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内酰胺抗生素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通的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1],而细菌耐药性最常见的机制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2],这些酶的种类非常多,并且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压力下经常发生变异,导致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类的发展[3]。其TEM及SHV基因发生变异的例子,主要发生在E.coli和K.peneumoniae中,特别是在医院偶发或爆发感染的产ESBLs菌株,结果造成了治疗费用的增加及住院时间的延长。为弄清细菌耐药机制,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给医院的治疗提供更好指导,本文就近年来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2.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低毒、高效、副作用较小 ,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其耐药。细菌对其耐药主要涉及以下途径 :1改变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蛋白酶分子结构以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 ;2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 ,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胞内 ;3产生水解酶使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 ,这是细菌对其耐药的重要原因 [1 ] 。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已产生能水解第 3代头孢菌素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 ,且其流行愈来愈严重 ,甚至在某些医院某些地区发生暴发流行。现对 ESBL的分类、流… 相似文献
4.
5.
作为20世纪医学十大进步之一,青霉素的应用开启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时代.但在其应用不久,即出现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现象[1].50年代通过结构改造获得的青霉素衍生物(如甲氧西林)暂时保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但不久即出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1964年,Holt等[3]人报道细菌耐药现象与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βla)有关,随后Sabath等[4]人发现βla可以水解许多青霉素衍生物,进而揭示βla介导的耐药机制.进入80年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出现[5]表现出对βla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其应用的十几年时间内,先后出现多种破坏其结构的βla[6]. 相似文献
6.
7.
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β-内酰胺酶(MBL)是一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泛水解作用的酶,产此酶的细菌可对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产生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MBL是近年来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MBL可分为天然来源的MBL和获得性MBL,前者已广泛存在于临床的罕见菌中,如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属、嗜水气单 相似文献
8.
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质粒或者转座子上,并以基因盒的形式存在于整合子中,可在不同细菌间传递,导致耐药性水平播散。金属酶能水解除单环类以外的包括碳青霉烯在内的一大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文就金属酶的起源、分类、分子结构特点、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mpC酶均很稳定,在临床上特别适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然而,由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与日俱增,迫使碳青霉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结果导致临床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也不断增加。在已知的几种耐药机制中,由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的水解作用引起的耐药性更广泛、后果更严重。根据Ambler分类法,MBL属B类β-内酰胺酶,与传统的β-内酰胺酶不同,其活性中心为金属离子(主要为Zn^2+)。MBL均可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一、二、三、四代)、碳青霉烯类等绝大多数β-内酰胺抗生素,其活性可被离子螯合物EDTA、菲咯啉或巯基类化合物所抑制,但不能被常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相似文献
10.
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质粒介导,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环类抗生素并产生耐药。大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由广谱β-内酰胺酶TEM-1和SHV-1突变而来,此外还有CTX-M族、OXA族以及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家族的类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β-内酰胺酶的分类、ESBLs的特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耐亚胺培南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IMP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并建立金属β-内酰胺酶IMP基因的PCR方法。方法: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2-巯基丙酸络合金属离子的纸片扩散法来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金属酶IMP基因。结果:27株耐亚胺培南细菌金属酶表型共检出产金属酶菌株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株、嗜麦芽窄食单稳菌1株;7株表型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扩增阳性,其他扩增均阴性。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金属酶IMP基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检测氨苄西林耐药性,头孢硝噻酚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TEM型和ROB-1型基因采用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法。结果检出62株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其中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中58株检出TEM-1型基因,占96.7%,1株检出ROB-1型基因,占1.7%,1株未检出基因型。结论产TEM-1型β-内酰胺酶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耐药机制,但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的出现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新一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致使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se,ESBLs)。该类酶由质粒介导,可在同一种属和不同种属酰胺酶菌之间转移播散,造成院内感染爆发流行,为感染控制和治疗带来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1983年德国首次发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的臭鼻克雷伯菌,在这之后的短短20余年,产ESBL细菌的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特别是在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ESBL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氧亚氨基β-内酰胺抗生素,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等)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了200余种ESBL。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ESBL可分为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和其他型共5种类型,其中TEM型80种、SHV型48种、CTX-M型43种、OXA型18种, 相似文献
16.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不断增加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综述介绍了β内酰胺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治疗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携带的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该菌的多重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该菌中发现整合子可以携带很多耐药基因如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携带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IMP、VIM、SPM和GIM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特异性的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检测试验菌的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54.1%,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46.4%、39.3%,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很低,对三代头孢的敏感率均低于20%;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7株扩增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占12.6%,包括TEM 16株,占7.4%,SHV 4株,占1.9%,CTX-M-1 4株,占1.9%,OXAⅡ3株,占1.4%,经测序分型分别为TEM-1型、SHV-1型、OXA-21型、CTX-M-15型和CTX-M-22型,未检测到VEB、GES、CTX-M-2、CTX-M-8、CTX-M-9、TLA、IBC、OXA-10、OXAⅠ、OXAⅢ、OXAⅣ、OXAⅤ等基因。129株扩增到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占60.0%,其中ADC阳性82株,占38.1%,DHA、EBC、ACC、CIT基因阳性株分别为35株(占16.3%)、8株(占3.7%)、3株(占1.4%)和1株(占0.5%),未检测到MOX、FOX、CARB基因;215株菌株中检出OXA-23阳性98株,占45.6%。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其携带TEM、ADC、DHA、OXA-23等多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9.
对72 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其中42 株检测了β-内酰胺酶及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和质粒中的情况,并探讨了绿脓杆菌总DNA中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与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显示, 绿脓杆菌有普遍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在42 株绿脓杆菌中有34 株产β-内酰胺酶, 阳性率80.95% , 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中的检出亦有普遍性和多重性的特点, 42 株菌总DNA 中检出PSE-1、TEM-1、SHV-2、OXA-1、OXA-2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2~4种不等, 其中有17 株菌分离到质粒(17/42), 这17株菌的质粒均检出1~2 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不等。从酶基因的类型看,染色体介导的以PSE-1型为主,质粒介导的以TEM-1 型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关系有3 种情况: (1) 与一种特定的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2) 与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3) 与β-内酰胺酶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2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同济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产ESBLs细菌,通过基因扩增、序列分析技术研究ESBLs基因型.结果 49株产ESBLs细菌中,以CTX-M-14(n=33)亚型最常见,其它亚型包括CTX-M-3(n=3)、CTX-M-9(n=1)、CTX-M-12(n=1)、CTX-M-15(n=1)、CTX-M-24(n=1)、SHV-5a(n=1),1株细菌同时产CTX-M-3、CTX-M-14两种CTX-M型ESBLs;4株表型确证试验阳性细菌未能分型.结论 同济医院ESBLs基因型以CTX-M酶为主,CTX-M-14亚型最常见,亦存在SHV-5a,CTX-M-12、15中国少见亚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