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凋亡相关基因PNAS-2参与硫化砷抗APL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NAS-2在硫化砷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NB4细胞在10mg/L硫化砷作用前后的基因表达改变,RT-PCR方法验证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和检测白血病原代细胞中PNAS-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mg/L硫化砷作用后的NB4细胞中,PNAS-2基因表达特异性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类似变化在K562和U937细胞中未见;10mg/L硫化砷作用后2例M2患者的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例M4患者原代细胞该基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 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 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四硫化四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在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DNA微矩阵技术检测四硫化四砷作用前后NB4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合成相应的引物,用RT-PCR方法检测口服四硫化四砷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缓解前后外周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的表达,分析四硫化四砷诱导早幼粒细胞凋亡的途径.结果:通过基因微矩阵技术分析发现,四硫化四砷作用NB4细胞有差异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包括编码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基因(Apaf1),比值为2.910;编码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比值为0.420.RT-PCR检测口服四硫化四砷APL患者缓解前后外周血Apaf1比值2.33,caspase-9比值3.21,PNAS-2比值0.99.结论: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细胞凋亡效应主要涉及两个基因表达的改变: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1)基因的表达上调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表达的下调.APL患者PNAS-2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改变,可能与使用其他药物的影响有关.Apaf1和caspase-9表达相应的增高提示,四硫化四砷诱导APL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以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为主的活化途径,而不是通过死亡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1994年起,我所率先应用口服四硫化四砷和三硫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患者,迄今已达100多例,5年存活率90%以上[1].硫化砷对APL患者的治疗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正如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一样,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也是多环节的,硫化砷对NB4细胞的效应也不例外.传统的研究方法仅仅从一个基因、一个蛋白入手研究砷剂对细胞的作用,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比较单一,很难对砷作用于细胞的机制全面了解.基因微矩阵技术的引入,可以多参数同时研究大量基因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差异表达,更深入、全面了解硫化砷对NB4细胞的作用机制[2,3].为此,我们以三硫化二砷为代表,通过基因微矩阵技术检测其对NB4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对该药作用于NB4细胞后基因的表达谱改变进行分析,寻找硫化砷对NB4细胞效应的多个"分子靶点",阐明三硫化二砷对NB4细胞效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思宇  刘陕西  张梅  李信民 《医学争鸣》2002,23(6):F002-F002
目的 研究雄黄作用后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寻找雄 黄作用的靶基因. 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预处理细胞前 后,以1024D芯片研究雄黄作用前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结 果 雄黄(355 μg·L-1砷)作用4 h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3条,其中2条表达增加,11条表达降低;放线菌酮抑制试验筛选出 差异基因4条,其中1条表达增加,3条表达下调,与前次芯片结果上下调趋势一致、程度相似. 结论 细胞信号传递蛋白类基因U51903和Z22533, DNA结合转录和 转录因子相关基因AF036613,代谢类基因X66435等可能是雄黄作用于APL细胞的靶基因.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凋亡信号转导通路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抗白血病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 μmol/L),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观察NB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NB4细胞凋亡指标AnnexinⅤ/propidium iodide变化;PCR芯片研究NB4细胞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对NB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均P<0.01),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24、48、72 h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45.75%、92.91%、96.46%,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0.25%、64.34%、87.38%.与对照组相比,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48 h组中NF-κB通路有5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47个基因表达下调、9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s2O3对NB4细胞PTTG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As2O3对NB4细胞PTTG和c-myc的表达的影响。结果0.5、1.0、2.0μmo1/L的As2O3作用NB4细胞24、48h后PTTG基因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与未加As2O3的NB4细胞对照组比较P<0.05。c-myc基因的表达强度亦逐渐减弱,与未加As2O3干预的NB4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PTTG和c-myc在NB4细胞中也有高表达,提示PTTG和c-myc的高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s2O3能有效地下调NB4细胞PTTG和c-myc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K562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K562经硫化砷作用前后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到这些基因在经硫化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翻译,细胞周期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共11条,其中7条表达上调,4条表达下调,结论:周期素E2,周期素G2可能参与硫化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RNA干扰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表达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已构建的靶向抑制PNAS-2的干扰组质粒和对照组质粒分别转染U937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芯片技术比较两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出现G2/M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芯片结果分析发现,有29条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其中上调25条(cyclinA、cyclinE及相关调节因子p53蛋白等),下调4条.CyelinB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 RNA干扰抑制PNAS-2表达后,U937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可能与细胞周期素A、p53蛋白表达上调,而细胞周期素B表达不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