(38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克隆氏病(1例)、肠血管畸形等病变(16例);未发现病变者(11例)。确诊率94.6%。大肠癌与大肠息肉均以左半结肠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79.8%和73.7%。11例息肉癌变,12例大肠癌同时合并有息肉。为防止息肉恶变,对老年人大肠息肉应尽早行电凝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型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清洁肠道后应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51例1.5-14岁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196例,于镜下用高频圈套器对息肉行圈套凝切或点凝摘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196例大肠息肉患儿共摘除息肉261颗,其中单发息肉164例,2颗或2颗以上息肉者32例。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占74.4%(146/196),炎性息肉占13.1%(27/196),腺瘤性息肉占11.7%(23/196)。结论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具有治疗彻底、安全可靠、创伤性小、方法简便、可回收息肉、费用少、小儿可耐受的优点,为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纤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6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639例分析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030053)宋树果,周敏纤维结肠镜(纤结镜)检查术巳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经回盲瓣进入回肠末段,检查回肠末段病变的报道不多,我们自1988年6月至1993年4月使用日本Olympus产CF—CB3w...  相似文献   

10.
克罗恩病5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克罗恩病(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该医院1996年1月~2005年5月58例出院诊断为CD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时间、诊断方法、不同时期血沉、CRP的变化、误诊情况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结果腹痛(86.9%)、腹泻(69.6%)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消化道出血(32.7%)、肛周病变(18.9%)的发生率亦较高。病变在回盲部者35例(60.3%)。56例活动期CD和18例复发期CD的血沉和CRP比其缓解期明显增高。结肠镜、消化道X线、胶囊内镜及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7.1%,63.2%,75%及100%。内镜活检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10例(27.8%)。初诊误诊24例(41.4%)。糖皮质激素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活动期CD缓解47例(81%)。结论C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血沉及CRP在CD随访中有一定价值。CD好发于回盲部。结肠镜检查是末段回肠和结直肠病变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对早期诊断小肠CD有重要价值。确诊CD不依赖于病理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钡餐、内镜及病理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5年6月至今共行大肠镜检查2100例,为提高镜检成功率,总结临床操作经验,现将镜检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至今,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有2100例行大肠镜检查,其中男性1108例,女性992例,平均年龄52.50(7~79岁)。患者进行大肠镜检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变形、解粘液便或粘液血便。1.2 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CF-1T20I型纤维结肠镜和OLympusCF-EVIS-240I型电子结肠镜进行大肠检查。术前准备按消化内镜术[1]行检查前肠道准备。肠镜检查全过程由2人操作,全部病例在术中不用X光引导,主要手法以循腔进镜,少注多吸,钩拉进退,急弯滑进和适时转体为主。2 结果行大肠镜检查2100例,发现结直肠癌181例,其中6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肠镜无法通过而未能行全结肠检查,故实际能进行全结肠检查例数为2039例。到达回盲部者2015例(98.82%),未能到达回盲部者24例(1.18%);到达回肠末段者1851例(90.78%),未能到达回肠末段者188例(9.22%)。检查出21种疾病见表1,慢性结直肠炎725例(34.52%),结直...  相似文献   

12.
梁国强  郑远航 《广东医学》2005,26(8):1085-1086
目的探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空肠血管畸形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末段回肠溃疡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克罗恩病1例,行保守治疗,除克罗恩病术后3个月内仍有少量下消化道出血,经内科治疗后追踪2年无复发外,均止血成功,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处理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中,定性定位准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1475例临床分析和操作技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并对所做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1475例患者进行全结肠检查,总结成功率。结果1475例结肠镜操作成功率为96、5%。回肠末段到达率为38.6%,熟练操作者达85.3%。并发症发生率为0.1%。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效率高的结肠镜检查方法,有省时、省人力、用镜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2年来进行的儿童肠镜检查资料,探讨北京地区儿童肠道疾病谱及演变情况。方法:病例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不满18岁的接受肠镜检查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0~3岁组,4~6岁组,7~14岁组和15~17岁组,另根据检查时间分为2005—2011年组和2012—2017年组。结果: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共326例患者,其中0~3岁组31例(9.5%),4~6岁组28例(8.6%),7~14岁组96例(29.4%),15~17岁组171例(52.5%)。90.5%(295/326)的患者肠镜能够到达回肠末段,没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92.3%(301/326)的患者肠道清洁满意。204例(62.6%)患者肠镜下有阳性发现,非特异性回肠结肠炎最多见(27.0%),其次是炎症性肠病(14.1%)和息肉(12.0%)。比较2005—2011年组和2012—2017年组数据,后者接受检查的婴幼儿(0~3岁组)明显增多(3.0% vs. 14.1%,P=0.001), 肠镜到达回肠末段者明显增多(85.9% vs. 93.7%, P=0.037),但是疾病谱没有明显变化(P=0.850)。结论: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结肠炎和末段回肠炎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诊断,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位于第2位。近12年来儿童结肠镜下发现疾病谱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IBD的发现率没有像中国南方各省一样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纤维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诊治565例。年龄5-78岁。便血220例(38.9%)。脓血便236例(41.8%)。大便带血98例(17.3%),黑便11例,镜检阳性526例(93.1%)。其中,慢性结肠炎221例(39.1%),息肉157例(27.8%),内痔50例,溃疡性结肠炎46例,结肠癌27例,血吸虫病17例,溃疡性结肠炎46例,结肠癌27例,血吸虫病17例,其它8例。出血以直肠(294例)和乙状结肠(343例)为多。病理以炎症(246例)。息肉(101例)为主要病变。认为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补乙状结肠镜和X线钡灌肠之不足。对病因和镜下高频电凝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9岁,因乏力、食欲减退伴消瘦4月,发热3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伴消瘦,近3月出现发热,多于午后发生,不定期发作,未测体温,口服”扑热息痛片”后体温可恢复正常,无盗汗,无咳嗽、咳痰.辅助检查:PPD试验阴性;结肠镜:回盲部及结肠肝曲溃疡增生性病变:克罗恩病?肠结核?(见图1);小肠造影:1.十二指肠多发憩室2.回肠末端及盲肠改变:肠克罗恩病可能大,肠结核不除外.诊断考虑:克罗恩病或肠结核,给予诊断性抗痨治疗3个月,复查结肠镜:1.回肠末端、回盲瓣、升结肠溃疡性病变2.结肠多发息肉(见图2);病理:回肠、升结肠:粘膜炎性溃疡(见图3).复查结肠镜所见病变较前改善不明显,治疗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半年.再次复查结肠镜:结直肠多发息肉高频电切术,建议定期复查直肠炎症(见图4);病理:升结肠:炎性息肉降结肠:腺管状腺瘤并轻度不典型性增生直肠:腺管状腺瘤并中度不典型性增生(见图5).  相似文献   

17.
结肠克罗恩病的结肠镜下表现及组织学特点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Zheng JJ  Chu XQ  Shi XH  Wang YM  Jia LM  Zhou CL  Wang F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1970-1973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克罗恩病的正确性以及与活检配合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比较27例克罗恩病侵犯结肠患者的结肠镜及活组织学检查资料,分析与总结具有诊断意义的特点。结果本组27例患者多为混合型,即多数患者结肠合并其他部位病变(共26例次,占96.3%),单独侵犯结肠者仅4例(14.8%)。结肠镜下可见不同病期的多样性表现(破坏与修复/增殖性病变重叠出现)、以及节段性分布与多部位侵犯的黏膜病变,并有肠管狭窄、变形及增厚感等特点。18例结肠镜诊断结果经活检(9例)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9例)对照证实,诊断正确率为66.7%。活检组织学特点为淋巴细胞聚集,病灶呈局灶性分布,部分标本可见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口疮样溃疡、纤维化及肉芽肿(本组检出率30.8%)等。结论克罗恩病侵犯结肠较常见,多具有较突出的特征性结肠镜表现,并可作出明确诊断。活检组织学检查可进一步支持诊断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炎症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本院2003年7月。2006年2月行肠镜检查2112例,发现结肠炎症病例l548例,回顾性分析结肠炎症疾病病因。结果本地区结肠炎症的发生以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为最常见,溃疡性结肠炎次之,克罗恩病较少。结论结肠镜检查对慢性结肠炎症的病因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内镜检查发现回盲部溃疡,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对确诊的回盲部溃疡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3028例肠镜检查中,发现回盲部溃疡性病变123例,经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76例,占61.8%.确诊病例主要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恶性淋巴瘤及大肠癌,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价值较高,对克罗恩病、肠结核比单纯内镜或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结论 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显著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30例到盲部溃疡肠镜检查的诊断经验。方法:采用FUJINONWC-88WM电子肠镜,对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6月期间检查的3460例患者,发现回盲部溃疡30例行全结肠及回肠末端检查,并均行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肠镜检查前临床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率43.3%(13/30);结肠镜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率83.3%(25/30)。结论:肠镜检查是诊断回盲部溃疡的主要方法,回盲部溃疡病因复杂,各种溃疡之间外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常使内镜检查出现误诊现象。应对其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