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肿瘤是一种基因病.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基因调控和多步骤发展的过程,不仅涉及到肿瘤细胞与宿主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还涉及到一系列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如一些转移促进基因的激活,一些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或表达下调.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功能的丧失是肿瘤细胞由非转移表型向转移表型发展过程的重要事件.KAI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因它首先发现于前列腺癌细胞,所以被称为前列腺癌转移抑制基因,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在人体其它肿瘤中随后得到了广泛证实.本文就KAI1基因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马宝杰  牛远杰 《医学综述》2014,(13):2363-2366
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发生异常表观遗传学改变,这些畸变促进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肿瘤抑制基因沉默和致癌反转录病毒激活等。因此,表观遗传修饰为前列腺癌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前列腺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启动子甲基化是普遍存在的,组蛋白修饰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结果预测有关。并且,由去甲基化剂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引起的肿瘤抑制基因激活,可能是一个晚期疾病患者潜在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是PP2C家族成员。Wip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可协同其他癌基因及致癌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抑制DNA损伤应答、抑制INK4a/ARF信号通路及调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等方面阐述Wip1基因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指出Wip1基因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涉及的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分析Wip1基因在肿瘤细胞化疗耐药、放疗抵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重要的癌症致死原因,其发病与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本综述了前列腺癌的形成抑制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结构特点、抑制机理及基因表达异常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抑癌基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发生率居高不下,但肿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能明确,因此深入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内质网相关的降解蛋白-1(Derlin-1)是内质网膜上的跨膜蛋白,参与错误折叠蛋白的逆向转运,在内质网相关降解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Derlin-1在正常细胞很少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Derlin-1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浸润及转移等过程,Derlin-1过表达能减少肿瘤细胞的凋亡及自噬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因素的参与,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在肿瘤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的异常高表达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耐药、复发及转移的作用。GRP78又称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是一个定位于内质网上的分子伴侣。抑制GRP78的表达水平或将GRP78的启动子连接自杀基因可以用于肿瘤的治  相似文献   

7.
何雄斌  崔明 《医学综述》2008,14(14):2118-2121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对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就BRMS1的基因结构、蛋白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用机制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是男性的内分泌器官,多种激素的调节异常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支持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尽管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仍未阐明,体外和动物实验已表明代谢综合征可通过细胞内类固醇和脂肪生成等适应性机制促进肿瘤增殖、细胞有丝分裂、远处转移和耐药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睾酮、瘦素和脂联素等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促进前列腺癌的侵袭。一些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可预防或改善预后进一步提示代谢综合征可能与前列腺癌相关。未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寻找特定的通路作为靶点进行治疗以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转移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已知,肿瘤的转移涉及到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环境及基因变化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正向作用的肿瘤转移基因及反向作用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基因(即中拼音抗癌kang ai的缩写)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就对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相关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COX-2表达不仅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抑制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促进微血管的形成,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恶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肿瘤发病的机制中,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钙黏蛋白在恶性肿瘤中与EMT、DNA甲基化有关。本文叙述了COX-2、EGFR和E-钙黏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作用及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1.
陈靖 《医学综述》2011,17(3):368-370
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已深入到肿瘤细胞的分子水平,和大多数肿瘤发展一样,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的过程。在前列腺癌发展的过程中,基因分子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染色体畸变的发生起主导作用,原癌基因的形成和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基因的影响。现就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相关基因分子的变化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段晓燕  陈平  冷雪芹 《医学综述》2014,(13):2375-2377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基因的调控,端粒酶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它的激活能解决染色体复制缩短的问题,它的过度表达能使细胞永生化并直接导致肿瘤的形成。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的抑癌基因,参与细胞生长调控、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发生及肿瘤转移的调节。PT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所以对端粒酶和PTEN的一些相关性研究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不同转移潜能的人前列腺癌细胞转移模型,并比较其结果。方法 利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单克隆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通过外科原位移植技术植入BALB/c-nu/nu雄性裸小鼠,建立人前列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模型;并观察比较两细胞株转移模型的原位成瘤率、自发转移率、两细胞株形态学特征和转移抑制基因CD44s的表达。结果 人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株裸鼠原位种植后原位成瘤率100%,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100%,低转移细胞株裸鼠原位种植后原位成瘤率100%,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40%,两者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低转移细胞株形态学特征亦不同。CD44s蛋白在人前列腺癌高转移性单克隆细胞株PC3-H中的表达强度低于低转移性单克隆细胞株PC3-L。结论 遗传背景相似的人前列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原位移植转移模型为研究人前列腺癌转移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挖掘并验证前列腺癌转移的关键枢纽基因。方法 对前列腺癌全基因组芯片GSE6919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R语言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在 TCGA 公共数据中分析基因表达量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和验证针对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HNRNPA2B1的小分子干扰片段,通过MTT、流式细胞术、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验证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生长、凋亡、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PCA分析显示癌转移组和原位及癌旁组明显分开聚类,基因表达差异显著。WGCNA分析得到与癌转移组密切相关的模块,与干细胞分化、氨基酸代谢及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进一步筛选得到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6个枢纽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有表达差异,且与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NRNPA2B1小分子干扰成功;干扰片段转染PC3及LNCap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诱导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其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 发现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 6个枢纽基因,为前列腺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胡碧清 《医学综述》2011,17(16):2448-2450
CD56是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种,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是一组密切相关的唾液酸糖蛋白,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CD56与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关系密切,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目前较多应用在小细胞癌、肺癌、甲状腺肿瘤、前列腺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造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抗肿瘤的研究中。现就CD56在上述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等方面作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50年中乳腺癌发病率急速上升,乳腺癌已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其发病原理是由多种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异常表达所致.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异常在乳腺癌中常见,PTEN基因失活与乳腺癌的发病机理,浸润、转移,恶性转化及无限制生长及临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运用灵敏的诊断方法和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对临床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至关重要。近年来,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倍受关注。前列腺癌相关的酶或蛋白以及相关激素受体的作用在前列腺癌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孙飞  曹余光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69-171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最多的一类蛋白质。Bc1-2基因不能改变细胞的增殖能力,而是通过抑制多种形式细胞的凋亡,延长细胞寿命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人们对调控凋亡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与前列腺细胞凋亡及其基因控制有关。本文就近年来Bcl-2基因的抗凋亡机制及其与BPH的关系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Maspi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在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与其它抑癌基因的联合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Maspi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HOXB7基因的过表达表达谱数据,探索HOXB7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方法 主通过对HOXB7基因过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对比空载对照组中表达具有差异的基因,进行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富集分析,富集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与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表达具有差异的转求因子结合位点,对具有此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具有的共表达特性,并对这些共表达基因对应的蛋白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调控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结果转录因子NKX3-1结合位点在HOXB7过表达的上调差异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区域富集程度较高,且其本身为上调的差异基因,推测其可能在部分上调基因中具有调控作用。而NKX3-1基因与具有其转录因自结合位点的14个基因存在着共表达关系,且这14个基因所主导的细胞信号子网络主要参与肿瘤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细胞间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等与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HOXB7基因可能通过调控NKX3-1基因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