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的125Ⅰ标记及其标记物(125Ⅰ-rhEndo)的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Endo,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Ⅰ-rhEndo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0.5μg Iodogen 3次重复标记rhEndo的标记率可达84%,放射化学纯度(94.7±2.44)%.125Ⅰ-rhEndo抑制bFGF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未标记rhEndo相当,且能与其竞争结合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125Ⅰ-rhEndo 2 μ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45±0.12)h,T1/2β为(19.53±3.41)h,AUC为(484.57±137.99)ng·h·mL-1.结论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125Ⅰ标记不影响rhEndo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25Ⅰ-rhEndo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19 h.125Ⅰ-rhEndo标记为肿瘤的靶向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的~(125)I标记及其标记物(~(125)I-rhEndo)的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Endo,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I-rhEndo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0.5μg Iodogen3次重复标记rhEndo的标记率可达84%,放射化学纯度(94.7±2.44)%。~(125)I-rhEndo抑制bFGF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未标记rhEndo相当,且能与其竞争结合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125)I-rhEndo2μ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45±0.12)h,T1/2β为(19.53±3.41)h,AUC为(484.57±137.99)ng·h·mL-1。结论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125)I标记不影响rhEndo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25)I-rhEndo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19h。~(125)I-rhEndo标记为肿瘤的靶向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Kringle 5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显像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Iodogen法和直接法分别制备123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MTT比色法检测rhK5、125I-rhK5和99mTc-rhK5的活性.应用3p87程序分析125I-rhK5的药代动力学.制作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按3.7 MBq经尾静脉注射99mTc-rhK5,于不同时间点观察显像情况.按7.4 MBq经尾静脉注射131I-rhK,观察肿瘤生长及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设立单纯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的标记率分别为86%、84%、90%,放化纯度均>90%;活性检测发现,标记与未标记rhK5之间无显著差异;125I-rhK5经尾静脉单剂量给药后,选择二室模型拟合药-时曲线,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31±0.03)h,清除相半衰期(T1/2(β))为(14.48±0.7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36.58±34.60)ng·mL-1·h-1.注射99mTc-rhK5后1 h可见放射性浓聚,4 h显像更趋清晰,肿瘤部位呈"热区".与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131I-rhK5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瘤率为34.14%),且MVD和VE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核素标记rhK5进行肿瘤显像和治疗是可行的.rhK5体内应用每天注射1次即可,为体内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Kringle5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显像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Iodogen法和直接法分别制备125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MTT比色法检测rhK5、125I-rhK5和99mTc-rhK5的活性。应用3p87程序分析125I-rhK5的药代动力学。制作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按3.7MBq经尾静脉注射99mTc-rhK5,于不同时间点观察显像情况。按7.4MBq经尾静脉注射131I-rhK,观察肿瘤生长及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设立单纯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5I-rhK5、131I-rhK5和99mTc-rhK5的标记率分别为86%、84%、90%,放化纯度均>90%;活性检测发现,标记与未标记rhK5之间无显著差异;125I-rhK5经尾静脉单剂量给药后,选择二室模型拟合药-时曲线,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31±0.03)h,清除相半衰期(T1/2(β))为(14.48±0.7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36.58±34.60)ng·mL-1·h-1。注射99mTc-rhK5后1h可见放射性浓聚,4h显像更趋清晰,肿瘤部位呈"热区"。与rhK5蛋白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131I-rhK5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瘤率为34.14%),且MVD和VE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核素标记rhK5进行肿瘤显像和治疗是可行的。rhK5体内应用每天注射1次即可,为体内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5I-rch24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7只BABL/c小鼠,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法标记的抗体125I-rch24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尾根部取血,测定放射性计数,绘制血清除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①125I与CEA人鼠嵌合抗体rch24结合,采用纸层析法测定的标记率为95.5%±02%;②标记抗体的放射化学纯度至14天后为92.6%,35天后为89.3%;③经计算机模拟,为双指数曲线,标记抗体的血液分布、清除符合二房室模型。结论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标记抗体125I-rch24后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静脉注射适宜用于结肠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对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CTX 20mg/kg(用药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4d后,静脉注射BSO 200mg/kg.以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HPLC为检测手段,测定血浆中BSO的浓度.以3P8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SD大鼠静脉注射BSO 200mg/kg,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二室模型,T1/2α为27.4±5.3min, T1/2β为159.3±107.3min,CLs为11.8±2.3ml*min-1*kg-1,AUC为299.36±50.13μg*ml-1*h;SD大鼠在用CTX后,BSO在其体内动力学特征也是二室模型,T1/2α为25.2±2.2min,T1/2β为114.3±25.9min,CLs为13.8±3.8ml*min-1*kg-1,AUC为256.55±66.28μg*ml-1*h.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X不影响BSO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秦皮甲素经大鼠灌胃(ig)和腹腔注射(ip)给药( 100 mg/kg )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测定秦皮甲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秦皮甲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两种途径的药动学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关键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3.76±0.44) mg·h/L,(149.64±20.71) mg·h/L; Ke=(0.83±0.22)/h,(1.38±0.13)/h; Cmax=(2.63±0.60) mg/L,(164.37±16.94) mg/L; Tmax=(0.17±0.00) h,(0.17±0.00) h; T1/2 (ke) =(0.88±0.21) h,(0.51±0.05) h; MRT=(1.69±0.31) h,(0.99±0.06) h.结论 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给药代谢速度较高,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蒽环类衍生物HYY-014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5 mg/kg的HYY-014后,采用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中HYY-014及其代谢物HYY-M3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3.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采用统计矩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 HYY-014药代动力学参数 Cmax、T1/2、Vd、CL、AUC0-t、MRT0-t分别为(1628.6±618.6)μg/L、(24.4±3.6) h、(23.4±5.2) L/kg、(0.66±0.08) L/kg/h、(2219.5±276.9)μg/L ·h、(15.1±2.4) h;HYY-M3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分别为(2.2±0.6)μg/L、(103.1±13.7)μg/L·h。静脉注射该药后,很快向机体的各组织广泛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主要分布在脾、肾、肺、心脏、肝等组织,脑组织中浓度极低。结论静脉注射HYY-014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肺、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较高,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VEGF125-136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放射性核素99Tcm对VEGF125-136进行间接标记.测定6 只家兔静脉注射37 MBq 99Tcm-VEGF125-136后不同时间血浆中药物的放射性浓度,用DAS软件编制放射性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99Tcm-VEGF125-136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99Tcm-VEGF125-136在家兔体内的代谢符合三室模型,快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5.327±2.351) min,慢分布相半衰期(t1/2β)为(26.446±6.502) min,消除相半衰期(t1/2γ)为(304.41±216.811) min,转运速率常数K10、K12、K21 、K31 及K13分别为(0.047±0.034)、(40.65±68.54)、(0.111±0.058)、(0.111±0.058) min-1及(0.002±0.004) min-1,清除率(CL)为(4.00±1.00) ml/min.结论 VEGF125-136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且血液清除快而周边血管丰富的组织停留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苦参素胶囊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其在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苦参素胶囊600m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LC-MS),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用DAS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口服苦参素胶囊后其在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体内过程均符合药代动力学二室模型,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91±0.50),(0.99±0.42)h;T1/2(α)(1.40±1.17),(1.35±0.74)h;T1/2(β)(2.41±2.14),(2.15±1.51)h;tmax(2.30±0.89),(2.50±1.03)h;Cmax(396.78±67.86),(392.11±121.24)μg/L;V/F(8.94±13.42),(10.01±17.46)L/kg;AUC(0~12 h)(1 617.27±169.67),(1 723.08±531.65)μg/L.h-1;Cl/F(2.02±1.34),(2.30±1.69)L/h.kg-1。经统计学处理,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在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丙烯酰苯胺(M-1)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单次及多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后,采用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100 mg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血药达峰浓度为(9.84±2.41)ng/mL;达峰时间为(3.0±1.3)h;AUC为(80.58±10.49)ng.h/mL;消除半衰期为(6.5±1.4)h。多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血药达峰浓度为(14.08±1.79)ng/mL;达峰时间为(2.5±1.2)h;AUC为(82.20±12.17)ng.h/mL;消除半衰期为(8.3±1.6)h。结论:多次给药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AUC与tmax均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吡硫醇在低氧和常氧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低氧动物预处理后进行吡硫醇单次灌胃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快速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吡硫醇在常氧和低氧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_(0-t)(88.26±9.86)ng·h·mL~(-1)和(80.67±8.95)ng·h·mL~(-1);MRT_(0-t)(4.14±0.32)h和(3.67±0.26)h;t_(1/2)(3.72±1.82)h和(3.14±1.42)h;t_(max)(0.58±0.20)h和(0.67±0.26)h;C_(max)(30.12±2.36)ng/mL和(20.05±1.31)ng/mL。与常氧状态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相比,低氧状态下吡硫醇在大鼠体内的C_(max)和MRT_(0-t)有显著性降低,而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影响药物在大鼠体内达峰浓度,进而可影响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5(K5)用于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以Iodogen法制备125Ⅰ-rhK5和125Ⅰ-rhK5,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125Ⅰ-rhK5和131Ⅰ-rhK5的标记率为86%和84%,放化纯度为96%和95%.竞争结合实验表明,rhK5标记后其生物活性没有改变;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12 h肿瘤肌肉组织比可达4.94±0.89;131Ⅰ-rhK5肿瘤显像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随时间逐渐增加,3 h可见肿瘤清晰显影.结论Iodogen法制备125Ⅰ-rhK5和131Ⅰ-rhK5纯度高、稳定性好.131Ⅰ-rhK5可进行肿瘤的显像,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单剂量口服给药3个剂量的A771726,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A771726(3、6、12mg/kg)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h)3.91±3.43、5.63±2.07、6.73±1.67;T1/2Ke(h)17.45±10.79、9.68±4.65、7.63±1.39;AUC(0~tn)(mg/L.h-1)163.83±17.88、447.88±148.60、843.72±175.41;Cmax(mg/L)7.05±1.17、24.00±1.87、39.93±3.90;Tmax(h)8.00±0.00、6.67±2.06、8.00±0.00;MRT(0~tn)(h)19.87±4.25、19.54±1.11、19.29±2.47。结论单剂量口服A7717263个剂量组的药物代谢均成线性关系,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 (CTX)对丁硫氨酸亚砜胺 (BSO)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CTX 2 0mg/kg(用药组 )或生理盐水 (对照组 ) 4d后 ,静脉注射BSO 2 0 0mg/kg。以邻 -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HPLC为检测手段 ,测定血浆中BSO的浓度。以 3P8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SD大鼠静脉注射BSO 2 0 0mg/kg ,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为二室模型 ,T1/2α为 2 7.4±5 .3min ,T1/2 β为 15 9.3± 10 7.3min ,CLs 为 11.8± 2 .3ml·min-1·kg-1,AUC为 2 99.36± 5 0 .13μg·ml-1·h ;SD大鼠在用CTX后 ,BSO在其体内动力学特征也是二室模型 ,T1/2α为 2 5 .2± 2 .2min ,T1/2 β为 114 .3± 2 5 .9min ,CLs 为 13.8± 3.8ml·min-1·kg-1,AUC为 2 5 6 .5 5± 6 6 .2 8μg·ml-1·h。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X不影响BSO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单次皮下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组织分布.方法 用同位素示踪法,碘标记PEG-rhIL-6,采用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和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125 I-PEG-rhIL-6皮下注射大鼠后不同时同的血药浓度,组织分布以及排泄.结果 3、20和40μg/kg 3个剂量的125 I-PEG-rhIL-6皮下注射大鼠后,吸收半衰期(tl/2 Ka)分别为10.44、11.25和11.37 h;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20.47、21.53和19.77 h,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20.51、21.96和21.30 h;PEG-rhIL-6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主要在血液;PEG-rhIL-6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结论 PEG-rhIL-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学过程基本符合线性药动学特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房室模型.经PEG修饰的rhIL-6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患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0例慢性肝病患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后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 (5%葡萄糖力注射液稀释到25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用3p97软件拟合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软件比较慢性肝病患者与文献中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异甘草酸镁在慢性肝损伤患者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表现为一级消除的二房室模型,单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100 mg 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26.67±4.55)mg/L、t1/2α为(1.51±0.37)h、t1/2β为(27.60±7.82)h、Vd为(3.58±0.54)L、CLs为(0.19±0.04)L/h、AUC0-t为(460.8±77.9)mg·L-1·h-1,经t检验,与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轻度慢性肝病患者体内消除半衰期约为27 h,有利于临床每天一次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10例慢性肝病患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后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 (5%葡萄糖力注射液稀释到25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用3p97软件拟合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软件比较慢性肝病患者与文献中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异甘草酸镁在慢性肝损伤患者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表现为一级消除的二房室模型,单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100 mg 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26.67±4.55)mg/L、t1/2α为(1.51±0.37)h、t1/2β为(27.60±7.82)h、Vd为(3.58±0.54)L、CLs为(0.19±0.04)L/h、AUC0-t为(460.8±77.9)mg·L-1·h-1,经t检验,与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轻度慢性肝病患者体内消除半衰期约为27 h,有利于临床每天一次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 (r Sak)在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静注r Sak 10 0、30 0与90 0 μg·kg-1,采用生物免疫发色底物法和牛奶板溶圈法测定活性 ,以单抗测定含量。结果 r Sak静注后 ,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测定活性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79± 0 .76 )、(1.99± 0 .6 0 )及(2 .2 2± 1.0 1)min ;T1/2 β分别为 (2 0 .2 4± 11.15 )、(2 5 .32± 9.2 6 )及 (2 6 .45± 11.6 4)min ;AUC0 T 分别为(182 .88± 6 4.0 7)、(376 .2 6± 71.14)及 (1311.4± 36 9.4)HI·min·mL-1;测定含量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5 8± 0 .86 )、(1.2 2± 0 .5 7)及 (1.49± 0 .47)min ;T1/2 β分别为 (16 .5 8± 6 .75 )、(12 .94± 3.13)及 (15 .5 4± 3.88)min ;AUC0 T分别为 (2 .0 5± 0 .75 )、(5 .6 5± 2 .5 3)及 (13.18± 5 .43) μg·min·mL-1。结论 r Sak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经方差检验 ,各剂量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巴马香猪多次灌胃洛伐他汀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巴马香猪多次灌胃洛伐他汀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 5头雄性巴马香猪,连续7 d清晨空腹灌胃洛伐他汀2.4 ms/(kg·d),采用RP-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后,并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巴马香猪连续灌胃洛伐他汀2.4 mg/(kg·d),给药第4,5,6天的谷浓度低于检测下限.第1天和第7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3.02±0.24),(2.87±0.26)h;Cmax分别为(11.04±0.67),(12.95±0.87)ng/ml;T1/2α分别为(2.79±0.15),(2.13±0.21)h;T1/2β分别为(2.93±0.27),(3.45±0.75)h;AUC分别为(94.57±14.23),(109.53±13.29)ng·h/ml;CL/F分别为(0.025±0.007),(0.022±0.005)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巴马香猪多次灌胃洛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点不改变,连续给药无蓄积,与洛伐他汀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相近,提示巴马香猪可作为洛伐他汀药代研究的良好模型,同时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动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