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器官免疫耐受是维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理想境界.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案主要有:建立混合嵌合体;应用阻断共刺激通路的抗体;删除T细胞[1].其中建立嵌合体是诱导器官免疫耐受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嵌合体的概念、种类、建立嵌合体的方法及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理,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建立器官免疫耐受是维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理想境界。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案主要有:建立混合嵌合体;应用阻断共刺激通路的抗体;删除T细胞[1]。其中建立嵌合体是诱导器官免疫耐受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嵌合体的概念、种类、建立嵌合体的方法及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理,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修饰的供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对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效果,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在皮肤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供体DC以humanIL-10基因修饰后,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受体体内,一周后行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根据实验分组观察受体移植皮肤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修饰DC组、hIL-10修饰DC组大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分别为(6.86±1.34)d、(7.57±2.45)d、(13.71±4.04)d,经统计学处理,未修饰DC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hIL-10修饰DC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L-10修饰的供体DC预处理受体,可明显延长移植皮肤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建立器官免疫耐受是维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理想境界.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案主要有:建立混合嵌合体;应用阻断共刺激通路的抗体;删除T细胞[1].其中建立嵌合体是诱导器官免疫耐受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嵌合体的概念、种类、建立嵌合体的方法及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理,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10的特性及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方法检索并分析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IL-10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IL-10对移植器官早期发生的亚临床的急性排斥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进 《广西医学》2005,27(10):1595-1598
随着器官移植免疫学、供受体HLA配型等研究的深入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应用,多种器官移植相继获得成功并已成为这些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后需长期乃至终生应用免疫抑制剂,除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将造成明显的感染和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且迄今对慢性移植排斥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解决这些难题最终的理想措施是诱导受体建立针对供体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以下将从T细胞免疫耐受诱导和维持的机制对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4例小肠移植患者应用部分免疫耐受方案的初步经验.方法 小肠移植术中给予CD52单克隆抗体(Campath 1H)30 mg及甲泼尼龙2 g.术后单用低剂量普乐可复维持,不使用激素.术后前3个月普乐可复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第4个月开始,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减低至5-10μg/L,术后第7个月,减低至5 μg/L左右.结果 4例患者中2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另2例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1例术后2个月余,均在顺利康复中.在术后0~3个月2例患者发生移植肠黏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排斥反应3次,术后3~6个月2例患者发生IND级至1级排斥反应共3次,术后7~12个月1例患者发生中度(2级)排斥反应1次.排斥反应经治疗均成功缓解.移植肠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2~3周彻底摆脱静脉营养,依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态.结论 小肠移植术后应用Campath 1H诱导,单用低剂量普乐可复、无激素维持的部分免疫抑制方案,能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肠功能良好,能尽早摆脱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重点阐述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机制、诱导方案及标记物,对临床免疫耐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L-10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供体Wistar大鼠和18只受体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有6只Wistar大鼠和SD大鼠。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CsA;Ⅲ组:Wistar→SD小肠移植 rrIL-10。术后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mRNA。结果:Ⅰ组术后3 d出现排斥反应,第7 d时最重;Ⅱ组术后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Ⅲ组术后5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术后7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2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术后升高,较Ⅰ组升高程度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林梁  焦剑  胡明道  陈鹏 《医学综述》2014,(22):4033-4036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主要手段,但移植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虽可有效抑制急慢性免疫排斥的发生,但仍存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系统在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识别由许多不同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启动,其中最主要的是Toll样蛋白受体(TLRs)。TLRs是一组具有重要免疫活性的跨膜蛋白,其可诱导免疫耐受,也可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在器官移植的不同时期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吕向微  李芳  王立明 《医学综述》2013,19(3):433-436
肝移植患者术后虽然使用免疫抑制剂,但也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肝功能下降、移植物损伤等不良预后,是早期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移植后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主要由Th2细胞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体内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单核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的表达、阻断巨噬细胞作用等功能,下调一系列免疫反应。由于对免疫耐受的重要作用,在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预测、诊断以及治疗方面,IL-10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是最有研究前景和价值的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妊娠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生理过程,母一胎界面正常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是妊娠成功与否的关键。母体胎盘、激素水平、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等在母一胎免疫耐受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此外,吲哚胺2,3-双加氧酶作为一种分解代谢酶,其自身的表达调控及其与多种免疫因子、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在妊娠免疫耐受中也发挥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是具有广泛调节生物学功能的因子。近些年来TGF-β在器官移植排斥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其在抑制心脏移植、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器官排斥反应方面有较多报道,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限制T细胞分化、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而在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中起到免疫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对TGF-β对心脏、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在移植中起到免疫抑制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认为TGF-β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免疫应答、细胞外基质再生的因子,具有正性和负性调节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且参与多种细胞生物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儿童哮喘、结核病、肺炎支原体肺炎、呼吸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中,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从而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目前已成功研制了重组IL-10肽病毒样颗粒疫苗,通过提高体内外IL-10的生物活性来治疗IL-10不足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在器官移植中诱导移植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为体内专职抗原提呈的细胞,能激活T细胞,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已受到广泛关注。文中综述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耐受的研究进展,初步探索树突状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建立移植耐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质器官移植术后血浆中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的检测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24例实质器官移植受者,用免疫组化法监测HCMV抗原血症。然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8、IL-10及IL-4的水平。结果 HCMV抗原阳性组IL-18的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IL-10及IL-4的水平低于阴性组(均P<0.05)。结论 血浆IL-18的水平可作为预测移植患者HCMV感染的一个有效指标,IL-10及IL-4的水平则可作为患者HCMV感染后体内免疫抑制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稳定、发生排异反应、感染、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检测肾功能稳定者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环孢菌素A(CsA)剂量、排异次数时血清IL-10水平,以探讨IL-10在肾移植受者门诊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随机对127例门诊肾移植术后随访者血清IL-10水平进行检测。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肾功能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排异组、CAN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稳定组中CsA用量每千克体质量2 mg组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4 mg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中移植术后无排异者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1次排异和多次排异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0水平可部分反映移植患者的免疫状态,对肾移植受者门诊随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