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72例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用美他多辛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AST、GGT、TBIL等生化指标,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G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他多辛和异甘草酸镁联用疗效优于单用美他多辛。  相似文献   

2.
管丽红 《当代医学》2013,(33):26-27
目的:分析研究酒精性肝硬化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普罗宁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普罗宁钠给予治疗,对照组单一采用硫普罗宁钠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种患者的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A(总胆汁酸)以及GGT(γ-谷氨酰转肽酶)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以后,实验组的GGT/TBA、ALT、AST比对照组要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普罗宁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病人9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基础治疗(肌苷、维生素B1、维生素C),治疗组58例,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谷胱甘肽1.2g,川芎嗪80mg,二者均静脉滴注,qd×4周,观察患者症状,ALT、AST、GGT、TBIL等项目,判断药物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2.5%,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ALT、AST、GGT、TBIL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转氨酶升高患者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葡醛内酯片的疗效与分析。方法:选取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转氨酶升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和葡醛内酯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LT、AST、TBIL、γ-G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组的ALT、AST、TBIL、γ-GT水平均低于葡醛内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葡醛内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物致转氨酶升高患者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相较于葡醛内酯片可更好地改善ALT、AST、TBIL、γ-G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6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PA、GG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GGT明显降低(P0.05),AST降低也显著(P0.05),PA明显升高(P0.05),4周后ALT、AST、TBIL、和PA的复常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对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可快速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药物肝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药物性肝病疗效的治疗,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防治疗效。方法 将47例行伽玛刀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给予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类及护肝片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疗程4周。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对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防治疗效显著,伽玛刀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组ALT、AST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TB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上升明显(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减轻伽玛刀对肝功能的损害,有明显护肝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双环醇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双环醇加复方丹参滴丸口服,2组均连续用药1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组总胆红素及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住院及门诊患者82例,随机分治疗和对照两组,各41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类及氨基酸等药物治疗,并严格禁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63.4%,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显效疗程10.6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6天,P〈0.01。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LT、AST、GGT、TG、TC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ALT、AST、GGT、TG、TC复常率分别为95.1%、90.2%、85.4%、82.9%和80.5%,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酒精性肝炎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STB、ALT、AST、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3%(P〈0.01),且治疗组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TNF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TNF(肿瘤坏死因子)值的变化,验证其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对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酒灌胃)和治疗组(白酒灌胃2周后同时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0周后放免法检测血清TNF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TN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血清TNF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防治大鼠的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和维生素E,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反应好转时间、硬肿开始消退时间、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较优。结论:复方丹参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细胞色素P450Ⅱ E1-基因多态性在酒精性肝病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 P45 0 E1的基因型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PCR- RFLP分析方法对 1 0 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 ,1 5 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 ,2 5例酗酒无肝病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 CYP45 0 E1多态性分析。结果 :CYP45 0 El分成 A型为 C1基因野生纯和子 ,B型为( C1 /C2 )基因的杂合子 ,C型为 C2基因的突变型纯合子。酒精性肝病中 A、B、C型分别 3%、93%、4%;酗酒无肝病组 A型为 1 0 0 %;非酒精性肝病中 A、B型分别 74%、2 6%;健康志愿者 A、B型分别 72 %、2 8%。酒精性肝病与酗酒无肝病组、非酒精性肝病及健康志愿者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乙肝引起肝癌与酒精相关性肝癌的 A型明显减少 ,而 B型则明显增多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2基因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及与酒精性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清脂肝三联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穴位组 30例用清脂肝三联针穴位注射 ;对照组 2 0例不使用清脂肝三联针穴位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脂康胶囊、益肝灵片、维生素E等治疗。结果 :2组患者经过 4个月治疗后 ,穴位组治愈率、有效率及血清AST、AL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组患者血清TC治疗后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清TG治疗后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采用清脂肝三联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明显优于单用祛脂保肝等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93-9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外,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之外,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82%,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AST、TBIL、GG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LT、AST、TBIL、GG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左凯  孔丽  李凯述 《中原医刊》2011,(23):32-3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铗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7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应用肌苷注射液、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1d。治疗组93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给予抗黏附药物丹参、蛇毒对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s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c裸鼠 2 4只 ,用保脾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A组 ) ,丹参 0 .7ml/只 (B组 )、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C组 )、丹参 0 .7ml和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D组 )。 5周时处死小鼠 ,观察原位移植瘤生长情况、肝转移情况 ,计数各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 ,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测定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采用秩和检验、sICAM 1的含量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各组均有脾内原位移植瘤生长 ,生理盐水组、丹参加蛇毒组各有 5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5 / 6 )、丹参、蛇毒组各有 4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4/ 6 )。对照组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均高于丹参组 (P <0 .0 1)、蛇毒组 (P <0 .0 1)及丹参加蛇毒组 (P <0 .0 1)。结论 抗黏附药物可降低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 ,抗黏附治疗可能是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友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58-115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降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效果良好,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