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后给予rhIL-11治疗,对照组35例化疗后未给予rhIL-11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3.5)×109/L与(29.8±5.7)×109/L,t=2.8787,P<0.01].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d与(9.6±3.2)d,t=3.3196,P<0.01].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1)d与(7.3±2.6)d,t=2.2519,P<0.05].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61)U与(1.45±0.58 )U,t=2.3914,P<0.05].结论 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它能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可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75例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次×1次/d×4 d+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次×1次/d×14 d,若血小板计数<10×109/L,则给予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次×1次/d×4d,余辅助治疗同治疗组.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3%比47.8%)、达有效时间[(6.9±1.4)d比(10.2±2.1)d]、血小板升高值[(155.2±101.2)×109/L比(55.7±33.3)×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x2=5.01,U=2.46、3.15;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安全有效,较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起效时间,并且能明显提高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的关系.ITP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分成A组(20~30)×109/L、B组(10~20)×109/L和C组(0~10)×109/L,同时依据天数分成7组,共计21小组.结果 血小板减少≥4d的C组与B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的B组和A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3dPLT下降至≤20×109/L或>4d PLT下降至≤10×109/L时,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故可作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血小板异常患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60例中,10%(6/60)出现脑梗死,年龄为69±11岁.血小板计数为(1112±366)×109/L;1.7e(1/60)出现脑出血,54岁,血小板计数为597×109/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696例中,0.6%(4/696)患者出现脑出血,年龄为56±30岁,血小板计数为(29±12)×109/L:ITP患者中0.3%(2/696)出现脑梗死,分别为64岁、73岁,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9×109/L、166×109/L.结论:ET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建议二级预防治疗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次脑梗塞;ITP患者并发卒中少见,二级治疗中建议谨慎选择抗血小板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进行的ANA检测的71例ITP患者临床资料.71例ITP患者中,ANA阳性20例(28.2%).42例ITP患者接受了初治方案为泼尼松1 mg/(kg·d)的治疗,其中12例ANA阳性(ANA阳性组).结果 治疗第7天,ANA阳性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增加(16.5±14.0)×10~9/L,ANA阴性组增加(42.7±15.2)×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ANA阳性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增加(43.1±8.1)×10~9/L,ANA阴性组增加(64.2±14.8)×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性别、骨髓巨核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进行调整后,ANA阳性组与ANA阴性组之间血小板计数增加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阳性的ITP患者可能对泼尼松治疗反应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外周血1型调节性T(type 1 regulatory T, Tr1)细胞表达及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 ITP患者15例为ITP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3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常规检查,记录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r1细胞计数,计算Tr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Tr1/Lym)、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Lym)、Tr1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Tr1/CD4~+T);Pearson法分析ITP组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ITP组Tr1细胞计数[(0.940 9±0.672 2)×10~6/L]、血小板计数[(25.152 6±16.159 0)×10~9/L]、Tr1/Lym[(0.058 3±0.047 7)%]均较对照组[(1.644 0±0.992 6)×10~6/L、(282.738 5±95.414 4)×10~9/L、(0.130 8±0.122 1)%]降低(P0.05),Tr1/CD4~+T[(0.167 5±0.164 0)%]、CD4~+T/Lym[(39.559 4±9.918 4)%]与对照组[(0.383 5±0.382 4)%、(38.810 5±10.152 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TP组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无线性相关(r=0.530,P=0.063)。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r1细胞计数减少,免疫抑制作用减弱,Tr1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58例初治ITP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d,血小板计数至100×10~9/L则改用泼尼松,口服60 mg/d;研究组采用地塞米松+rh IL-11,若血小板计数至100×10~9/L则终止应用rh IL-11,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及治疗3、7 d时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各时期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与对照组(10.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荣  邱宏春  吴鹏飞  王勇 《临床荟萃》2011,26(2):104-10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初诊时血小板4项参数及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的价值。方法分析200例ITP患者(ITP组)及60例骨髓检验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小板4项参数关系,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小板上升速度及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与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ITP组治疗后巨核细胞数低于治疗前,(69.5±14.6)个/片vs(178.8±54.1)个/片(P<0.01),产巨核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治疗前,分别为(79.4±31.2)%vs(5.2±2.7)%、(86.9±52.3)×109/L vs(37.2±13.7)×109/L、(3.10±0.63)%vs(1.40±0.35)%、(9.6±1.7)fl vs(9.0±1.7)fl、(19.2±1.5)%vs(17.3±1.3)%(P<0.05或<0.01),但巨核细胞数、产巨核细胞比例、PCT、MPV和PDW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LT则低于正常对照组。ITP患者初诊时PLT不同水平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诊时不同巨核细胞数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初诊时外周PLT与疗效无关,治疗2周内患者PLT超过100×109/L其基本治愈率较高(96.0%);每单位涂片(1.5 cm×3 cm)巨核细胞计数>100个的患者治愈率达85.7%,初诊时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越多,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结论观察血小板参数对骨髓产血小板功能及治疗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ITP患者初诊时进行骨髓检查,并计数巨核细胞数,对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定均是必要的。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复查血像,观察血小板上升速度,对预后的判定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联合单疗程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6例接受rhIL-11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的重症ITP患者(联合治疗组)以及19例仅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重症ITP患者(地塞米松治疗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完全反应率、起效时间、血小板峰值、不良反应等,并分析可能影响rhIL-11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分别为80.8%和57.7%,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分别为47.4%和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峰值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分别为(129.6±58.4)×109/L和(97.2±45.2)×109/L;P=0.05];但两组之间起效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起始14 d内血小板计数处于安全范围的天数为(9.0±3.5)d,地塞米松治疗组则为(5.5±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经rhIL-11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峰值与骨髓巨核细胞数、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相关性,患者对rhIL-11耐受性良好。结论:rhIL-11可以提高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IT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的治疗效果,探讨3种方案治疗ITP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ITP提供参考.方法:对76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IVIG组、rhIL-11 +DXM组及DXM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IVIG组、rhIL-11 +DXM组及DXM组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91.30%和84.37%,P>0.05;IVIG组和rhIL-11+ DXM组在治疗第5天时血小板计数及有效率均高于DXM组,P<0.05;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rhIL-11 +DXM组和DXM组,而rhIL-11 +DXM组所需时间小于DXM组,P<0.05;IVIG组、rhIL-11 +DXM组和DXM组C/E分别为220.18、61.95和41.05;以DXM组为参照,IVIG组和rhIL-11+DXM组△C/△E分别为1 450.58和297.58.结论:3组在治疗重症ITP短期总有效率高.IVIG组提升血小板计数最迅速,但价格最昂贵,DXM组治疗最经济,rhIL-11 +DXM组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ITP合并HP感染患者(PLT<20×109/L)38例和门诊患者[PL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与配型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比较,评估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行血缘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血缘相关HSCT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MSD-HSCT组(n=33)与haplo-HSCT组(n=35).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中相应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恶性血液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两组患者及供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HSCT后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SCT方案、输入造血干细胞数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总体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预处理方案类型及干细胞移植类型、供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患者疾病种类分布,疾病状态分布,供、受者间血型匹配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313、2.809、3.420,P=0.678、0.094、0.331);但MSD-H SCT组患者年龄大于haplo-HSC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0).②MSD-HSCT组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MNC)数为(15.0±3.8)×108/kg,haplo-HSCT组为(16.3±4.2)×108/k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7,P=0.206).MSD-HSCT组患者输入CD34+细胞数为(5.8±3.1)×106/kg,haplo-HSCT组为(6.8±2.7)×106/kg,两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062,P=0.294).③MSD-HSCT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2.7±2.9)d,早于haplo-HSCT组的(16.1±4.8)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0.001);MSD-HSCT组患者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7±4.9)d亦早于haplo-HSCT组的(16.1±7.9)d,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094,P=0.016).本研究6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供、受者嵌合度均为完全嵌合.④两组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积发生率(18.2%比22.9%)、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39.3%比26.9%)、植入综合征(ES)发生率(0比2.9%)、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24.2%比45.7%)、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发生率(3.0%比2.9%)、肝静脉阻塞性疾病(VOD)发生率(3.0%比2.9%)、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发生率(0比2.9%)、疱疹发生率(24.2%比14.3%)、细菌感染发生率(33.3%比20.0%)、真菌感染发生率(12.1%比20.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9.1%比5.7%)、继发肿瘤发生率(3.0%比0)、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综合征(RPLS)发生率(0比2.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551、0.957、3.429、0.002、0.002、0.957、1.089、1.551、0.778、0.284、1.076、0.957,P=0.634、0.336、0.328、0.064、0.966、0.966、0.328、0.297、0.213、0.378、0.594、0.299、0.328).⑤截至2015年9月1日,MSD-HSCT组共计21例患者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6.4%,复发率为18.2%,平均生存时间为(34.7±4.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0.6%、56.0%.haplo-HSCT组23例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4.3%,复发率为5.7%,平均生存时间为(27.3±3.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1.9%、58.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543、0.032,P=0.111、0.858);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537,P=0.129);两组患者3年OS率及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7、0.032,P=0.706、0.694).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MSD-HSCT后,造血重建时间早于接受haplo-HSCT者,但二者的OS率、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相近.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与MSD-HSCT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患者血液血小板(PLT),前清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PA/Fig)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鉴别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52例革兰阴性菌感染肺炎患者(革兰阴性菌组)、5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肺炎患者(革兰阳性菌组)和52例真菌感染肺炎患者(真菌组),血培养或其生理无菌部位标本培养结果阳性,同期选取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各组PLT,PA/Fig,NGAL和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PLT,PA/Fig,NGAL鉴别不同病原菌的效能,采用Pearson分析各组PLT,PA/Fig,NGAL与CPIS评分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PLT,PA/Fig,NGAL,采用ROC与AUC分析PLT,PA/Fig和NGAL预测无效的效能。结果 PLT:革兰阴性菌组[(116.59±24.61)×109/L]<革兰阳性菌组[(146.97±26.52)×109/L]<真菌组[(170.50±22.89)×109/L]<对照组[(220.18±25.39)×109/L]。PA/Fig:革兰阳性菌组(3.41±1.36)<革兰阴性菌组(5.68±1.20)<真菌组(7.97±1.21)<对照组(9.88±1.05)。NGAL:真菌组(129.87±48.25pg/ml)<对照组(162.01±21.39pg/ml)<革兰阴性菌组(302.49±50.88pg/ml)<革兰阳性菌组(368.44±54.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0.502,P1<0.001;F2=279.229,P2<0.001;F3=320.096,P3<0.001)。PLT,PA/Fig和NGAL鉴别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的AUC值均较高;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PLT,PA/Fig,NGAL均与CPIS评分相关;有效患者[PLT(153.97±20.47)×109/L,PA/Fig(6.18±1.06)]高于无效患者[(93.65±22.38)×109/L,3.0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0,11.565,均P<0.05);PLT+PA/Fig预测无效的AUC为0.862,高于单一预测(0.808,0.778)。结论 PLT,PA/Fig和NGAL可用于肺炎不同病原菌鉴别及病情评估,且PLT,PA/Fig和NGAL在预测疗效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重组人自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009年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109几的肺癌患者共40例,其中TPO组和IL-11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化疗后TPO组和IL-11组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分别为(58.6±13.6)X109/L和(59.3±12.1)×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恢复最高值,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TPO组中有2例输注外源性血小板,IL-11组有4例(P〉0.05)TPO组和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60%(P〈0.01)。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用rhTPO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CAL).方法 按照IKD诊断标准,对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6例I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36例IKD患儿中发生CAL 8例(22.2%).合并CAL组与无CAL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8.36±4.63)、(13.48±3.27)×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50.30±155.40)、(350.60±56.80)×109/L,红细胞比容分别为(0.25±0.03)、(0.33±0.02),C反应蛋白分别为(18.30±3.80)、(9.70±2.5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65、2.73、2.48,P均<0.05).≤1岁患儿第一次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的退热时间为(2.5±1.5)d,>1岁组为(1.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P<0.05).结论 年龄≤1岁,发热持续时间≥5 d原因不明,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降低的婴儿应警惕IKD并发CAL.婴儿IKD对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敏感性低,易并发CAL,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将ITP组患者按血小板计数(PLT)分为2组,PLT〉30×109/L组(n=20)及PLT〈30×109/L组(n=15)。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及未缓解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结果 PLT〉30×109/L组及PLT〈30×109/L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这两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对于ITP的诊断、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诊ICU重症肺感染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诊ICU重症肺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依照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选择对应抗生素,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2组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治疗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左主干并三支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1- 12月我院收治低LVEF的左主干并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8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OPCABG.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d进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检测;术后3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测定值,并与术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例因肺感染死于呼吸衰竭,剔除其数据.术前和术后3 d27例患者Hb分别为(137.94±19.40)、(111.06±12.71)g/L,PLT分别为(210.43±48.26)、(148.40±52.2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39、4.869,P均<0.01);术前和术后3 dALT分别为(27.66±11.51)、(29.02±16.40) U/L,AST分别为(26.55±10.12)、(27.75±8.14) U/L,BUN分别为(6.51±1.00)、(6.88±2.53) mmol/L,Cr分别为(96.35±15.25)、(95.11±24.38) 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35、0.882、1.625、0.803,P均>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分别为(36.23±3.41)%、(47.23±5.13)%,LVED分别为(62.23±5.93)、(58.08±5.02)mm,术后3个月LVEF较术前提高(t=6.904,P<0.01),LVED明显缩小(=2.790,P<0.05).结论 OPCABG治疗低LVEF的左主干并三支病变患者早期效果满意,对患者全身重要器官影响有限.但远期疗效及预后还需进一步随访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背景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参与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目的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相关因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预测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的脑二科.对象2000-02-01/2000-12-3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8例,男117例,女121例.其中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8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52例.干预入院后,每天进行神经病学检查、加拿大脑卒中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检查,分别于入院后1,3及7 d进行血清黏附分子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进展性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化检测特征.②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相关因素的检测.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第3,7天时各项独立相关因素检测结果.结果脑卒中后24 h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白计胞计数[(8.4±1.2)×109 L-1]、血糖含量[(45.8±5.1)g/L]、纤维蛋白原含量[(64.6±5.1)g/L]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261.4±9.7)μg/L]明显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1.3)×109L-1,(36.2±5.5)g/L,(44.0±6.2)g/L,(223.1±8.4)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368~2.387,P<0.01).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分析中,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是独立于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及加拿大脑卒中评分的危险因素,与进展性脑卒中呈明显相关(OR=2.9,95%CI=1.4~6.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第3,7天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计数、血糖、纤维蛋白原、入院时脑卒中评分评分均有明显变化,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45~2.878,P<0.01).结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明显相关,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可能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