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征,再按是否复发分为亚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BPPV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吸烟和饮酒比例较高,合并骨质疏松比例较低(均P0.05)。男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率为20.2%,显著低于女性组31.5%(P=0.033)。年龄、家族史、糖尿病、后循环缺血和骨质疏松与男性BPPV患者复发相关(均P0.05);年龄是男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OR=1.331,95%CI 1.015~4.072,P=0.002)。女性BPPV患者复发亚组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和骨质疏松比例更高(均P0.05);年龄、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均是女性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OR=2.040,95%CI 1.314~5.680,P=0.000;OR=1.375,95%CI 1.072~4.044,P=0.007;OR=1.216,95%CI 1.081~5.087,P=0.011)。结论:不同性别BPPV患者临床特征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随访(24.6±2.91)个月,根据术后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17位患者完成术后随访,术后复发共43例(36.7%),组间比较显示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病程、左房内径、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病程(P=0.000;OR:1.344;95%CI:1.164~1.552)、高密度脂蛋白(P=0.017;OR:0.060;95%CI:0.006~0.601)、尿酸(P=0.000;OR:1.009;95%CI:1.004~1.014)。结论心房颤动病程、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搜集300例BPPV患者的相关资料,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后电话随访一年,将完成随访228例患者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168例,并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伴发基础疾病和生活相关因素情况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经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过度劳累(P<0.01),年龄≥45岁(P<0.01)、经常出差(P<0.01)、长期使用电脑(P=0.003)、有睡眠障碍(P=0.002)、口服钙片(P=0.002)及伴发后循环缺血(P=0.025)和高脂血症(P=0.004)与BPPV复发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10.20,P<0.01)、过度劳累(OR=2.612,P=0.006)、经常出差(OR=5.257,P=0.006)、长期使用电脑(OR=3.870,P=0.003)、有睡眠障碍(OR=2.612,P=0.039)、伴发后循环缺血(OR=3.411,P=0.043)或伴发高脂血症(OR=2.299,P=0.047)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45岁对患者复发的影响最大。 结论 年龄是BPPV患者复发的最大危险因素;而后循环缺血、高脂血症、过度劳累、睡眠障碍、长期使用电脑以及经常出差也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 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手法复位后1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评分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成功手法复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vs(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4(2,11.5)vs 4(0,8),P=0.013],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评分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 10.346~16.661,P0.001)。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作为手法复位后短期RD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一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与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7.25±6.77与5.35±6.26,P=0.032)上,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95% CI for β=8.826~15.056)。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以预测短期手法复位后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效果把161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NUT评分与治疗效果的关联强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对PDAP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失败组的透析龄(Z=-3.027,P=0.00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Z=-2.608,P=0.009)、CONUT评分(Z=-3.161,P=0.002)高于治愈组,白蛋白(t=2.158,P=0.032)低于治愈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OR=1.025,95%CI:1.011~1.039,P=0.001)、hs-CRP(OR=1.006,95%CI:1.000~1.011,P=0.038)、白蛋白(OR=0.906,95%CI:0.827~0.933,P=0.035)、CONUT评分(OR=1.529,95%CI:1.150~2.039,P=0.004)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显示透析龄(OR=1.024,95%CI:1.008~1.039,P=0.002)、CONUT评分(OR=1.613,95%CI:1.058~2.459,P=0.026)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龄联合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2(95%CI:0.580~0.882,P<0.001)。结论较长的透析龄、较高的CONUT评分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CONUT评分对PDAP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贫血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314例MHD合并贫血患者通过治疗后,依据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106例)和未达标组(208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来筛选血红蛋白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HD合并贫血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达标率仅为33.8%(106/31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血红蛋白达标的因素包括透析龄(OR=2.115,95%CI:1.386~2.844,P=0.006)、透析频率(OR=2.472,95%CI:1.660~3.283,P=0.001)、血清白蛋白(OR=1.872,95%CI:1.076~2.668,P=0.00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OR=1.846,95%CI:1.183~2.508,P=0.006)及血清铁(OR=3.504,95%CI:2.385~4.623,P0.001)。结论 MHD合并贫血患者通过治疗后,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仍然较低,其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透析时间过长、透析频率偏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i PTH水平偏高及血清铁下降等,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躯体活动受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am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18例躯体活动受限BPPV病人,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躯体活动障碍部位采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配合精细护理,观察手法复位的效果并随访BPPV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复查,18例(100%)病人痊愈,随访10个月~16个月无眩晕复发。[结论]躯体活动受限BPPV病人采用个体化复位手法加精细护理可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且14d内中止痉挛发作并持续缓解时间≥28d的IS患儿78例,根据随访中(12~42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0例和未复发组48例,记录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头颅MRI、缺氧史、低血糖史、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的病程、起效时间、泼尼松口服疗程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发病年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病程、起效时间、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非高峰年龄发病(OR=3.224,95%CI:1.148~9.049,P=0.026)、甲泼尼龙起效时间7d(OR=3.637,95%CI:1.058~12.506,P=0.040)、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OR=6.109,95%CI:1.063~35.090,P=0.042)是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IS非高峰年龄发病、药物起效时间晚、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是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70例ISHL合并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给予ISHL常规治疗,然后在巴曲酶辅助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分析患者治愈时间、疼痛程度、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结果 70例ISHL合并BPPV患者治愈时间4.4±1.2个月;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为2.3±0.7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愈率为100.00%(70/70);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高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患者90 d及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超高龄(≥80岁)LAA患者182例纳入研究。根据发病90 d和1年内有无复发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90 d内,不稳定斑块(OR=2.015,95%CI1.132-3.011,P=0.024)是超高龄LAA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发病1年内,糖尿病(OR=3.351,95%CI 1.724-7.816,P=0.007)、颈动脉狭窄程度(OR=2.035,95%CI 1.140-3.118,P=0.021)及斑块性质(OR=2.205,95%CI1.545-4.770,P=0.013)是超高龄LAA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超高龄LAA患者,不稳定斑块是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均与远期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因素。方法试验组房颤患者62例,对照组门诊查体窦性心律者60例。将试验组分为复律成功组(A组)和复律失败组(B组),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或入组后第2天常规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感CRP(hs—CRP)。结果①A、B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CRP高于对照组(P〈0.05);②B组左心房内径更大(P〈0.05),多合并瓣膜性病变(P〈0.05),房颤持续时间长于复律成功组(P〈0.05),CRP更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CRP水平OR为2.1(95%CI 1.4~3.2,P=0.004),左房直径OR为1.8(95%CI 1.2~2.2,P=0.006),房颤持续时间OR为2.8(95%CI 1.6~4.0,P=0.007)。结论高敏感CRP、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是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比值(LSR) 对老年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 2016 年5 月在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89 例老年GIST 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根据ROC 曲线得到LSR 最佳截点为1.39,根据此截点将患者分为LSR<1.39 组(n=132) 和LSR ≥ 1.39 组(n=57),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期为8~68 个月,中位数21.3 个月。所有患者1 年、3 年和5 年生存率(OS)分别为89.95%,71.43% 和50.26%。LSR<1.39 组1 年、3 年和5 年OS 分别为93.18%,77.27% 和56.82%,LSR ≥ 1.39组1 年,3 年和5 年OS 分别为82.46%,57.89% 和35.09%。两组间1 年、3 年和5 年O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7.325,7.520,均P <0.05)。LSR<1.39 组与LSR ≥ 1.39 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核分裂数、淋巴结转移及NIH 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15.452,均P <0.05),性别及肿瘤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 0.611, 均P>0.05)。COX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OR=1.514,95% CI:1.081~2.121,P=0.016),肿瘤大小(OR=2.201,95% CI:1.373~3.530,P=0.001),核分裂数(OR=1.505,95% CI:1.117~2.028,P=0.007),淋巴结转移(OR=1.744,95% CI:1.338~2.272,P=0.000),NIH 危险度分级(OR=2.678,95% CI:2.146~3.342,P=0.000) 和LSR(OR=2.344,95% CI:1.839~2.989,P=0.000) 是老年GIST 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OX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1.610,95% CI:1.209~2.143,P=0.001),淋巴结转移(OR=1.564,95% CI:1.181~2.069,P=0.002),NIH 危险度分级(OR=2.565,95% CI:2.072~3.176,P=0.000) 和LSR(OR=2.206,95% CI:1720~2.829,P=0.000) 是老年GIST 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LSR 是老年GIST 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心力衰竭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 129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入院一般情况及出院出院30 d内情况进行随访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出院30 d内有713例患者(22.79%)发生再入院.Logi...  相似文献   

15.
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效果的独立因素.方法 对照选择深圳市72家网络医院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急诊科进行过CPR的1 376例心脏停搏(CA)患者的调查表,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急诊科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室纤颤(VF)患者较心脏静止患者ROSC可能性大,相对比值比(OR)=3.071,P=0.000,95%可信区间(95%CI)=2.019~4.670;无脉搏电活动(PEA)较心脏静止患者ROSC可能性大,OR=1.730,P=0.036,95%CI=1.036~2.890;电击是ROSC的保护因素,OR=1.574,P=0.015,95%CI=1.093~2.265;肾上腺素累积剂量≤4 mg患者ROSC可能性较≥5 mg患者大,OR=1.483,P=0.037,95%CI=1.024~2.147;CA绝对时间是ROSC危险因素,OR=0.961,P=0.000,95%CI=0.946~0.976.影响急诊科CA患者生存入院的多因素分析显示,VF患者生存可能性大于心脏静止患者,OR=2.013,P=0.002,95%CI=1.299~3.121;肾上腺素累积剂量≤4 mg患者生存可能性较≥5 mg患者大,OR=2.289,P=0.000,95%CI=1.487~3.524;CA绝对时间是急诊科患者生存入院的危险因素,OR=0.951,P=0.000,95%CI=0.933~0.969.结论 急诊科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A时心律、CA绝对时间、电击、肾上腺素累积剂量.急诊科CA患者生存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A绝对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CA时心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在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COPD患者合并IPA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21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17篇,共4 2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3个危险因素,分别是COPD严重程度3、4级(OR=4.82,95%CI:1.38~16.84)、血清白蛋白水平(MD= -7.70,95%CI:-8.21~-7.19)、低白蛋白血症(OR=4.93,95%CI:3.04~7.99)、合并糖尿病(OR=6.78,95%CI:2.59~17.79)、合并呼吸衰竭(OR=6.09,95%CI:3.19~11.63)、合并肾功能不全(OR=2.97,95%CI:1.23~7.18)、合并心功能不全(OR=3.26,95%CI:1.38~7.6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3.96,95%CI:2.30~6.83)、糖皮质激素使用史(OR=6.73,95%CI:3.34~13.56)、应用抗菌药物时间(MD= 8.25,95%CI:6.93~9.58)、机械通气(OR=10.60,95%CI:6.18~18.15)、侵入性操作(OR=7.95,95%CI:3.74~16.92)、入住ICU(OR= 4.49,95%CI:3.02~6.67)。性别、吸烟史、合并肝功能不全与COPD并发IPA无关。结论: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众多,我们需尽早识别其危险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预防、诊断COPD合并IPA提供了循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298对,并收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运用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量表评估照顾者需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索患者、照顾者资料与照顾者需求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OR=0.558,95%CI:0.329~0.945)、辅助照顾者人数(OR=7.212,95%CI:1.439~36.137)、照顾者学历(OR=0.273,95%CI:0.103~0.726)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2.467,95%CI:1.162~5.240)、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OR=2.470,95%CI:1.216~5.019)、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OR=3.322,95%CI:1.245~8.86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技能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4.497,95%CI:1.130~22.110)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照顾者年龄(OR=3.348,95%CI:1.021~10.983)及辅助照顾者人数(OR=14.200,95%CI:2.521~79.98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整体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信息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照顾者个人需求、照顾技能需求。女性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学历较高的照顾者、辅助照顾者者较多以及照顾者的子女是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期减少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衰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收集关于糖尿病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4篇横断面研究,4篇队列研究,3篇病例对照研究,糖尿病患者合计6 937例,其中衰弱患者1 562例(22.5%),涉及影响因素1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为高龄(OR=1.29,95%CI:1.12~1.49)、女性(OR=2.68,95%CI:1.88~3.81)、文化程度较低(OR=2.30,95%CI:1.55~3.4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OR=1.92,95%CI:1.33~2.77)、合并其他疾病(OR=2.35,95%CI:1.49~3.73)、住院次数多(OR=7.28,95%CI:3.56~14.89)、营养状况较差(OR=3.13,95%CI:1.96~4.9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OR=2.74,95%CI:1.98~3.80)和抑郁(OR=1.78,95%CI:1.32~2.41),而体质量(OR=1.48,95%CI:0.30~7.42)和饮酒(OR=2.12,95%CI:0.67~6.76)与糖尿病患者衰弱无关,运动(OR=0.85,95%CI:0.74~0.97)和25-羟基维生素D3(OR=0.94,95%CI:0.90~0.98)为糖尿病患者衰弱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结果显示各因素合并结果较稳定,发表偏倚不明显。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衰弱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危险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住院次数多、营养状况较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差、女性、合并其他疾病、文化程度较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抑郁以及高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CBM,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经ERCP途径或PTCD途径治疗MOJ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检索时限从建库起到2018年5月。由两名评价员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其中2个RCT,7个CCT,共计9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手术成功率:ERCP组治疗低位MOJ手术成功率高于PTCD组(OR^=2.52,95%CI:1.26~5.04,P=0.009),而治疗高位MOJ手术成功率低于PTCD组(OR^=0.17,95%CI:0.07~0.41,P=0.000),两组总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CI:0.52~1.49,P=0.631);②临床疗效:ERCP组治疗低位MOJ临床疗效高于PTCD组(O^R=5.80,95%CI:3.06~11.00,P=0.000),而治疗高位MOJ临床疗效低于PTCD组(OR^=0.13,95%CI:0.07~0.24,P=0.000),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75~1.62,P=0.609);③并发症发生率:ERCP组治疗低位MOJ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OR^=0.14,95%CI:0.06~0.32,P=0.000),而两组在高位MOJ并发症发生率(O^R=1.35,95%CI:0.66~2.78,P=0.414)和总并发症发生率(OR^=0.78,95%CI:0.39~1.57,P=0.489)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ERCP途径和经PTCD途径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ERCP途径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PTCD途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133a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protein 3,NLRP3)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贵州省骨科医院治疗的90例脊柱骨折并发SCI患者作为并发SCI组,统计手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情况,并依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以同期单纯脊柱骨折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脊柱骨折患者血清NLRP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miR-133a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3a和NLRP3水平预测脊柱骨折并发SCI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