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与非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对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研究的深入,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米司亭及艾曲泊帕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拟就TPORA的作用机制、其在血液系统疾病及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变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川崎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肝母细胞瘤等血小板异常疾病中的变化,探讨TPO与血小板异常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是一系列可以与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c-mpD特异性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药物.而脐血移植(CBT)自开始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其具有来源丰富、获取方便、供者无风险、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较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并且程度轻等优点,现已广泛被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笔者就T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于CBT的前景和风险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s syndrome, PSS)患者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受体(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和作用,探讨抗体的致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PSS伴有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住院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40例(C组)、无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24例(D组)、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E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①血清抗c—mpl抗体在A、B、C、D和E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2.5%、27.5%、12.5%、12.5%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比较A组与B组血清抗c-mpl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②PSS患者抗c—mpl抗体与抗SSA抗体具有相关性(P〈0.05),与ESR、IgG、IgA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32,P=0.004),与骨髓增生分化无相关性,而与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相关(P〈0.05)。结论抗c—mpl抗体可能与PSS血小板减少相关,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产量减少可能是抗c-mpl抗体致病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仁霞  周泽平 《临床荟萃》2023,(12):1140-114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1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是ITP的二线治疗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巨核细胞生成从而增加血小板生成。本文就TPO-RA在ITP中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以及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总结TPO-RA在ITP中的使用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类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系统(TPO/C-MPL)对造血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涉及TPO/C-MPL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传导的可能途径及其对造血活动的作用.TPO/C-MPL系统对造血过程的影响是广泛而重要的,不仅仅限于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而且涉及许多造血细胞体系,对造血活动的很多阶段都有作用.同时,TPO/C-MPL系统自身的表达是自稳的,存在一定的调控机制.TPO/C-MPL系统的作用具有广谱性,与许多血液疾病有关,这一领域的进展将加深人们对血液和血液病的认识并将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64-2865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无效造血、发育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进展性骨髓衰竭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转化的高风险性~[1-2]。MDS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40%~65%~[3],且有14%~30%的患者直接死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4]。由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并发症是M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迎来新的纪元,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利用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在各项试验中均获得显著疗效.笔者拟就CAR-T细胞的构建及靶点选择,近年来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体内、外试验和临床研究,以及CAR-T细胞治疗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可遗传的、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MDS患者的预后相关;微小RNA (miRNA)的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基因通过突变、缺失或过表达,甲基化下游靶基因调控其转录水平,从而与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血液病相关.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方案给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赋予更广的内涵.笔者拟就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最薪研究进展,以及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免疫异常介导的造血功能抑制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虽然随着支持治疗的日臻完善,育龄期女性AA患者已可以成功妊娠,并且超过>50%AA患者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但是AA患者妊娠期的母婴并发症仍较常见.AA患者在妊娠期可以应用环孢素A进行治疗,但该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其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妊娠期间应对使用环孢素A治疗的AA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则根据病情及时停用环孢素A或终止妊娠.产后6个月内,AA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需根据其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环孢素A剂量.哺乳期应用环孢素A的AA患者可将该药分泌至乳汁,然而,母乳环孢素A含量常较低,并且新生儿摄取母乳后的环孢素A血药浓度也较低.但是,AA患者在使用环孢素A期间实施母乳喂养的安全性仍缺乏长期随访数据证实,因此该类患者需权衡利弊后,再进行母乳喂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双特异性抗体(BsAb)作为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可诱导效应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如抗CD3/抗CD19 BsAb和抗CD33/抗CD3 BsAb等,目前已成为免疫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拟就基础及临床试验2个方面介绍BsAb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探讨BsAb在血液肿瘤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是由正性调控区域(PRDM)1基因编码的蛋白,最初因其可以促进B淋巴细胞转变为抗体分泌细胞而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Blimp-1通过调控T淋巴细胞在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分别总结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Blimp-1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明Blimp-1如何调控T淋巴细胞,及其在AA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在专科门诊规律随访的贫血治疗效果及血红蛋白变异度情况,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的129例(CKD)患者按照指南进行规范的贫血治疗,记录疾病信息,抽取血样标本化验相应指标,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129例调查对象进行分析,贫血治疗血红蛋白不达标者未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蛋白水平不达标者未使用铁剂的例数均显著降低,铁剂使用例数显著增加。经过规律随访治疗半年后,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指标显著降低。结论 CKD专科门诊随访可更加规范CKD患者贫血的治疗,经过规律随访治疗一段时间,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红蛋白的波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积极度是慢性病保健模型的核心部分,对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医疗使用率与成本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综述患者积极度的相关理论、测量工具、作用以及干预策略,提出我国医疗系统纳入患者积极度量表、根据患者积极度水平进行个性化干预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积极度与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ollicularhelpercells,Tth)是新近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中独立的一类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完成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Tfh标志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L-21、B细胞淋巴瘤分子-6等分子。上述分子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现将近几年来有关Till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俊楠  包秀丽 《新医学》2021,52(11):814-818
Wnt信号通路作为一条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活动的信号通路,参与生物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血管发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Wnt信号分子是血管形态发生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其信号成分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多种新生血管性眼病,如角膜新生血管性眼病、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眼病和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眼病。近年来,随着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发病率和致盲率逐年上升,新生血管性眼病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深入研究调控新生血管性眼病的Wnt信号通路,对研发新药物和新技术十分重要。该文就Wnt信号通路在眼部病理性血管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