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筋”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 “筋”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筋的生理功能有三:首先具有“束骨”即连接和约束关节的作用.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其次,“筋为刚”,归于“五体”之一,就是说筋是构成人身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体内脏的功能.《灵枢·经脉》载有:“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肉为墙.”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其三,筋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脏腑通过经络系统和四肢建立了密切联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进一步论述了肝与筋的关系.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可引起爪甲的变化,因此有“爪为筋之余”之说.  相似文献   

2.
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属祖国医学上的“胁痛”范畴。本病早在《内经》已有记载 ,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胆。如《灵枢·五邪》篇曰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灵枢·胀论》云 :“胆胀者 ,胁下胀满 ,口中苦 ,善太息。”祖国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 ,肝之余气疏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 ,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汁的疏通畅泄。六淫七情、饮食不节等可导致肝胆气滞 ,湿热蕴结而发病。临床上中医对胆囊炎按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1辨证施治1 1肝郁气滞型1 1 1主证右胁上腹部胀痛 ,痛及肩背 ,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胸脘…  相似文献   

3.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常见中上腹、胁肋部胀痛,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多数干结),或伴黄疸。中医药中虽无“胆囊炎、胆石症”的名称,但类似症候在中医文献中属“胁痛”、“腹痛”、“胆胀”、“黄疸”等辨证范围,《内经·灵枢·胀论篇》中有...  相似文献   

4.
病机病理早在二千年以前,《灵枢·水胀篇》有“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的记载,类似肺心病心力衰竭、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腹水等症状。《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篇》:“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5.
10月的一个周末,记者走访了近期在中国保健.美容市场很火爆.又很古老的火龙点经保健·美容新技术的发源地——中国沈阳火龙点经保健研究所.就此采访了所长杨晨光先生。据杨所长介绍,“火龙点经中医保健,美容自然疗法是中国首家火龙点经保健研究所根据:(一)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著《外台秘要》、《灵枢·官能》篇:“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灵枢·刺节真邪》篇:“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 弗能取之。”  相似文献   

6.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交合,联系极为密切。而且源于《内经》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从祖国医学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现代进展等方面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状况,以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一、祖国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认识《灵枢·本输篇》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隔属胃……”。“大肠手阳明…  相似文献   

7.
张金燕 《长寿》2005,(5):43
原文:“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评介:《黄帝内经》的观点不都是黄帝的直接阐述,多半是通过黄帝与其臣下的谈话提出来的。对于如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君臣认为,其基本要求是:饮食要有节制,起居要有规律,不随便浪费精力,这样才能保全肉体和精气,得终天命,寿过百岁。而且,还要根据…  相似文献   

8.
《自我保健》2012,(10):30-31
代表水果:香蕉、蓝莓 秋冬多燥,不少人便因为眼睛干燥前去求诊,孰料,医生却说症结在“肝”。原来,肝对眼睛的影响很大,《内经》就早有记载,“肝开窍于目,足厥阴之脉连目系”,所以眼睛与肝经最为密切。在中医看来,肝藏血,而所藏血液和阴津就是滋养眼睛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皮肤美容、通过科学的中医方法来保持皮肤健美,以食疗、按摩、针灸等手段促进皮肤美容,兹就中医体质分型与皮肤美容之关系及其运用食疗、药膳来益颜健体等方面探讨如下: 1中医体质理论 早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体质”两字,国外称 Constitntion(译为“状态” )是人体在先天和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要研究中医体质理论,必须立足于整体观,据《灵枢·寿夭刚柔》篇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表明了性格、气质的刚与柔;机体功能的强与…  相似文献   

10.
原文:“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人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营气之道,内[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两干多年前的经典《黄帝内经》明确论述眼和肝的相互影响,指出“肝虚则目眈眈无所见”。从“肝开窍于目,肝阳不足,精血不能濡目养筋,则目视不明,干涩夜盲”的生理病理变化,说明跟病根源在肝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她的优秀事迹被列入《中华名医列传》、《中国名医大典》等著名典籍中   ·她在 20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美国 CONY医疗中心特约顾问   ·她研制的“祛毒济生丸”、“菌清通淋丸”解除了数以万计性病患者的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3.
汪涛 《健康生活》2008,(6):19-19
肝区疼痛,中医称“胁痛”。胁痛一证,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汉·张仲景提出了水饮停留于胁肋部引胁痛的病因机理和临床特点。朱丹溪《丹溪心法》说:“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  相似文献   

14.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中,最早描述西域山水的是《史记·大宛列传》。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描述过于疏略,但《汉书·西域传》以下却并无多少补充。唯《后汉书·西域传》和《魏略·西戎传》增加了地中海周围山水,《魏书·西域传》增加了若干葱岭以西的山水,如此而已。兹列出各传所载,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作一简注。 一 本节是《史记·大宛列传》所见西域山水,《汉书·西域传》以下各传中有关的记述也一同讨论。 一、南山和北山 1《史记·大宛列传》称:张骞首次西使归国,“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南山”指西域南…  相似文献   

15.
针灸、按摩、敷贴、药熨、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就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又是联系全身的径路,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经气,因而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也是经气的活动。《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故防治疾病的关健也在于“调气”。经气调和则经络就能发挥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宫能》篇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强调了“调气”要明确经络的重要性。针刺  相似文献   

16.
鳝鱼,也称“黄鳝”,“长鱼”、“黄(鱼旦)”、“(鱼旦)鱼”(《千金·食治》书所载),“(鱼单)(《淮南子·冥览》书所载),“(鱼旦)”(《山海经·北山经》书所载。鳝鱼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早在古书《随息居饮食谱》云:鳝鱼有“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临床上,有的疾病长期难愈,然而从肝论治,往往收到奇效。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属于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典型心身病。胃痛发生的原因很多,然而七情过激是其重要原因,因此胃痛从肝论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关情志过激引起的胃痛祖国医学有详细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血症论》说:“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小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疾病和医药的记载,到周代临床医学已开始分科,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政制度。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古代医院的形成、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我国古代医院的萌芽早在《周礼政要·考医》中已有:“博徵天下名医,以为太医院”等有关医院的早期论述。我国古代的医院,起源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初期。据《管子·入国篇》记载:“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蹩偏枯握递,不耐生者,上收而兼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之。”当时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在帮助齐桓公改革内政时,曾在京都造屋,设立多处收容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已出现这样的语句:“民亦劳止,讫可小康”(《诗·大雅·民劳》)。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小康”乃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那时,“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出自于宋《太平和剂局方》。方内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薄荷、柴胡、甘草等药组成。因其擅长于舒肝和中,调达气机而闻名于世。该方名中“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之中。《郑风·清人》有“河上乎逍遥”之句,古代“逍”本作“消”、“遥”本为“摇”,中医将该方冠以“逍遥散”命名是要取古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个当其分,戏荡往来于广远无极之中,闲暇放任不拘,悠然怡适自得,逍遥坦荡之意。中医理论认为,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有肝的生理特点与古人此等逍遥之意最为相近,肝脏“体阴而用阳,藏血而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