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徽省农区害鼠发生种类、分布及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区害鼠发生种类、分布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对农田和农户害鼠的种类和密度进行监测。结果 安徽省农区害鼠以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28.93%、26.43%、4.42%;农田以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52.25%、36.20%、8.99%、2.55%;农户以小家鼠、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8.86%、44.26%、6、28%。农区害鼠种群数量农户明显高于农田,害鼠密度农田(2.38%)和农户(3.26%)均以江淮丘陵地区最低,皖西地区农户害鼠密度最高(8.63%),皖南山区农田害鼠密度最高(3.57%)。全省农区害鼠发生动态表现为2个高峰期,即3—5月的春峰期和10—11月的秋峰期,这也是开展农区灭鼠的关键时期。结论 安徽省农区灭鼠应在春季和秋季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鼠害的防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夹(笼)夜法。[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828只,经鉴定为2目2科4属7种,分别为小家鼠、鼩鼱、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板齿鼠和黑家鼠。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0.67%,其次为鼩鼱,占30.43%;再次为褐家鼠,占11.23%。年平均鼠密度为4.46%,鼠密度最高出现在11月,为9.28%,最低出现在6月,为2.16%。[结论]机场范围内鼠密度较高,未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灭鼠先进的标准。应注意系统地设立防鼠设施,定期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防止鼠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镇不同生境鼠类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金山区14个街道(镇)在春季灭鼠前、后于不同生境各调查1次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鼠种鉴定。[结果]灭鼠前重点行业鼠密度最高,一般行业最低,灭鼠后外环境鼠密度最高,平均鼠密度灭鼠后较灭鼠前下降77.91%;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最少.[结论]金山区外环境和城镇重点行业室内鼠密度较高。小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4.
1992年l0月~1993年9月,大铲国境口岸在进行鼠形动物及体外蚤、螨调查中,共捕获鼠形动物分为2目2科6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和臭鼩鼱.以食虫目臭鼩鼱占优势,占71.08%;而啮齿目仅占28.92%.鼠形动物密度4月份开始上升,以8月为高峰期,3月为低峰期。妊娠率以黄毛鼠为最高,达50%;鼠类妊娠率以7月份为最高.带蚤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和板齿鼠。带螨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因此大铲口岸4月至8月为防制鼠形动物和病媒昆虫较好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东兴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防止鼠疫在东兴口岸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年4月-2002年3月,对东兴口岸及附近的居住区,防风林的鼠类的种群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766只,经鉴定分为2目2科4属7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09%;其次为黄胸鼠,占36.03%。年平均鼠密度为5.73%,鼠密度最高月份在9月;最低月份在3月。居住区的年平均鼠密度最高,为9.27%,口岸作业区最低为1.85%。[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东兴口岸地区的鼠密度已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一旦有鼠疫传入,极易造成流行。应动员全社会,开展长期有效的灭鼠工作,将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下,防止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泉州市丰泽区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分布及数量。[方法]对2002-2006年丰泽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965只,平均鼠密度6.3%。鼠种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褐家鼠(51.0%)、黄胸鼠(27.6%)和臭鼩鼱(19.1%)。共检出寄生蚤1408只,印鼠客蚤占98.6%,鼠体平均染蚤率32.1%,体外蚤指数大于1。黄胸鼠染蚤率较褐家鼠高。[结论]结合自然和社会因素,丰泽区基本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蚤工作以降低鼠蚤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清阳江港口岸鼠类本底情况,为适时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港口岸鼠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7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33.71%;其次为臭鼩鼱。鼠类年平均密度为13.67%,生活区的鼠密度最高达19.23%;港区堆场鼠密度最低为4.53%,夏季7~9月鼠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阳江港口岸的鼠密度较高,1年之中应开展3.4次全面灭鼠工作,以有效的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8.
黄石市地处长江南岸,市区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辖1市4区,总面积1850km2,总人口142.67万;新房建筑占65%,老式住宅占35%。境内山岗迭障,港湖交织,沟道纵横,地形复杂,属丘陵地带。全年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7℃,四季多雨湿润,年降水量1392.6rum,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鼠类全年均可繁殖,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期。据80-90年代调查,鼠形动物隶属2目2科6种,城区有揭家鼠(优势种)、小家鼠、黄胸鼠、奥;市郊鼠种同城区,但在1982年灭鼠时曾发现黑家鼠(外来种);大冶地区大部分为农村,分布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口岸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口岸开展鼠类防控工作及完善传染病防治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对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口岸的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5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5种。年平均鼠密度为0.60%(25/4200),隔离区鼠密度最高为0.71%;全年鼠密度在6月份达到高峰,为1.12%。鼠种构成: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2.00%(13/25);黄胸鼠占32.00%(8/25);黄毛鼠占4.00%(1/25);小家鼠占4.00%(1/25);臭鼩鼱占8.00%(2/25)。鼠疫F1抗体及抗原、汉坦病毒及钩端螺旋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口岸鼠密度较低,鼠种构成相对简单。全年皆应开展灭鼠工作,但可在5、6月份进行加强,控制褐家鼠的种群密度是今后防鼠灭鼠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春季淄博市城乡鼠密度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淄博市鼠害情况,为科学灭鼠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3月,用带饵料粘鼠板,晚放晨收,记录有效粘鼠板数、粘获鼠数并分类。[结果]鼠密度为2.28%,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种群。鼠密度城区室内为4.09%,城区室外为1.43%,农村室内为1.26%;城区重点单位为5.01%,一般单位为2.61%。[结论]应将灭鼠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区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虫媒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7-2019年,徐州市城区捕获鼠类4种37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67.57%,春季和秋季是季节高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方法笼夜法.在广州市12个区(县)中,每区(县)设多个捕鼠点,捕获鼠经鉴定后采集其体表蚤类,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 987只,总密度为14.31%.啮齿目动物2 792只,分1科3属8种,其中褐家鼠占67.46%,黄胸鼠占14.30%;食虫目动物195只,为臭鼩鼱1科1属1种.捡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25%,总蚤指数为0.65.鼠体表蚤类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结论广州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人间及鼠间鼠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西安市城区鼠类的种群结构分布、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夹夜法。结果 2009-2013年共捕获鼠类433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4种。鼠类总平均密度为0.63%,其中2010年鼠密度最高为0.80%;2012年鼠密度最低为0.51%。优势种群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分别占鼠类总数的69.05%和26.10%。结论西安市鼠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可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在鼠类活动高峰前适时加强环境整治,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鼠类的繁殖,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赣州市区家栖鼠类群落结构及季节消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赣州市区鼠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夹夜法。结果共捕鼠297只,隶属2目2科3属4种,其群落结构为褐家鼠 小家鼠 臭鼩鼱 黄胸鼠,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要构成,鼠密度平均为3.09%。市区家栖鼠全年数量变动曲线出现初春(3~5月)与夏末(8~10月)两个高峰。结论赣州市区鼠类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要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宿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状况、病毒型别及分子特征.方法 笼日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共捕获宿主动物472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87.29%.免疫荧光抗原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套式PCR扩增M片段基因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对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21只来自我市不同区褐家鼠的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汉城型病毒,汉坦病毒M片段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5.4%以上,属于同一亚型.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们可以分为6个小进化分支,与SZ2083进化关系相对最近.但发现来源于地理位置较近的病毒株并没有显示出较高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反而相隔较远的病毒株呈现出一致性.结论 深圳市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携带的汉城型汉坦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设置监测点,分别采用鼠笼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调查鼠、蚊、蝇、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 鼠类平均密度为3.21%,较2011年平均密度上升了154.76%,鼠总蚤指数为0.85,较2011年鼠总蚤指数下降了24.00%,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86.64%;蚊类平均密度为11.52只/灯,较2011年平均密度下降了30.77%,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7.61%;蝇类平均密度为11.06只/笼,较2011年平均密度上升了244.55%,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占捕获总数的46.47%;蜚蠊平均密度为1.09只/盒,较2011年平均密度上升了4.81%,侵害率为14.41%,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6.02%.蚊、蝇、蜚蠊、鼠密度高峰值分别为4、5、9和8月,鼠类密度全年捕获率均>1%.结论 摸清了深圳市病媒生物的基本情况,为该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上海市奉贤区鼠类密度和季节性消长规律,科学有效防治鼠患.方法 采用夹夜法,于2011-2018年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 于2011-2018年共捕获鼠类2科4属5种185只,优势种为小家鼠,占捕获总数的76.22%;平均鼠密度为0.60%,其中室内、宅周、农田分别为0.96%、0.53%和0.14%.对不同生...  相似文献   

18.
2005-2006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平均为1.84%,带病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病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平均为1.13%,带病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大林姬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均有褐家鼠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岛空港口岸鼠类、蝇类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本口岸鼠类、蝇类防制及国际卫生机场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5月~2004年4月采用笼捕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从2004年1月~12月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14只,经鉴定隶属1目1科2属.年平均鼠密度为1.3%.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49.1%;小家鼠占25.4%;黄胸鼠占25.4%.雌雄性别比为10.97.在调查中共捕获蝇类1268只,分3科8属8种,其中丝光绿蝇为优势种,蝇类活动高峰期为8~10月.[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青岛空港口岸的蝇类情况,应在蝇类密度达到高峰前采取措施,控制蝇类密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青岛空港口岸鼠密度较低,鼠种构成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