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图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乳腺癌在各种MR灌注参数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及其灌注特征,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女性小乳腺癌[共46个经病理证实的病灶(最大径≤2cm)]被纳入研究范畴.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成像(DCE MRI),共连续6个回合成像,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并选取3个时间点,通过软件获得Washin、Washout、MIPt及PEI等4种乳腺灌注伪彩参数图像,分别测定整个病灶、病灶周边及中心以及对侧正常乳腺组织的各灌注参数值,分析小乳腺癌的灌注特点.结果:Washin、Washout、MIPt及PEI等4种灌注参数图像分别可以显示41个、19个、44个及45个小乳腺癌灶,检出率分别为89.1%、41.3%、95.7%及97.8%.Washin图不能检出的5个病灶中4个(80.0%)TIC为Ⅰ型曲线,Washout图检出的19个病灶中,15个(78.9%)为Ⅲ型曲线.46个小乳腺癌中,35个(76.1%)呈现明显不均匀异常灌注增强,其中26个周边灌注更明显.对各参数值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小乳腺癌灶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乳癌周边部分与中心部分间的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参数图对乳腺癌病灶的检出率较高,大部分小乳腺癌呈明显不均匀灌注增强,且增强早期即出现异常灌注,周边部分灌注更显著.乳腺MR灌注参数图像可为小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双指数模型、拉伸指数模型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单指数模型各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共276个病灶,包括197个恶性病变,79个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及多b值DWI检查,获得传统DWI及IVIM各参数.比较各参数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中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参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阈值以及曲线下面积(AU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 ADC)、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st ADC)、灌注分数(f)、扩散分布指数(DDC)及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ADC、slow ADC、f、DDC和α的AUC分别为0.865、0.861、0.742、0.85和0.735;ADC、slow ADC、DDC和α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1.105×10-3 mm2/s,0.883×10-3 mm2/s,1.025×10-3 mm2/s和0.842,slow ADC敏感性最高(90.3%),DDC特异性最高(79.5%).双指数模型中slow ADC与fast ADC联合诊断的AUC为0.882;拉伸指数模型DDC与α联合诊断的AUC为0.853.结论 3种模型对于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传统ADC的诊断准确性较高,slow ADC敏感性较高,DDC特异性较高.双指数模型中slow ADC与fast ADC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其最佳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诊断价值,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及直方图参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DCE-MRI检查的151例乳腺病变的患者,共166个病灶,参照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使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获得病灶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容积分数(Vp)值,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值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选择诊断效能最佳的参数作直方图分析,提取14个直方图参数,评价组间参数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最佳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常规定量参数与直方图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病变Ktrans、Kep、Vp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常规T_2WI、动态增强扫描序列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5月期间78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T_2WI、TIC类型、ADC值、rADC值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T_2WI高信号组在良恶性病灶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981,P0.05);2)恶性病灶以TIC III型曲线表现为主(75.4%),在良、恶性病灶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1.52,P0.05);3)相同b值条件下,恶性病灶ADC和r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灶(t=9.838/7.262,P0.05);4)rADC值对乳腺恶性的病灶总体灵敏度为86.89%(53/61),特异性为75.0%(18/24),rADC值对恶性病灶诊断价值最高。结论磁共振多序列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乳腺病变诊断信息,弥散加权成像(ADC及rADC值)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多参数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病理证实的100个乳腺病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乳腺疾病的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大密度投影、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峰值强化率在良恶性诊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峰值强化率的诊断界值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强化方式、TIC类型、MIP血供情况、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及峰值强化率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峰值时间、早期增强率及峰值强化率诊断阈值分别定为180s、100%、169%,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0.661、0.763。三个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1.05%,74.14%,78.05%,特异度分别为62.50%,56.10%,85.71%。结论 MRI动态增强各参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IP灵敏度最高,峰值强化率的特异度最高。而早期增强率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或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嫣  艾涛  胡益祺  严序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2016,(12):1191-1195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37例女性患者(共153个病灶)行双侧乳腺多b值DWI检查(b=0~2000 s/mm2);分别使用IVIM、DKI模型获得病灶的真性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以及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和ADC值.分析这些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病灶的D、f、MK、ADC和MD值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20、0.000、0.000和0.000),良恶性病灶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D值与和MK、ADC和MD值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可靠性相当,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1).当MK值及D、ADC和MD值的阈值分别取0.8073及0.9536×10-3、1.1436×10-3和1.5657×10 3mm2/s时,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分别为(95.7%,84.2%)及(95.7%,81.6%)、(96.5%,84.2%)和(93.9%,84.2%).ROC曲线分析得出D值的诊断效能最大(AUC=0.91).联合D值和MK值的AUC这0.92.结论:采用1VIM和DKI模型获得的相关参数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以IVIM模型中的真性扩散系数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联合真性扩散系数和扩散峰度系数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检查中ADC值和LSR值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大于1cm结节或肿块的5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检查和DWI(b=600s/mm^2)扫描,分析肺内良恶性病变ADC值和LSR值的特点。结果 :ADC值和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和0.783,最佳诊断阈值为1.53×10^-3mm^2/s和1.075。ADC值和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79.1%和72.1%,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6.7%,两者之间灵敏度与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0.48);将ADC值和LSR值联合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3.0%,高于任何单一的诊断方法(P=0.04,0.0077);特异度为73.3%,与单一诊断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48)。ADC值、LSR值以及ADC值联合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和准确率分别为87.2%,57.9%,2.96,0.29,52.4%,77.6%;93.9%,52.0%,5.4,0.32,58.8%,75.9%;90.9%,78.6%,3.48,0.23,66.3%,87.9%。结论:磁共振DWI检查对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将ADC值和LSR值联合起来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一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18个;均行DWI检查,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应用SPSS 16.0软件比较其平均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作ROC曲线,求其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55±0.35)×10-3和1.00±0.18)×10-3 mm2/s,其rADC值分别为(0.82±0.19)和(0.52±0.08)。良恶性病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以ADC值及rADC值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中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0.04),rADC值的AUC为(0.965±0.03),诊断阈值分别为1.17×10-3 mm2/s、0.66,相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88.9%)和(95.5%、94.4%),rADC值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ADC值。结论: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rADC值有更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及效能差异。方法对31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常规磁共振扫描(T_1WI,T_2W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和DKI扫描,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总共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9个,恶性病变28个。分析病变大小、形态、边界等基本情况以及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峰度(MK)及平均弥散系数(MD)值。采用ROC曲线评估ADC、MK及MD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差异。结果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恶性病变多为平台型强化;良性病变的MK低于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MD、ADC均高于恶性病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MK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最高,分别为0.91,0.93及0.89。结论 DKI比传统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乳腺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乳腺病变患者行术前MR扩散、T2*W首过灌注及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MRI表现,分析比较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具有显著差异,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89.19%、79.38%;恶性病变T2*W首过灌注最大信号丢失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2%、83.78%、82.61%;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36%、83.78%、79.35%;三者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3%,91.89%、92.39%。结论乳腺MR扩散、灌注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序列的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良性30例,恶性82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动态对比增强MRI及MUSE高分辨率扩散成像(MUSE-DWI)。参照增强图像,对MUSE-DWI序列进行全瘤体勾画,获得病灶的15项ADC直方图参数;测量MUSE-DWI的ADC值(ADC_MUSE)。评估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除ADC偏度、ADC峰度及ADC熵外,其他ADC直方图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ADC均值、ADC 1%、5%、10%、25%、50%、75%、90%、95%、99%显著低于良性组,ADC标准差、ADC变异系数显著高于良性组。ADC 5%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19,以0.94×10-3 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环形强化病变28例,共30个病灶(良性17个,恶性13个),术前行磁共振扫描.统计病变的动态增强MRI征象(形态学特点、时间-信号曲线)及扩散加权成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值),并运用x2检验及t检验分析良恶性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与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将DCE-MRI及DWI纳入不同的诊断模型,并评价其诊断准确性.结果 动态增强MRI征象(包括形态、边缘、周围供血血管及时间-信号曲线)及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环形强化病变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些征象及参数均为鉴别良恶性乳腺环形强化病变有意义的参数.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取1.05×10-3mm2/s作为乳腺恶性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阈值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3%、70.6%(P=0.001).DCE-MRI联合DWI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1%、76.9%及86.7%.结论 动态增强MRI联合DWI技术,可明显提高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曲宁  罗娅红  赵英杰  何翠菊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5-518
目的: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符合正态性分布,良恶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46±0.26)×10^-3mm^2/s和(1.02±0.19)×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8×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75.9%,86.8%;阳性似然比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035×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8%,96.6%,6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为0.836-0.975)。结论: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确定为1.28×10^-3mm^2/s,DWI的ADC值测定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多b值双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于乳腺非肿块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乳腺MRI检查拟诊为非肿块强化(NME)的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及IVIM序列扫描,追踪所有手术患者的病理结果,最终入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NME病变 20例(20个病灶)和恶性NME病变27例(30个病灶)。分别测量良恶性病灶组单指数模型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IVIM相关参数(灌注分数f、假性扩散系数D*和纯扩散系数D),并进行比较;绘制两组ADC 值及IVIM相关参数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不同指数模型诊断乳腺非肿块强化的最佳参数、诊断阈值和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的ADC值和D值[(1.06±0.27)×10-3mm2/s、(0.85±0.24)10-3mm2/s]均小于良性病灶[(1.32±0.23)×10-3mm2/s、(1.31±0.32)×10-3mm2/s],f值[20.10%(13.38%,40.88%)]大于良性病灶[10.45%(6.28%,2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10),两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ROC曲线分析得到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8,而ADC和f值的AUC分别为0.794和0.717。当ADC取最佳诊断阈值1.15×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和76.5%。当D取最佳诊断阈值1.03×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73.3%。当f取最佳诊断阈值13.60%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和70.0%。结论:多b值双指数模型IVIM DWI参数中D、f值有助于乳腺非肿块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其中D值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各参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26个.47例均行常规MRI、DWI及DCE-MRI检查,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最大信号强度(SImax)及达峰时间(Tpeak),并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相对最大上升斜率(rMSI)、相对信号增强率(rSER)及信号强度差值(SI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的ADC值、rADC值、MSI、rMSI、SER、rSER、SImax、SId、Tpeak分别为1.55、0.82、929.9、6.8、42.6、3.2、2 557.5、1 890.2和503.6,恶性病变则分别为0.97、0.51、1 487.5、10.2、100.5、6.0、2 472.6、1 770.0和214.7,其中SImax和SId在良恶性病变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以以上参数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中ADC值、rADC值及Tpeak值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00).结论 DWI及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ADC值、rADC值及Tpeak值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在口底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经病理确诊的75例非囊性口底病变的磁共振图像.经后处理获得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这两个指标与口底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口底病变的ADC值和TIC形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和P<0.001),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和0.704.当联合应用ADC值和TIC形态进行良恶性鉴别时,诊断效能更佳,最佳诊断标准为ADC≤1.23×10-3mm2/s且平台/退出型TIC曲线,其AUC值为0.820,敏感度98.3%,特异度88.9%.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口底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59例患者,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27例。绘制病灶ROI,记录病灶达峰时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强化比值、早期强化率,并记录病灶周围4cm范围内肿瘤血管数目及血管管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参数的差异,采用ROI曲线评价病变血管管径、早期强化率、早期强化比值、早期强化比值联合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的早期强化率、达峰时间、早期强化比值、血管数目和血管管径的中位数分别为173.0%、2.1s、100.0%、5根、2.98mm,上述参数在良性病灶分别为112.3%、4.8 s、81.2%、0根、0.0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早期强化比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下面积为0.814,以85.3%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67.85%;采用早期强化率鉴别的ROC下面积为0.721,以119.0%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3%、55.15%;采用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872,以2.79mm为阈值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1%、85.14%;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19,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3%、63.40%。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参数早期强化比值联合病灶周围血管管径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度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病理或活检证实的乳腺病变,其中良性病变组31例,恶性病变组41例,测量病变区ADC值及其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并计算rADC(病变ADC值/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将良性病变组ADC值和恶性病变组ADC值;良性病变组rADC和恶性病变组rADC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良性病变组ADC(1.33±0.24)×10-3 mm2/s,恶性病变组ADC(0.94±0.25)×10-3 mm2/s(t=-6.755,P<0.001);良性病变组rADC 0.71±0.12,恶性病变组rADC 0.50±0.12,(t=-7.389,P<0.001)。ADC值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264×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0.7%,rADC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6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90.3%。结论ADC值、rADC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rADC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波谱成像(MRS)技术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价值,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疾病34例,均行MR常规序列扫描、动态增强、DWI及MRS,统计动态增强曲线分型、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及MRS有无胆碱峰在良恶性诊断上的差异和三者良恶性评定标准的一致性,计算三者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动态增强曲线分型、DWI ADC值的大小及MRS有无胆碱峰在良恶性诊断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良恶性的评定标准上,动态增强与DWI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动态增强与MRS及DWI ADC值与MRS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三者在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上,动态增强分别为87.5%、88.9%;DWI分别为87.5%和88.8%;MRS分别为87.5%和55.6%.三者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2%、88.2%、70.6%.结论 动态增强、DWI及MRS技术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均较高,MRS的特异性略低.动态增强、DW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M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MRI征象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模式及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99例乳腺疾病患者共109个病变术前行3.0T乳腺MRI及DWI检查,经术后病理或长期随访确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同一观察者、不同观察者共3次测量,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串联并联诊断试验、机器学习探讨多参数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ADC值的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为0.950(95%CI 0.928~0.965);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937(95%CI 0.909~0.956);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447±0.377)×10-3 mm2/s、(1.054±0.25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125×10-3 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74.1%,联合其他传统MRI征象可使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ADC值诊断。结论 ADC值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ADC值与传统MRI征象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