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目的探索在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过程中C/EBPβ(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β)的表达。方法用TanⅡA干预NB4和MR2细胞120 h,通过形态学和膜表面标志检测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情况明确TanⅡA对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效应;0,0.1,1和10 mg/L TanⅡA干预NB4和MR2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C/EBPβ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确定C/EBPβ与TanⅡA浓度的关系;通过膜表面标志检测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情况明确TanⅡA浓度与NB4和MR2细胞分化间的关系。结果 TanⅡA能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P<0.05);TanⅡA能从RNA和蛋白水平诱导C/EBPβ表达升高并与浓度成正相关(P<0.05);TanⅡA能通过非剂量依赖的模式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其引起最大分化效果的浓度为1 mg/L。结论 TanⅡA能有效促进NB4和MR2细胞分化;TanⅡA通过上调C/EBPβ的表达发挥分化效应;TanⅡA最强作用浓度为1 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EBPβ参与高盐饮食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APP/PS1-ND组、APP/PS1-HSD组、APP/PS1/C/EBPβ+/--ND组、APP/PS1/C/EBPβ+/--HSD组、APP/PS1/C/EBPβ-HDO-ND组、APP/PS1/C/EBPβ-HDO-HSD组,每组各15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或高盐饮食,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NOR)、关联条件恐惧、暗示条件恐惧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脑区C/EBPβ mRNA水平,特定酶活试剂盒检测C/EBPβ活性。结果:APP/PS1-HSD组小鼠在NOR的T2实验中的区分指数与APP/PS1-ND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PS1-HSD组小鼠在NOR的T3实验中的区分指数、关联条件恐惧实验的僵直时间百分比以及暗示条件恐惧实验的僵直时间百分比均明显低于APP/PS1-ND组(P均<0.01)。APP/PS1/C/EBPβ+/--ND组与APP/PS1/C/EBPβ+/--HSD组小鼠在NOR的T2和T3实验中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C/EBPα是转录因子C/EBP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组织细胞增殖的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一些类型的肿瘤中C/EBPα作为抑癌基因而导致细胞分化紊乱和细胞周期停滞。该文对C/EBPα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探讨h ADSCs生长特性及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和贴壁筛选联合培养方法,从人腹部吸脂术所抽取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鉴定所分离细胞;利用三联诱导法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并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原代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为形态相对均一的梭形细胞,呈平行排列生长,生长曲线呈"s"型分布,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44、CD49d高表达,而CD34、CD106则呈阴性。三联诱导法成功诱导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诱导7d后镜下可见脂滴的出现,12d后最为显著,油红O染色脂滴着红色。结论 h ADSCs经过体外扩增及成脂诱导成功分化为脂肪细胞,可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EBPβ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系的选择。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技术分别检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C/EBPβ的表达及相应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同龄对照相比,C/EBPβ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相对于正常组织,病变组织结构紊乱,核脱失。免疫荧光结果提示C/EBPβ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如人横纹肌肉瘤细胞中呈现细胞质、细胞核均一性表达。结论 C/EBPβ的低表达可能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相关,病变组织细胞核可能已经失去功能,可能存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在软骨损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其相比,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更多优势,例如取材方便患者更易接受、可安全活检不损伤嗅觉.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3作用下的成软骨诱导效果差异.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转...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个方向分化,建立稳定可靠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方法可为该细胞用于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保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的适宜诱导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股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汇合后,利用含有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地塞米松、胰岛素及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与结论: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3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定向分化成脂肪细胞。②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地塞米松诱导的条件下,采取间断诱导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③实验中用5×10-4mol/L IBMX,2×10-4mol/L吲哚美辛,10-4mol/L地塞米松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效果较好。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含0.1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mg/L胰岛素、0.1mmol/L吲哚美辛、1μmol/L地塞米松、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分化诱导液定向诱导可获得较好的成脂分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属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是最有前途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目的:探讨定向诱导分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 方法:无菌抽取日本大耳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成脂诱导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培养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苏丹Ⅳ染色、Von Kossa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比较细胞成脂和成骨率。以正常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7 d成脂诱导后细胞浆开始出现小脂滴、细胞无序,培养21 d后细胞浆内形成高折光性的脂滴。苏丹Ⅳ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克隆中心的细胞浆内存在大量的颗粒状红色脂滴,对照组仅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7 d成骨诱导后细胞逐渐汇合成铺路石状,并且形成多个结节;培养14 d后能够看见褐色点状矿化结节中心;培养21 d后形成小片状矿化结节。成骨诱导实验组成骨率为40%,成脂率为20%,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率为5%,成脂率为5%)。结果提示在适当的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一部分转化为脂肪细胞,另一部转化为骨细胞,并且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即分化的脂肪细胞多,骨细胞则少;反之分化的脂肪细胞少,骨细胞则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Wnt7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分离和培养人BMSCs,使用lipo2000在BMSCs中转染干扰Wnt7a和mock寡核苷酸序列,3d后通过Westen Blot 分析寡核苷酸干扰序列siRNA-Wnt7a的干扰效果.诱导培养10d后通过Westen Blot分析BMSCs细胞沉默Wnt7a对骨标志蛋白osteocalcin和骨调控蛋白Runx2表达的影响.诱导培养2周后通过Alizarin S Red染色检测在BMSCs中沉默Wnt7a对骨诱导的影响.结果 在BMSCs中转染寡核苷酸干扰序列Wnt7a和mock 对照序列,3d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寡核苷酸干扰序列Wnt7a可明显降低BMSCs中Wnt7a的表达.诱导培养10d后通过Western Blot试验发现沉默Wnt7a后骨分化标志蛋白osteocalcin表达降低;同时检测到诱导培养10d后,BMSCs沉默Wnt7a组Runx2表达降低.诱导培养2周后通过Alizarin S Red染色显示骨形成受阻.结论 Wnt7a在BMSCs成骨分化中通过激活骨调控蛋白Runx2促进骨分化标志蛋白osteocalcin,在BMSCs成骨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时sortilin基因表达变化。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加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剂,RT-PCR检测成骨标志骨桥蛋白(Op)和成脂肪标志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半定量RT-PCR分析sortilin基因随诱导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分别表达Op和LpL。②在体外成骨分化过程中,sortilin基因表达第1d开始上调,持续约1周后恢复至原水平;在培养3d时,sortil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与未诱导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③体外成脂肪分化时,sortilin基因表达无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sortilin基因可能参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节,而与成脂肪分化无关,通过调控sortilin基因的表达,有可能为成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BMSCs细胞,用含抗坏血酸培养基构建干细胞膜片,添加TGF-β3对干细胞膜片成软骨诱导分化.光镜、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大体结构及组织学改变,阿利新蓝染色、Ⅱ型胶原(C...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many inducible methods by whic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ocytes, but the specific molecular mechanism is unclear yet. OBJECTIVE:To review the program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by whic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ocytes. METHODS:A computer-based online search of CNKI, VIP, WanFang and PubMed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to retrieve articles about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hepatocytes published between 2004 and 2015. The key words were “hepatocyte (-like) cell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Finally, 62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result analysis.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programs for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ut the specific molecular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Many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P38 signal pathway, miR-122 and effect of calcium ion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at 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hepatocytes provide an ideal cellular source for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and artificial liver, which is proposed to be a new strategy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胚胎干细胞在没有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条件下培养时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这些细胞表达一些收缩蛋白,如肌浆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和肌球蛋白轻链-2V(ventricular myosin light chain,MLC2V)。很多研究者进一步从转录因子的角度研究了控制心脏发育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心脏转录因子GATA4、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specific enhancer factor 2C,MEF2C)和NKx2.5控制着心脏相关基因的表达,它们在心脏发生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研究同时发现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心肌细胞分化的调节。此外,纯化胚胎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亦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胚胎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自我更新能力强特点,是再生医学的理想细胞来源。以往研究多使用生长因子诱导MSCs定向分化。随着生物微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纳米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从而控制细胞形态,能够深入研究不同形态对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总结了不同细胞形态对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机制,如细胞牵张力改变、黏着斑激酶(FAK)的激活、小分子G蛋白的活化等。控制细胞形态,并结合力学刺激、基质的软硬度等相关因素,可优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设计,为再生医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是一种从牙龈固有层中分离得到的成体干细胞。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GMSC来源更丰富、取材相对无创且稳定性较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GMSC在炎症性或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中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GMSC生物学...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组织工程领域,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细胞培养基中不同成分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产生影响。 目的:针对培养基中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作用加以综述。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英文关键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cell culture medium, differentiation”,中文关键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纳入有关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作用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共得到18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0篇文献进行综述。大体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维生素D3、β-甘油磷酸钠及乙烯雌酚等;向软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向脂肪细胞转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和消炎痛等,但是其中一些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含量较低,不同的分离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分离率,因此如何选取一种分离率高的分离方法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能够表达Toll样受体(TLR),但TLR配体刺激对MSC的影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了TLR3配体刺激对脐带MSC表型、细胞增殖、凋亡、成骨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混合酶法分离培养了人脐带来源的MS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TLR3配体—Poly(I:C)刺激后MSC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CD31、CDl17和CD45表达的变化;用CCK-8和Annexin-V/PI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Poly(I:C)刺激24及48小时后MSC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进一步分析了Poly(I:C)对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此外在Poly(I:C)和MSC存在时,流式检测了DC成熟表面标志CD40、CD86、MHCⅡ的表达,DC对右旋糖酐的吞噬,混合淋巴实验检测了DC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Poly(I:C)的刺激不影响MSC的表型和增殖;只有高浓度组的Poly(I:C)刺激引起MSC的凋亡;Poly(I:C)抑制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和OC的表达,抑制MSC的成骨分化;Poly(I:C)存在的情况下,MSC下调DC成熟表面标志CD40、CD86和MHCⅡ的表达,增强DC对右旋糖酐的吞噬能力,并抑制DC对T的活化作用.结论:Poly(I:C)能够影响MSC的成骨分化及免疫调节功能,提示TLR3信号的活化可能在成骨分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X  Song G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29(2):387-91, 396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属于细胞内的蛋白水解酶家族,因其需要Ca2+、Zn2+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可以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形成、重塑、降解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感知损伤信号迁移到组织损伤部位,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损伤组织细胞,在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BMSCs的迁移和分化行为受到MMPs及其抑制剂的调节,本文就MMPs在BMSCs分化和迁移中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