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近 8年在我院就诊的 32例输卵管复通术后不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提高复孕率进行了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年龄 2 7~ 35岁 ,复通术距就诊时间为 2~ 8年 ,其间夫妻一直同居 ;复通术原因子女夭折 2 8例 ,再婚 4例 ;月经规则 2 9例 ,3例月经紊乱 ,其中 2例在术前即已出现。1 2 复通术式 输卵管显微复通术 8例 ,直视复通术 2 4例 ;端 端吻合 2 9例 ,输卵管远端造口 3例。1 3 术后输卵管早期通液 术后 7天内通液 13例 ,为 4 0 63% ,其余病例于术后第 1次月经后通液( 5例 )或从未通液 ( 14例 )。1 4 …  相似文献   

2.
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移忠  蒙俊  曾定元 《华夏医学》2007,20(6):1423-1426
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症的30%~50%,困扰着很多不孕育龄妇女,目前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法较多,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的输卵管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有较高的复通成功率、受孕率。  相似文献   

3.
女性不孕与输卵管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约占我国不孕总数的20%~38%[1]。而输卵管本身疾病游离不固定,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准确找出输卵管所致不孕的根本病因,才能针对性的制订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两年未受孕者称不孕症。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病因,约占妇女不孕症的30%-50%,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院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4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影响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育龄期输卵管堵塞性不孕者85例,分析与归纳、总结影响输卵管堵塞性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有意义的风险因素着重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年龄>38岁和具有盆腔感染疾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峡部炎症、功能异常、月经异常、辐射史者构成比均高于年龄≤38岁构成比和无上述疾病及无辐射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38岁、具有盆腔感染疾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峡部炎症、功能异常、月经异常、辐射史是影响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的高危风险因素。结论:影响本地区输卵管堵塞不孕者输卵管通畅度相关因素与文献报道相比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与本地区加强高危人群监测、早期进行高危风险因素防控不无关系,值得完善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双侧输卵管复通术治疗因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继发的不孕,使因结扎而不通的输卵管复通而达到再孕,并分析术后再孕和不孕相关因素.方法 对持有准予改扎证明(计生部门批准)的患者,我们采用在连硬麻下行双侧输卵管复通术,即端端吻合,使其复通而再孕;在原结扎瘢痕局部,剪开浆膜,游离输卵管,剪去瘢痕,再输卵管两断端通水证实通畅后再行端端吻合,缝合浆膜.结果 10多年共手术625例,随访500例,术后随访24个月了解妊娠情况,总的妊娠率为90.2%.结论 术后妊娠与输卵管有无炎症关系最大,输卵管慢中串炎症妊娠率最低,同时与年龄、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精神等因素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万佳  杨德强 《四川医学》2002,23(5):478-478
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 ,输卵管近端阻塞约占15 %~ 2 5 % ,其中合并有输卵管远端阻塞及盆腔粘连的又占 4 9.3% ,为了全面诊治这一部分患者 ,我们于1999年 1月开始采用放射介入输卵管复通术结合电视腹腔镜治疗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在成都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门诊作 HSG检查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阻塞 ,同时腹腔镜检查盆腔有粘连的82例不孕患者 ,疑有生殖器结核的患者不列入此治疗组。患者年龄 2 2~ 38岁 ,平均 2 7± 1.5 6岁 ,其中 15例为经产妇 ,77例为原发不孕。患者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8.
自然受孕必须要有正常的输卵管功能,包括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及其上皮细胞纤毛的推动,输卵管也必须通畅.多项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在女性不育中,输卵管因素约占40%.近年来,输卵管性不育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子宫腔内操作,如多次人工流产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进行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进行粘连分离、整形及复通,并随访.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率100%(28/28),复通术后妊娠率92.9%(26/28).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率75%(24/30),术后妊娠率65.6%(21/32),其中伞端成形术复通率83.3%(20/24),妊娠率75%(18/24),输卵管开口复通率50%(4/8),术后妊娠率37.5%(3/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肯定,术后复通率及妊娠率均较普通术式显著提高,但病例选择要适当,术中保证输卵管充足的血液供应及防止手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外敷加输卵管通液术联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通过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不通,通而不畅共86例。根据梗阻程度,随机分成治疗组,即口服中药、外敷加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并比较二组的妊娠率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妊娠率为53.85%,好转30.77%,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妊娠率3235%,好转2941%,总有效率61.76%。结论 中药口服、外敷加输卵管通液术,比单纯输卵管通液术疗效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1年12月7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分离、输卵管整形、造口术、异位病灶电灼术等,利用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内膜及输卵管开口,在直视下行输卵管插管。术后随访受孕情况。结果术中诊断输卵管周围炎33例;输卵管卵巢周围炎30例;输卵管积水15例;其中50例是由盆腔炎所致,28例由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术后受孕率:输卵管和卵巢周围炎为42.9%(27/63);输卵管积水为20%(3/1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患者既能明确病因同时又能治疗,手术安全,输卵管复通率高,术后妊娠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病变情况及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同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病变率为72.7%,其中宫腔粘连最常见;继发不孕组宫腔病变发生率高于原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插管通液后输卵管阻塞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在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韩焕梅 《河北医学》2013,19(1):66-69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腹、盆腔内各部位情况进行探查,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选择采取不同手术,包括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伞部扩张术、输卵管周围粘连松解术等。观察患者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通过电话随访跟踪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71.11%显著高于手术前输卵管的通畅率41.11,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有显著改善,并在18个月时达到了54.44%;虽然继发性不孕9-12个月的宫内妊娠率31.25%和45.83%分别大于原发性不孕的26.19%和40.4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具有切口小、视野良好、手术精度高、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提高宫内妊娠率的优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超声晶氧声像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晶氧声像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对38例不孕症妇女使用3%超声晶氧进行宫腔注射,在B超下观察晶氧液体在子宫、输卵管内流动情况。结果:38例不孕症妇女中,23例双侧输卵管通畅、7例单侧通畅、5例双侧阻塞、2例单侧缺如、1例不明确。结论:采用晶氧液进行子宫输卵管显像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 6 3例女性不孕症进行了腹腔镜检查 ,并对其中的 5 5例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结果 :6 0 .3 % (38 6 3)为输卵管因素 ,而输卵管因素中因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病变高达 94.7% (36 38)。其他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HSG与输卵管腹腔镜检比较的总符合率为 71.2 1% (47 6 6 ) ,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术前提高 99.6 7% (6 1.1 30 .6 % )。结论 :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难度大 ,手术费用较高。HSG操作简便 ,价格便宜 ,可做为腹腔镜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6.
王巧荣 《河北医学》2014,(3):398-40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与输卵管通畅情况、手术治疗后妊娠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214例,根据RASF评分进行分期,对各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检查结果与术后治疗后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中度、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较高(P<0.05),输卵管通畅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SF分期相关( P<0.05)。中重度子宫内膜Ⅲ、Ⅳ期术后妊娠率相比轻度子宫内膜异位Ⅰ、Ⅱ期患者显著提高( P<0.05)。术后妊娠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SF分期相关( 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程度较轻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中重度患者,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导致的不孕与输卵管通畅存在相关性,而Ⅰ、Ⅱ期不孕与输卵管通畅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疏通治疗结果,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价值。方法将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4组,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将输卵管阻塞分为4型:近端阻塞型(A型),中远端阻塞型(B型),输卵管积水型(C型),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伞端闭锁型(D型)。4组通过妇科内窥镜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并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比较4组患者术后的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4组疏通后1年内A组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再阻率最低;B、C组次之;C组妊娠率最低,输卵管妊娠、再阻率最高。结论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的间质、峡部所致阻塞的患者,通过妇科内窥镜疏通术后,其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再阻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威力恒VLH-H妇科不孕症治疗仪配合暖宫贴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输卵管阻塞不通的情况分成阻塞(40例)及通而不畅(80例)两组,通而不畅患者根据输卵管阻塞程度的情况再分成轻度及重度两个亚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术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输卵管通畅情况及输卵管通畅后一年内受孕情况。结果经治疗转为输卵管通畅者97例,经治疗转为通而不畅者8例(其中1例为异位妊娠,住院后予保守治疗),不通者15例,总有效率约87.5%,治愈率约8.3%。结论通过威力恒VLH-H妇科不孕症治疗仪配合暖宫贴对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患者进行输卵管疏通,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王敏  王问非 《黑龙江医学》2006,30(8):581-582
目的比较不孕症患者中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方法选择我院140例患者共270条输卵管行HSG和腹腔镜检查。结果HSG与腹腔镜检查结果相符的为145条输卵管,符合率53.70%;输卵管伞端阻塞和间质部阻塞两种检查结果相近,两组比较正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输卵管通畅者,腹腔镜的诊断正确性高于HSG(P<0.01)。结论腹腔镜能直视盆腔内病变,在输卵管性不孕中有重要的作用,HSG可了解宫腔及输卵管内腔情况,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但对于HSG示输卵管通畅者,3~6个月未孕者应及时行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不通不孕症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宫腔镜通液治疗,联合组采取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两个月对患者的输卵管行通液检查,检查通液情况。术后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联合组分别为(35.96±23.75﹚ mL、(61.93±16.29)min、(7.29±1.62)d;对照组分别为(55.12±25.67﹚mL、(75.12±15.56)min、(9.83±1.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输卵管通畅人数为46例,宫内妊娠人数为43例、未妊娠人数为7例,总治愈率为92%;对照组患者输卵管通畅人数为35例,宫内妊娠人数为31例、未妊娠人数为19例,总治愈率为70%,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术后损伤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