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化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12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EST+LC)。结果微创化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避免了阴性探查,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创伤小,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4.
胆道外科的微创技术包括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等的临床应用,使得胆管结石的治疗更为直接和高效,创伤更为减小。目前胆管结石的治疗呈现出内镜和手术结合、多镜种联合运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内镜和腹腔镜在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优点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52-45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先行逆行胆管造影及EST,均成功取石,取石成功率100%(38/38)。38例患者经EST成功取石后均行LC,其中顺利完成LC 34例,3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1例因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改开腹胆总管探查。LC完成率89.5%(34/38)。完成EST+LC的患者术后平均(7±3.4)d出院,术后无出血、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EST后LC的时机可增加LC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术式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从2001年至2004年11月辽阳市中心医院采用腹腔镜、胆道镜等技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8例。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②LC后从胆囊管至胆总管弧形切口或从扩张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取石。③LC后行小切口胆道探查术。结果:18例均成功。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病例,结合术者腹腔镜、胆道镜操作水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外观好、无瘢痕及牵拉、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式(EST)40例,1例中转开腹,LC术后行ERCP及EST4例,LC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1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EST联合LC和LC术中行LCBDE为两种主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均首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之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效果。结果两镜联合取石成功率为96%,随访7~20个月,未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和胆管炎发生。结论 ERCP+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靠方法,患者恢复快,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及T管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无胆漏,3例术后T管造影有胆道残留结石,用胆道镜取尽。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有传统开放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技术以及药物溶石等多种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迅猛发展,经皮肾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腔内微创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术前评估及降低术后残石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运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medical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 system)进行三维重建,仿真手术过程评估手术预案可行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实际手术过程:最后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综合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可视化技术应用价值。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大致位置、个数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和狭窄情况。仿真手术接近实际操作。患者仿真手术结果显示结石无残留,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利用MI-3DVS系统可有效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真正实现了手术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输尿管镜取石法、经皮微创输尿管镜取石法2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输尿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无石率均达到100%,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法、经皮微创肾输尿管镜取石法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上疗效相当,但其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功能射频治疗仪(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8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自凝刀手术治疗。结果应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治愈率100%,治疗时间8~30min,术中出血0.5~5mL;术后随访瘤蒂根部无1例出血,凝固肌瘤明显缩小,不再增长;〈3cm的肌瘤可完全消失,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超声无创监视下从人体自然腔道将射频电磁波通过自凝刀介入到病变部位,使局部组织产生高热效应,直至凝固变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而且不改变子宫和卵巢的血液灌注,对子宫、卵巢和垂体的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共用此方法治疗了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在提高定位精确度提前下,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使死残率降低。结论:科学的技巧性的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是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老年患者和非老年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情况,特别是外科手术和微创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老年患者继发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策略和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普通外科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住院患者,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有诊疗相关数据。分组分析不同年龄(70岁上下)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措施分布情况及治疗效果,分组分析不同年龄(70岁上下)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纳入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2例,患者年龄25~93岁。≥70岁患者281例,占45.2%,非手术治疗114例,EST或ENBD治疗11例(4%),手术治疗156例(55.5%)。<70岁患者341例,占54.8%,非手术治疗132例,EST或ENBD2例(0.58%);接受手术患者207例(60.7%)。更多≥70岁老年患者伴发多种全身性疾病,更多老年患者接受了内镜引流或取石治疗。≥70岁手术患者中腹腔镜手术109例(69.9%),中转开腹手术18例,完成LCBDE手术91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OCBDE)47例。<70岁手术患者中腹腔镜手术138例(66.7%),中转开腹手术3例,完成LCBDE135例,OCBDE手术69例。老年和非老年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腔镜中转开腹率,可能与老年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的比例明显增加有关。老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花费增高。微创手术并发症,主要是全身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增高。老年患者病死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年龄是影响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特别是伴发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患者,治疗效果差,手术风险高,住院时间长,住院花费高。更多老年患者伴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和腹部手术病史,可能会影响选择治疗方式的选择。更多的老年患者选择了内镜治疗的方法,采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微创手术治疗时,应当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注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小儿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且高复发性疾病。为患儿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方案是治疗的首要目的。临床上常见的有传统开放手术取石、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碎石术、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输尿管软镜取石、药物溶石等治疗手段。目前小儿尿路结石的内镜微创外科治疗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内镜微创技术因碎石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微创内镜新技术将不断完善更新,进一步领跑小儿肾结石治疗前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颅内血肿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清除术组60例和保守治疗组63例,保守治疗组给予保守内科治疗方式,微创清除术组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肿部分清除,其中微创清除术组患者的血肿清除65%以上,所占比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好转(P<0.05),微创清除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保守治疗组[(13.6±7.7)vs(19.9±7.6)]分(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按照疗效标准,微创清除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50/60),也优于保守治疗组的61.90%(39/63)(P<0.0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微创清除术组患者的预后有效率为86.67%,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临床疗效稳定,对于颅内的适度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在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方法:改剑突下孔(B孔)横行切口为纵行。不必将纤维胆道镜列为必备器械。常规胆道取石钳及取石网蓝可直接进入胆道取石,必要时探子经B孔进入胆道下段扩张Odd i括约肌,其余方法与常规相同。结果:43例中1例疑探子"穿破"胆道下段而中转开腹,经查无误后T管引流。2例术后出现胆漏,经引流5d治愈。平均住院7d。4周后造影拔管。42例均无残石。结论:微创措施进行胆道探查,减少了胆道的创伤,缩短了病人恢复时间[1,2],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57例经微创手术治疗和同期65例开腹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取石成功率96.5%,开腹治疗组为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1—7.912,P〈0.01),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较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