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3)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酶谱及细胞免疫影响。方法将9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黄芪组及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及干扰素治疗,黄芪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黄芪组患者在CK-MB、cTnI及LDH 3个指标上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黄芪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6%,黄芪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8):2384-238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 16 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8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 ,每日 1次 ,4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酶谱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和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性指标及血清心肌酶谱,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8例患儿随机分成 2组 ,均常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静滴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静滴 ,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8%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的疗效。方法:VM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黄芪注射液0.5g/kg,静滴,1次/d,连用2-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79.07%),好转6例(13.95%),无效3例(6.98%),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23例(53.49%),好转8例(18.60%),无效12例(27.91%),总有效率72.0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χ^2=6.65 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VM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感染性心肌疾病的二个亚类,主要是病毒对心肌产生直接损伤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或间质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本病在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郭跃成$湖南省石门县中医院!415300黄芪注射液;;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1] 赵祥文.临床儿科急诊手册,第1版[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4-264.
[2]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第1版[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758-759.
[3] 刘志一.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1(5):312-313.
[4] 黄兆铨,秦南屏,叶 武,等.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28-328.
[5] 张兴权.黄芪抗流感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8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左卡尼汀,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和左卡尼汀,观察疗效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前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者采用香丹针联合黄芪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与对照组比较,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纽(P〈0.01)。结论: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休息、抗感染、营养心肌、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效.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易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而伴发多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和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使其应用受限,而非药物治疗由于对身体的侵袭和高额的医疗费用常使人们退而采取保守治疗.传统医学治疗本病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辨病分型辨证、兼顾搜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比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8月期间因脑梗塞后抑郁症入院的患者64例,按计划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予以黄芪注射液(观察组)和脑蛋白水解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HAMD评分、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8.1%明显高于对照组43.8%,治疗后HAMD评分(16.1±4.3)明显低于对照组(25.2±4.0),SDS评分(51.7±3.6)明显低于对照组(59.9±4.1),总不良反应15.7%明显低于对照组31.3%.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于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明显,HAMD评分和SDS评分下降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西医常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水平和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7%,对照组总有效率4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症状,CK-MB、AST、LDH含量水平及LVEF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增强心脏功能,降低CK-MB、AST、LDH含量,改善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揭示了黄芪注射液多次给药对雷替曲塞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影响。12只SD大鼠分为多剂量组和对照组,多剂量组每天早晨8点尾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连续给药7 d。第8天早注射黄芪注射5 min后,注射雷替曲塞溶液;对照组前7天不做处理,第8天与多剂量组同时注射雷替曲塞溶液。分别于大鼠雷替曲塞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处理后经HPLC进样分析,并计算药动学参数。从大鼠血浆药时曲线中可以看出,多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浓度均较低,AUC和t1/2均值分别由56 080 μg·min·L-1和15.07 min减小到35 834 μg·min·L-1和8.95 min,CL则由0.51 mL·h-1提高至0.83 mL·h-1,推测黄芪注射液多次给药后可影响大鼠对雷替曲塞的糖代谢和肾排泄功能,进而使其药动学行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RVE)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6例R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2组均治疗5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6、TNF-?、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和CKM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22.35±4.21)ng/ml比(30.24±6.07)ng/ml, t=2.395]、IL-6[(31.26±6.14)ng/ml 比(43.72±8.22)ng/ml,t=2.347]、TNF-?[(35.62±6.24)ng/ml 比(49.18±8.72)ng/ml,t=2.421]水平,以及血清 LDH[(135.16±31.25)U/L 比(174.08±40.22)U/L,t=2.373]、CK[(37.82±7.39)U/L 比(50.21±11.16)U/L , t=2.385]、CKMB[(90.14±11.63)U/L 比(113.22±18.35)U/L , t=2.39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69/73)、对照组为83.6%(61/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P=0.047)。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可降低RVE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针治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147例的AE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加强抗感染、解痘平喘,化痰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大剂量黄芪针(5%GS100ml+黄芪针50ml,静滴,2次/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状况、呼吸机使用天数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呼吸机使用平均时间为(31±6)h明显短于观察组的(36±8)h,治疗组ICU内平均住院时间为(5±2)明显适于观察组的(7±4),且治疗组的撤机成功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针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状况并明显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ICU内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辨证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攻补兼施的作用。结论:在常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有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