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侯永乐  陈志武  程虎  傅钢 《腹部外科》2004,17(4):230-231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瘘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7例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瘘的诊治经验。结果  7例中 ,5例治愈 ,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并发MODS不能逆转。结论 行胆总管下端探查操作应谨慎 ,避免发生医源性损伤。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损伤后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诊断确立后应尽早手术 ,手术以引流为主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术前、术中检查及术后情况。结果:19例患者的术前ERCP诊断均得到术中证实;1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9例行胆总管下端横断的胆肠内引流术,效果满意。结论:ERCP检查是术前诊断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重要手段,胆总管下端横断的胆肠内引流术是治疗此病的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发生原因、确诊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7例患者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直视下观察,并与B超、CT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ERCP检查38000例次中确诊47例(1.24%),其中34例合并结合,19例伴有胆道积气。38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7例,胆总管空肠吻合31例(其中4例肝门部管狭窄整形,5例行肝叶切除术)。结论 ERCP对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瘘是处理上最为棘手的肠外瘘,且多为手术后所致的并发症。现将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9例术后十二指肠瘘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蒂大网膜修复胆总管十二指肠瘘1例费祥应(安徽省合肥钢铁公司医院230022)肠内瘘是胆石症的常见并发症。我们遇到1例复杂的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局部条件差,组织缺损重,经采用带蒂大网膜修复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57岁。复发性右上腹痛2年,...  相似文献   

6.
术后十二指肠瘘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指肠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外伤和胃肠道手术创伤。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改变,处理上十分棘手。总结大连大学附属瓦房店医院1994-2005年腹部手术后发生6例十二指肠瘘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方法,为规范其治疗方法提供资料。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8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9例采用药物治疗。随访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仅少数病情反复的患者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论: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主要还是以外科手术干预为主,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病症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腹腔镜下修补等微创疗法依然需要摸索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尿瘘是肾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但许多移植医生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不良后果。我院自1995年20月至2001年1月共施行肾移植236余例,术后1~7日发生尿瘘19例,发生率8.05%,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9例尿瘘患者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8~63岁,平均46岁。首次移植17例,第三次移植2例;其中17例首次移植采用输尿管与膀胱壁的外隧道式吻合,2例第三次移植采用移植肾输尿管与原移植肾输尿管残端的端-端吻合。术前患者每日尿量<100ml 6例、每日尿量600~1000ml 13例,尿瘘发生于手木后1~7日。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瘘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1月到—1997年1月,我种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216例,其中并发胆疾18例。本文就“T”管引流术后并发胆瘘的原因、处理和预防讨论如上: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38~74岁,平均56岁。原发病为单纯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4例;胆总管结石8例;胰头癌1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1例;外伤性胰头体碎裂伤1例;肝总管腺癌2例;胃癌1例。其中4例单纯胆囊切流术;8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腺炎弓I流手术时“T”管外引流1例;空肠胰尾Roux—y内引流术加胆总管外引…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胆管一期缝合4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地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于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42例,并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2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平均住院9 d.发生术后胆漏3例,均经腹腔引流治愈.全组随诊6个月~4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满意.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精细手术操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Xu L  Zheng Z  Chen K  Wu R  Mao G  Luo J  Zhang J  Zhang H  Ze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27-92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方法 对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间肝外胆管结石择期手术的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 2 15例与放置T管引流的 171例进行比较。 结果 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分别有 9例和 5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 ,均未作特殊处理。一期缝合组术后平均输液 4 9d、平均输液量 9 1L、平均住院时间 10 0d ;与T管引流组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 7 3d、平均输液量 12 8L、平均住院时间 17 6d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同时T管引流组有 5例分别在术后 16、17、19、2 1、2 2d拔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3例再手术。 结论 在经过严格选择的胆总管结石择期胆总管探查病例中 ,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残石后 ,一期缝合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Զ�˵��ܰ�������ʽ��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远端胆管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73例远端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姑息性手术相比,根治性手术明显提高了长期生存率。空肠胰腺套入式吻合组与空肠(侧对端)黏膜对黏膜吻合组比较、胰管支撑管置于肠腔内不加T管组与T管、胰管支撑管引出体外组比较,胰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胆肠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相比,胆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双层吻合有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黄疸。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应证的确定以及如何防治术后肝转移是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及腹膜后严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4年间处理的17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为术中损伤,2例为ERCP切开取石所致。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者1例。胆管损伤前行B超检查16例,MRCP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及胆管修补腹膜后引流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子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T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损伤后临床表现为腹胀、发热、腰背胀痛、休克等。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 胆道远段损伤术后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作CT检查,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胆道探查前进行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狭窄的预后.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6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末端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未做任何处理拔管30例.延长带管时间到6个月,复查T管造影后再拔管14例.7例夹闭T管有症状,其中3例逐渐延长夹管时间J后再拔管;另4例一直未能夹管,第一次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行气囊扩张置管支撑半年后拔管13例.结果 能够夹闭T管的47例中,41例(87.23%)在2~6年的随访期内没有出现胆道梗阻症状.6例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占12.77%.气囊扩张后支撑半年的13例中,7例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占53.85%.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末端狭窄;如果能夹闭T管,最妥当的临床处理是可以不做任何处理拔管,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道探查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后不放置T管(胆道)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5年11月我院治疗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25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未放置T管,共15例;对照组放置T管,共10例。结果: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1~5月,观察组未发现结石复发或其它并发症,对照组1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下端狭窄,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结石残留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是较成熟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放置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7.
18.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探讨其手术方法 ,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 :2 3例胆总管结石手术2 1例成功 ,2例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应掌握适应证 ,才能使创伤减小 ,康复快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方法:为1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结果:12例中成功12例,1例术后T形管造影发现胆总管有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12例术后胆总管均放置T形管引流,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结论:与剖腹手术比较,LCBDE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具备熟练的LC操作技巧,术中如配合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技术,LCBDE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eripapillary 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 (PCDF) is occasionally detected dur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holelithiasis and biliary bougienage are two suspected causes of PCDF.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for 84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between 1993 and 2002 were reviewed for evaluation of PCDF. Results: A total of 327 patients ha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16 of these had a PCDF at the papilla of Vater. None of the 16 patients had a history of pancreatitis, duodenal ulcer, or had undergone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reviously. Seven of the 16 had not undergone biliary surgery.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CDF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mplic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cholangiti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results, PCDF is mo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than with biliary surgery and bougien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