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立  李文强  何荣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22-1923
目的总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证型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参照脓毒症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虚实、病性诊断标准,以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山东省中医院ICU及急诊科收治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总结其证侯分型。结果脓毒症原发病中肺部感染引发脓毒症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3.75%,其次为恶性肿瘤,约占28.75%。肺部感染所致的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而恶性肿瘤患者,其脓毒症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结论脓毒症发病初起,中医证型易虚易实,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居多。  相似文献   

2.
贺文静 《光明中医》2016,(13):1849-1850
目的总结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病情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奠定基础。方法运用中医学临床的基本方法,收集四诊资料,归纳总结其证侯分型及APACHEII评分。结果脓毒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疾病初期以热毒内陷证、阳气暴脱以及痰热证为主;后期以气滞血瘀、腑气不通证为多见。从APACHEII评分来看,虚实夹杂患者评分较高,预后差。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发展规律为早期实证较多,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居多。虚实夹杂者病情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脓毒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房山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脓毒症患者,参照中医辨证方法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并总结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热证患者占44.35%(55/124),瘀证患者占21.77%(27/124),虚证患者占33.87%(4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证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明显高于瘀证、虚证患者。瘀证患者的PCT、hs-CRP水平高于虚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证型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证患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均低于瘀证、虚证患者,虚证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最高(P<0.05)。124例患者死亡病例占50.0%(62/124),其中气阴耗竭者死亡例数最多。结论:脓毒症热证、瘀证、虚证患者中,瘀证、虚证患者普遍存在预后不佳的情况,以内闭外脱、阳气暴脱、气阴耗竭证型为主,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郑丹文  吴炎华 《新中医》2018,50(8):161-163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血行感染(BS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方法:纳入3 7 1例多重耐药菌BSI患者,回顾性调查中医证候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多重耐药菌BSI患者虚实辨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 7 1例多重耐药菌BSI患者中,虚实夹杂证患者占比81.6%,单纯实证占比15.4%。实证类基本证候要素中,火热证占比最高,为6 7.1%(229例),而后依次为血瘀证、痰证、水停证。虚证类基本证候要素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达7 4.1%(27 5例),而后依次为阳虚证、阴虚证、血虚证。与非脓毒症患者相比,脓毒症患者阳虚证比例明显增多(P0.01);脓毒症并MODS患者阳虚证比例多于脓毒症患者(P0.01)。虚实夹杂证患者死亡率高于单纯实证患者(P0.05),阳虚证患者死亡率高于非阳虚证患者(P0.01)。结论:多重耐药菌BSI患者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证多见,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机演变从邪正交争逐渐演变为邪盛正衰,以阳气虚衰最为突出,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脓毒症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以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能够作为脓毒症中医辨证及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提高中医对脓毒症的诊治能力。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统计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入住东方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ICU的脓毒症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患者63例,进行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分组,并对其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研究脓毒症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T3、FT3、T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3水平与虚实证型呈负相关(P0.05),T4水平与虚实证型呈负相关(P0.05);虚实夹杂证组和虚证组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证组和虚实夹杂证组FT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机体一旦出现虚象症候,病情进展很快。临床上参考T3、FT3、T4水平,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脓毒症患者虚实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34-536
目的:探索病毒性脑炎(病脑)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证型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有助于提高对病毒性脑炎病例的认识,准确进行辨证论治。方法:参照病毒性脑炎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虚实、病性诊断标准,以2010年7月—2013年10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总结其证候分型。结果:病毒性脑炎中侵袭病毒分类,引发柯萨奇病毒所占比例最大,约为51.04%,其次为埃柯病毒,约占28.12%。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而埃柯病毒患者因长期消耗,正气本虚,所致病毒性脑炎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结论:病毒性脑炎基本病机为邪气炽烈,易于耗气伤津,动风生痰和内陷营血。病毒性脑炎发病初起,中医证型易虚易实,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居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6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主要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高血压级别及病程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①常见中医证候有35种,其中排前10位的证候依次为:头晕、脉弦、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少苔、困倦乏力、脉弦滑、舌淡苔腻、脉弦细数、心烦胸闷;②主要中医证型中虚实夹杂>虚证>实证;③实证患者年龄多≤40岁,虚证患者多>40岁,虚实夹杂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④实证患者主要分布在正常高值者、Ⅰ级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患者中,虚证患者主要分布在Ⅱ级及Ⅲ级高血压患者中,虚实夹杂患者主要分布在Ⅰ级、Ⅱ级及Ⅲ级高血压患者中;⑤实证患者分布与患者病程成反比,虚证患者分布与患者病程成正比,虚实夹杂患者病程多>6年。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分级及病程有一定关联性,掌握其分布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以及现代医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85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型的关系。结果:过敏性紫癜以单纯型较为多见(45.8%),同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为其主要诱因,皮肤型以外感风热证型为主,腹型以胃肠湿热证为主,关节型以湿热入络型为主,混合型以风湿热困、与血热妄型证多见,肾型以虚证多见。8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实证73例、虚证6例,虚实夹杂6例。58例初发患者中实证56例,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各1例,而在27例复发患者中,实证17例,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患者各5例,初发与复发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感和热毒是过敏性紫癜重要发病因素,初发者以外感、湿热、热毒等实证为主-复发者病机较为复杂,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分析抗凝血酶原-Ⅲ(AT-Ⅲ)、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4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15例及死亡组33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T-Ⅲ、NT-proBNP及SOFA评分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148例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急性虚证64例(43.24%)、毒热证35例(23.65%)、血瘀证31例(20.95%)、腑气不通证18例(12.16%)。死亡组患者中急性虚证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急性虚证、AT-Ⅲ降低、NT-proBNP升高、SOFA评分、男性均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AT-Ⅲ、NTproBNP、SOFA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0.715、0.724。当三者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24例患者中,证型分布:虚实夹杂76例(61.3%),单纯实证35例(28.2%),单纯虚证13例(10.5%);证素分布:从多至少依次为痰饮(61例)、热证(57例)、瘀证(49例)、阴血虚(49例)、气虚(39例)、阳虚(28例)、湿证(9例)、气滞证(7例)、腑实证(7例)、寒证(3例)。证型与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关系:虚证组与实证组相比,年龄(P=0.04)、28天死亡率(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年龄校正以后,虚证组死亡率仍高于实证组,相对风险为3.16。证素与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热证与白细胞有关(P=0.03),阴血虚与白细胞(P=0.02)及CRP有关(P=0.001),阳虚与PCT(P=0.03)及28天死亡率(P=0.02)有关。证素、年龄与28天死亡率多元回归结果表明,阳虚与死亡率有关(P=0.01),年龄与死亡率有关(P=0.03)。结论脓毒症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虚证组死亡率高于实证组。PCT升高与阳虚证密切相关,且阳虚证死亡率明显升高,提示PCT或可作为脓毒症阳虚辨证要点,并用来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虚在老年恶性肿瘤发病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89例不同年龄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60岁以上患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比例显著高于30-49岁组与50一59岁组(P〈0.01);不同年龄组间虚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证的比例增高,而实证的比例降低;②不同年龄组间虚实夹杂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实夹杂证的比例增高;③不同年龄组间虚证与虚实夹杂证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证与虚实夹杂证的比例同步增高。结论:正虚是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必须注意扶正培本,祛邪不伤正,才能达到治病留人、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31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将入选患者按就诊时不同中医证型分为毒热证组(73例)、腑气不通证组(82例)、血瘀证组(97例)、急性虚证组(66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之间28 d病死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按28 d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74例),比较两组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28 d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40.9%)、血瘀证组(20.6%)、毒热证组(17.8%)、腑气不通证组(17.1%),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APACHEⅡ评分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24.25±7.67)、血瘀证组(16.85±6.34)、毒热证组(15.64±4.43)、腑气不通证组(14.97±5.23),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型、降钙素原、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是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患者临床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是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9):1209-1210
目的:监测危重症患者腹内压/腹腔灌注压水平,研究不同中医虚实证候及不同预后的危重症患者腹内压/腹腔灌注压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膀胱测压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腹内压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APACHEII评分、平均动脉压、中医虚实证候分型及预后情况,分析腹内压/腹腔灌注压水平在不同虚实证候及不同预后患者中的差异性。结果:虚证组患者与实证组腹内压无统计学差异,但实证组腹腔灌注压显著高于虚证组;死亡组与好转组腹内压无统计学差异,好转组腹腔灌注压显著高于死亡组。结论:腹腔灌注压可能是反映中医"胃气"虚实的一个重要相关指标,其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转化规律。方法:收集102例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候,并研究其在不同放疗阶段的分布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放疗中期(放疗第10~20天)。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放疗各阶段中医证型皆以湿热蕴肠证最为多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中后期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的比例较初期明显增加。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实证中以湿热蕴肠证为主。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展,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虚证以脾虚湿盛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湿热蕴肠证为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迁延,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型有自实转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转化规律。方法:收集102例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候,并研究其在不同放疗阶段的分布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放疗中期(放疗第10~20天)。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放疗各阶段中医证型皆以湿热蕴肠证最为多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中后期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的比例较初期明显增加。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实证中以湿热蕴肠证为主。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发展,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虚证以脾虚湿盛证和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湿热蕴肠证为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脾虚湿盛证、气血两虚证。急性放射性肠炎初次出现时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后期急性放射性肠炎中虚证比例明显升高。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肠炎的迁延,急性放射性肠炎中医证型有自实转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调查,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3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为两组,对原临床辨证的中医证型进行归纳,计算同一证型在两组间的构成比。结果:364例患者中医辨证共分7型,气虚血瘀、气虚痰瘀互阻、气虚痰浊闭阻属于虚实夹杂证,痰瘀互阻、寒凝心脉属于实证,气阴两虚、阴竭阳脱属于虚证。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63例)虚实夹杂证占33.46%,实证占55.51%,虚证占11.0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101例)虚实夹杂证占69.31%,实证占20.79%,虚证占9.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证比例较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虚实夹杂证比例较高,而虚证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138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心神肾肺肝的趋势;病性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证型分布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脾虚痰阻证热盛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趋势,实证呈痰热扰神证肺热壅盛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证的趋势。结论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基本中医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素是脾、胃、心神、肾、肺、肝;证型分布为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阻证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梗死中医辨证为虚实两种基本证型的患者其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探索中风病虚实两种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规律。方法:临床随机观察120例脑梗死患者,并根据中医辨证随机分为虚证与实证型两组;以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中医辨证为实证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明显升高,与虚证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辨证为实证者与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脓毒症常见中医证型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西医理化指标,总结不同中医证型炎症反应、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危重程度。方法 108例患者参照脓毒症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方法,明确其证侯分型并根据现代医学相关评分及理化指标,总结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脓毒症炎症反应程度以毒热内盛证组为重,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情以瘀毒损络气化不利证组及气阴耗竭组为重,且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应重视早期治疗,祛邪而不忘扶正,如毒热内盛证应重视抗生素的恰当应用,辅以中医中药祛邪,虚证应主以扶正为主,助机体驱邪外出。  相似文献   

20.
吴兴波  柯嘉儿  鲁欢  陈刚毅  罗月中 《新中医》2017,49(12):119-122
目的:观察2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兼证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中医四诊对2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辨证,统计患者中医本证、兼证的分布情况,分析透析时间、原发病及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280例血液透析患者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其他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兼证以血瘀证、湿热证最多,其他兼证依次为湿浊证水气证风动证。从各中医证型来看,脾肾气虚证多兼湿浊证,肝肾阴虚证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多兼湿浊证,气阴两虚证多兼血瘀证。透析年龄≤36月的患者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透析年龄36月的患者均以脾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慢性肾炎及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为主,高血压病及梗阻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多囊性肾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及肝肾阴虚证为主。肝肾阴虚证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高于脾肾阳虚证患者(P0.05)。风动证患者PTH水平高于水气证患者(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湿热、湿浊为主,虚实夹杂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