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n=30)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4周,治疗组(n=30)采用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4周。在治疗前1天和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分别进行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分、Fugl-Meyer(FMA)患侧上肢功能评分和手部水肿分级评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7.7%(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上肢FMA评分和患侧手部水肿评分均有改善(P<0.05),并且,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 (P<0.05)。结论:采用中药药酒涂擦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症状,患者疗效明显,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关节松动术配合中药熏洗与传统康复方法对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中风后致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及8周后评价2组减轻疼痛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与功能恢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止痛与恢复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熏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熏洗,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治疗前、后采用两组VAS评分对比才用t检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VAS评分比较,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减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熏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结合中药泡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7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37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7%,可见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敷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热敷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药穴位热敷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泡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1%、76.5%,2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中西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中药组除给予以上治疗外,加用中药薰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药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疼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药熏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利  汪建英  陶英 《西部医学》2011,23(9):1724-1725,172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Brunn strom分级测定法评定上下肢和手的功能,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中药熏洗组41例,对照组只给予肢体功能锻炼,中药熏洗组给以肢体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肢体偏瘫,经干预后患者肢体功能状况明显改善,中药熏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对急性脑卒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6,(5):543-545
目的探讨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SH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积分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辛散通络为法的麻桂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内服外洗麻桂通络汤,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两组同时配合常规针刺及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疼痛目测比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及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VAS评分,减轻疼痛症状,提高BI、FMA评分,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辛散通络为法的麻桂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针灸四科,并满足相关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及针灸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联合局部半导体激光治疗,20 min/次,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 治疗前后2组疼痛感、肿胀情况以及肢体运动能力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的疼痛感、水肿情况,并且使得肢体的运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普通针刺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72%,结论:治疗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确切,早期介入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作业治疗中强化以感觉刺激为导向的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软瘫期及痉挛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作业治疗中强化运用Brunnstrom技术、Bobath技术、Rood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通技术等易化技术,尤其强化应用其中的感觉刺激成分,通过口令、刷擦、轻拍、按压、挤压、牵伸、冷水、温水、抗阻、控住等措施刺激视听觉、浅感觉、本体感觉、复合感觉等多感觉通路,治疗12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上肢部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进行评分,采用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ary, FAQ)对2组患者出院半年时工具性ADL能力进行评分;采用Brunnstrom分期对2组患者治疗12周部分分离运动期及分离运动期所占比率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6周、12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较明显的效果,治疗组运动能力和ADL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2组治疗12周运动能力和ADL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6周(均P<0.01)。出院半年时工具性ADL能力,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达Brunnstrom 4期及以上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表明在康复训练中强化感觉刺激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结论 在作业治疗中运用易化技术尤其强化易化技术中的感觉刺激成分,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进程,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体针缪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缪刺法,均连续治疗4w。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肩痛、手部疼痛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肩痛、手部疼痛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积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缪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病变上肢的活动、疼痛、协调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配合中频电疗,疗程均4周。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FMA)法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结果共有80例完成了试验(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疼痛、水肿、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0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给予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早期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功能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适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经过1个月的肩关节保护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8例(60.0%),有效9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显效10例(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同时配合针刺、功能电刺激能从根本上降低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络宁配合中药泡洗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糖络宁,同时配合中药泡洗治疗;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甲钴胺)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症状评分量表(TSS)及密西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神经症状积分、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2组TSS、MDNS积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的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糖络宁加中药泡洗可明显提高DPN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卒中后HS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PNF技术治疗.两组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MA评分、BI评分均提高,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可改善卒中后HSP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