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泪囊按摩无效的140例(150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加压泪道冲洗1次,无效后即行泪道探通治疗,常规探通次数不超过3次。平均随访9月,观察分析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50眼中共治愈146眼(97.33%),其中加压泪道冲洗治愈18眼(12.00%),泪道探通治愈128眼(96.97%)。患儿年龄6月以内的治愈率为100%,随年龄增长治愈率呈下降趋势,1岁以后,治愈率仅为86.36%。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应尽早为宜。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治疗法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方法:154例189只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分为1~6个月、7~12个月、〉12个月3组观察。治疗方法是按摩、冲洗及探通泪道。〈1个月泪道按摩、泪道冲洗,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1个月者行泪道探通术。结果:〈6个月治愈率100%,随年龄增长成功率逐渐降低。随访6个月,探通病例均无复发。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好,且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4.
梁鸿刚 《右江医学》2009,37(4):469-470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新生儿的6%,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我院眼科门诊自2002年2月至2005年7月,共治疗1285例新生儿泪囊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鸿刚 《柳州医学》2009,22(3):146-147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新生儿的6%,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我院眼科门诊自2002年2月至2005年7月,共治疗1285例新生儿泪囊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的眼病,患儿出生后有溢泪现象,压泪囊可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如治疗不当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感染等后果。收集我科1997年10月~2006年10月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儿60例,在冲洗出其泪囊内脓液后泪道探通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先桃 《中原医刊》2006,33(15):57-57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方法分三步进行:①冲洗泪道,并将泪囊分泌物送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②药敏报告后,行泪道探通术,出针后,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冲洗泪道;③2~3d后重复冲洗泪道,确保通畅。结果一次探通率86.99%,总治愈率98.27%。结论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安全可靠,术后使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冲洗,更是大大提高了该手术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何真 《广东医学》2002,23(4):414-414
目的 分析新生儿泪囊炎各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各方法选择的进机。方法 对219例(307眼)13d至8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19例(307眼)中141例(198眼)经加压按摩法治愈,占64.7%;41例(65眼)行泪道冲洗法治愈,占21.2%;37例(44眼)行泪道探通法治愈,占12.1%;未愈7例,占3.2%。结论 保守治疗为首选,患儿月龄1个月以上可行泪道冲洗,2个月以上可行探通,新生儿泪道探通自制探针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冲洗──探通──冲洗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16眼获成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192例(216眼)患儿,其中男126例(137眼),女性66例(89眼),双眼患儿26例,年龄在21天~ 11个月。 1.2方法:婴儿平卧于治疗床上,由家属固定患儿四肢,一助手双掌固定患儿头部。0. 5% Dicaine表麻两次,用锥形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用吸有含庆大霉素1万单位,地塞米松1mg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套上可作冲洗探通两用的专用空心泪道探针(6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76例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泪道探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中,仅2例失败,余74例均获治愈.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方法简单,疗程短,治愈率高.术后随访3个月,无一例粘连复发.泪道探通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覃玉抓  黄宇萍 《广西医学》2011,33(7):926-92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37例(40眼),行鼻内窥镜下鼻腔内泪囊造口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0眼中治愈32眼,好转6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5.0%,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及颜面部无疤痕等优点,疗效确切,是慢性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间歇及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间隙蓝光的优势。方法:病房住院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照射4h/次,2次/d,中间间断4h;对照组:连续照射16h,1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96h采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腹泻、吃奶减少、体温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脱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能更安全治疗新生儿黄疸,同时避免了对患儿体温波动、生理节奏、生活环境的长时间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头孢噻肟钠每日100~150mg/kg加入0.1%NS10ml分2次静脉注射,根据病情应用7~14天。结果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率为87.6%。结论头孢噻肟钠抗茵谱广,抗菌活性强,对机体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黄国日 《医学综述》2012,18(3):380-38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因胎儿型红细胞裂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应予以高度重视。从目前治疗现状来看,换血疗法具有快速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等,减少核黄疸发生的优点,故仍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现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肺不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产OLYPUS BFXP40型纤维支气管镜(外径2.8mm,内径1.2mm)对2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不张、疑胎粪吸入综合征及乳汁吸入后引起的肺不张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支气管灌洗治疗,术后进行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查。结果 24例肺不张患儿顺利完成32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15例肺炎肺不张患儿术中表现支气管内膜炎,气管支气管气道分泌物多或黏液栓阻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10例,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后1周复查胸片均恢复正常,6例术前怀疑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在纤支镜直视下给予支气管肺灌洗均有黄绿色黏液及黄色胎粪颗粒状物吸出,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2h胸片恢复正常。3例乳汁吸入性肺炎吸出较多乳汁及白色黏液样分泌物经1次支气管肺泡灌洗后24h复查胸片肺不张均消失。本组的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低氧血症,灌洗后发热及声音嘶哑。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新生儿肺不张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价值,是一项安全而重要的检查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B两组各25例,对照组24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B组给予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7、第10天后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A、B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均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磷酸肌酸钠较1,6-二磷酸果糖疗效更快,可相对缩短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17.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有科学理论依据安全高效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方法,使HIE预后得以改善.方法将8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纳络酮(NX)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孕产情况和临床表现方面相似(P>0.05).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X能促进HIE的恢复,对减少HIE后遗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雪迎 《河北医学》2005,11(5):450-452
目的:探讨立止血局部和全身同时给药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25例新生儿经鼻饲管注入0.5ku立止血,同时静推立止血0.5ku,根据出血情况每日各1~2次,连用1~3d,对照组加用止血敏125mg,10%GS30ml每日静点1次,连用3~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15/23),两组比较p<0.01。结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艳  郑意楠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80-2481,2483
目的观察单纯蓝光、蓝光联合茵栀黄、蓝光联合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黄疸新生儿424例,随机分为蓝光(A组)、蓝光联合茵栀黄(B组)、蓝光联合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C组),观察3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B组和C组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8.8±3.1)d、(6.6±2.6)d、(4.3±2.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80,P<0.01);其中B组和C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黄疸消退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经皮胆红素水平较A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经皮胆红素水平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加强蓝光治疗的退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