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导管堵塞冠状动脉瘘14例,平均年龄7.1岁。结果:13例应用弹簧圈堵塞,平均瘘口大小为3.65mm,除3例失败外均获成功;1例(瘘口6.6mm)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堵塞成功。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4年,均无残余分流及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控弹簧圈一般用于堵塞瘘口较小的冠状动脉瘘,而瘘口较大的冠状动脉瘘可选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冠状静脉(或冠状静脉窦)、肺动脉或其他血管形成的异常通道,其发生率约为0.27%~0.40%[1-2]。我院心内科自2004年起开展CAF的经导管介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经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法封堵中老年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治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见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例,冠状动脉心房瘘3例,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标准冠状动脉介入方法将微导管定位于瘘管的中段,经该导管输送Cook弹簧圈用于封堵直径<8mm的瘘管;巨大瘘管(直径>8mm)采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封堵。如瘘管形态不适于行弹簧圈或ADO封堵,则采用带膜支架。结果:采用Cook弹簧圈栓塞3例,ADO封堵1例,带膜支架封堵2例,另1例冠状动脉导引导丝致瘘道夹层而自行堵闭。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微量残余分流2例,术后心电图无特殊改变,临床症状缓解,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随访4个月~2年,无不适症状。结论:经导管法封堵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瘘创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合适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心导管法封堵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经心导管法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了经心导管法封堵治疗,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39岁(平均14.4岁)。选择性主动脉和冠状动脉造影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3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2例。结果采用pfm弹簧圈和COOK弹簧栓子堵塞3例,Amplatzer蘑菇伞封堵3例,均获成功。3例直接将封堵器封堵瘘口;另外3例用260cm交换导丝经导管通过瘘口至右心房,用网套导管套住交换导丝并拉出股静脉,送人传送器至瘘口上方,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封堵,观察心电图正常,重复主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无分流后释放。结论冠状动脉瘘已往均采用外科手术修复,我们选用可控弹簧圈和Amplatzer蘑菇伞封堵获得成功,提示介入疗法具有较高的治愈性,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41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患者回顾分析,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5.3%(35/41),术后并发症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1.25%。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相对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及术后需充分评估病情,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及时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介入治疗23例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经验。方法 男13例,女10例,年龄2.5~14.0岁。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1例。瘘管最窄处大小1.8~6.5mm。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的输送轨道,选择瘘口处或接近瘘口处的瘘管狭窄部位为封堵处。16例瘘管最窄处内径〈3mm的病例选用弹簧圈进行封堵,7例内径〉3mm的病例分别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及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不成功者外科手术成功缝扎冠状动脉瘘口。结论 经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此技术首先必须系统地评价冠状动脉瘘的解剖类型及冠状动脉走向,保证欲封堵的血管的下游不能有正常血管的分支。同时必须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对于瘘管扭曲严重,经导管封堵有困难的病例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了冠状动脉瘘的发病机理、分型、流行病学、病理解剖、临床特点、辅助检查,重点介绍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瘘     
<正>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确切的发生率尚不清楚,血管造影显示先天性CAF患病率为0.3%~0.8%,约占儿童冠状动脉畸形的50%。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发现CAF的几率越来越高,笔者从病因、解剖、病理生理、临床特征、特殊检查和治疗方面对CAF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弹簧圈栓堵法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堵冠状动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 6例 38~ 70岁 (平均年龄 5 0 7岁 )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进行栓堵治疗的患者 ,其中冠状动脉瘘由左冠状动脉至肺动脉 2例、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 2例、右冠状动脉至右下肺静脉及双侧冠状动脉至肺动脉各 1例。结果  5例 (83 3% )栓堵后完全闭合 ;1例因瘘管迂曲 ,导管到位困难而放弃介入治疗。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 5例患者经体检和超声心动图随访 3~ 4 6个月 ,无残余瘘 ,无复发。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栓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不用开胸 ,病人易接受 ,安全、有效、方便 ,可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8岁,心脏杂音7年于2007-03-08入院。  相似文献   

11.
男,8岁,生后8个月发现心脏杂音,2岁后开始出现活动耐力差及气促症状,平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体检:口唇紫绀,血压12.5/6kPa,胸前区可闻及广泛粗糙性连续杂音,4/6级,P_2明显亢强。可扪及震颤。周围血管征(+)。心电图示右房大,左室大并心肌劳累。胸片示肺充血,肺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 ,4 6岁 ,因劳力性胸痛 4年 ,伴呼吸急促半年 ,疑诊冠心病收治。体检未闻心脏杂音及附加音 ,周围血管征阴性。平静心电图 :在Ⅱ、Ⅲ、aVF、V3~ 5导联上出现T波低平、倒置。运动负荷试验 :当心率达 130~ 15 0次 分时 ,V2~ 5导联上ST段缺血型水平下移 0 2~ 0 3mV ,伴胸闷、气促。心脏彩色超声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左室造影见左室前侧壁局限性舒张期膨隆 ,收缩期正常 ,LVEF 0 6 5。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 :左主干正常 ,于前降支近端 15mm处见一异常分支 (直径 2 0~ 2 4mm) ,与前降支平行走行 (2 5mm)后向右前上移行 …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近来年国内外开始应用经导管堵塞异常交通 ,可达到和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采用弹簧圈经导管堵塞冠状动脉 肺静脉瘘 1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 ,女 ,70岁 ,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 9年 ,加重 1周入院。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I°AVB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见异常 ,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心内结构、血流未见异常 ,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因病人年龄大未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疑诊冠心病 ,心绞痛。为明确诊断 ,进…  相似文献   

15.
宗刚军  秦永文 《心脏杂志》2012,24(1):138-142
1临床资料老年女性,75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3年,加重半月"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查体: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65~1977年间由心导管检查确诊的1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根据病史记录,对其症状、并发症、临床、心电图、放射学及心导管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报道的174例,以探讨其治疗方针。本文13例中4例在20岁以下,称年轻组,9例为20岁或以上,属年长组。年轻组病人均无症状及有关并发症。年长组病人在30岁前也均无症状,以后则均有症状,包括运动时气急7例,心绞痛5例。5例具有与瘘有关的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合并心绞痛3例。所有病人均有连续性或二期性杂音,其最响部位在左、右胸骨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到1980年止,世界文献共报告325例。占先天心血管畸形的0.2~0.25%。对本病已能用手术治愈,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实际意义。命名及分类: 冠状动脉可与右侧心腔或肺动脉交通,也可同左侧心腔或肺静脉交通。当冠状动脉经瘘管与右心系统交通时,是主动脉血引流入右心与体静脉血混合,用冠状动静脉瘘的命名是合适的;但当交通引流入左心时,因主动脉血流入体循环心腔,故用冠状动静瘘的命名就不恰当。Papa-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舟 《山东医药》2009,49(9):105-106
冠状动脉瘘(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与心腔、肺动脉、冠状静脉窦、上腔静脉或肺静脉近心端的异常交通,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本病较罕见,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1/50000,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6%~0.40%。先天性CAF是由于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循环及心肌发育异常所致,在胎儿原始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肌窦状间隙不退化而持续存在便形成冠状动脉和心腔、肺动脉、冠状静脉窦等之间的异常交通。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冠状动脉瘘 (coronaryarteryfistulas,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右侧心腔、冠状静脉 (或冠状静脉窦 )、肺动脉干及左侧心腔相连的畸形。 90 %的冠状动脉瘘瘘入右心系统 ,其中瘘入右心室最多 ,多为先天性[1] ,亦有个案报道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所致医源性冠状动脉瘘。19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CAF)是指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肌窦状间隙未能退化而持续存在所形成的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个心腔或血管形成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十分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CAF的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