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佑翠  张友娥 《当代医学》2014,(23):147-14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其合理利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因他汀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36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36例不良反应中,3例服用氟伐他汀、17例服用辛伐他汀、5例服用洛伐他汀、9例服用阿伐他汀、2例服用辛伐他汀后死亡。结论虽然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用量及与其他汀类药物的配伍,确保用药安全,以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92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具体表现、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种类及其作用、联合用药类型。结果:92例患者中,肌肉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8.04%,其次是肝毒性为21.74%;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是辛伐他汀片为48.6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钙片为26.32%;联合用药中,与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联用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为41.30%,其次是降脂药为21.74%。结论:他汀类药物,特别是辛伐他汀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降压、降脂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连用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合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两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3月间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的含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处方共1811张。记录了这些处方的正文,统计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各自的单用和合并用药处方数;这二种药物的合并用药处方中含有CYP3A4底物或抑制剂的处方数。结果在辛伐他汀合并用药处方中,与CYP3A4底物和抑制剂合用的处方分别占45.5%、5.4%;在阿托伐他汀合并用药处方中,与CYP3A4底物和抑制剂合用的处方分别占46.3%、5.8%。涉及的CYP3A4底物和抑制剂分别有17种、9种。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应引起重视,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乐岚  刘建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66-1168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0岁患者47例(52.8%),≥60岁患者42例(472%).81例患者于服用他汀类药物3个月内发生不良反应,占91.0%.其中单一用药的有32例,占36.0%,合并用药的57例,占64.0%.以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为55.1% (49/89),其次分别为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4.5%(4/89);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附件等.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他汀类药物用药指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确保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药物出现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致肌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8例患者均有肌肉酸痛,其中5例肌酸激酶( CK)升高。2例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3例为肌炎,3例为较轻肌痛。引起肌病的药物主要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1例为阿托伐他汀联用非诺贝特引起横纹肌溶解症,1例为氟伐他汀引起肌痛。2例横纹肌溶解病人合并多种疾病及多种合并用药。结论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多的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要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采用他汀类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常见种类、临床表现及引发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等情况。结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肌肉毒性,有20例(33.33%);其次为肝毒性,有14例(23.33%)。引发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为辛伐他汀,有27例(45.00%);其次为阿托伐他汀,有17例(28.33%);引发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联用药物种类为降压药或抗心肌药,有20例(33.33%);其次为降脂药,有12例(20.00%)。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不当可引发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类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药物出现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致肌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 8例患者均有肌肉酸痛,其中5例肌酸激酶(CK)升高.2例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3例为肌炎,3例为较轻肌痛.引起肌病的药物主要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1例为阿托伐他汀联用非诺贝特引起横纹肌溶解症,1例为氟伐他汀引起肌痛.2例横纹肌溶解病人合并多种疾病及多种合并用药. 结论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多的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要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对比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对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0例与辛伐他汀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疗效92.50%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治疗总疗效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瑞舒伐听他汀疗效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率更低,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系统复习近5年辛伐他汀与肌不良反应文献的基础上,报道1例辛伐他汀服用者并发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并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指出他汀服用者,多种肌病危险因素的叠加是肌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西药与植物药或中成药的合用,都存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水平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导致他汀类血药浓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减少不必要的合并用药,采用合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剂量,以提高用药安全性.服用中成药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阿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而阿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患者分别予以阿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阿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0.0%、16.7%,比对照组的40.0%均明显偏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而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钙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结论他汀类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阿托伐他汀为关键词搜索的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报告80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0例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P<0.05);年龄>60岁者所占比例为81.25%;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为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30 d内。结论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针对高危患者给予严密监控,积极预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拜阿斯匹林、阿托伐他汀合用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拜阿斯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合用,对照组拜阿司匹林与非他汀类药物合用,治疗后一年内观察两组患者脑梗复发率以及平均再发时间。结果两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7.50%,对照组复发率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再发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拜阿斯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明显降低脑梗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不适、肌肉毒性、肝毒性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他汀类药物(P0.05);抗心肌药、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降压等药物联合应用,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肌肉毒性、肝毒性,因此,临床在为患者实施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机体素质、治疗情况等,为患者合理制定他汀类降脂药物的用药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谢伟乾 《广西医学》2012,34(1):94-96
目的 统计分析含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门诊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含他汀类药物的处方5 592张,对合并用药中含有影响他汀类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592张处方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5 471张、阿托伐他汀102张、普伐他汀19张.联合应用的CYP3A4底物共有11种,CYP3A4抑制药共有6种,他汀类药物与有代谢性相互作用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共2 310张.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避免与抑制他汀类药物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合用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患者68例,将其分为两组(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均34例,单独用药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组单独给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合用治疗。用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脑梗再发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联合用药组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26.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合用预防脑梗再发,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脑梗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2—2009年国内外医学期刊中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有:横纹肌溶解症、肝毒性、肾毒性、咽炎、头痛、流感样症状及其他。结论 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可从把握剂量、做各项检查(如检测肌酸激酶水平、检查肝功能)、牢记禁忌症等方面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的联合用药情况,提高调血脂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开具的调血脂药联合用药药方进行收集统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西药房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共开具调血脂药联合用药药方42张,主要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为主,其中出现不合理联合用药2张,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联合辛伐他汀1张及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1张。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联合用药主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治疗与预防作用中是否对血糖有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未曾服用过他汀类降脂药的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辛伐他汀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60例,进行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脂对比。结果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相当,但是服用辛伐他汀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药物存在降脂外的治疗作用,辛伐他汀存在罹患糖尿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最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1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3组:治疗组39例、对照A组39例、对照B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对照B组采用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两药合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