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寒凉类中药材的“形、色、嗅、味”等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118味寒凉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形状方面,寒凉中药包括20类,圆柱形占28%,共33例;片状、卵形和块状各有10例,各占8.5%;椭圆形和卷曲状各7例,各占5.9%;圆球形6例,占5.1%;其他形状分布较零散.在颜色方面,共有18种,其中黄棕15例,占12.7%;黄白14例,占11.9%;白13例,占11.0%;灰棕9例,占8.5%;黄绿9例,占7.6%;棕褐7例,占5.9%;黑褐7例,占5.9%;绿、灰褐、棕各有6例,各占5.1%.在气方面,气微的49例,占41.5%;无臭的31例,占26.3%;特异的共15例;占总数的12.7%.在味方面,微苦26例,占22.0%;淡25例,占21.2%;苦24例,占20.3%;甘16例,占13.6%.在质地方面,质脆的34例,占28.8%;质轻的26例,占22%;质硬的25例,占21.2%;质坚实与质韧的均为11例,各占9.3%;质地重、松、硬、滑以及其他的所占比例较小.结论:寒凉中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规律,以圆柱形、黄色、气微、微苦、质脆者为多,适合进一步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2.
对温热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分析,为研究温热药的临床外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选取有外用方法记载的温热类中药134味,以其四气、五味、功效、用法等为研究对象,应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①温热类外用中药以辛味最多,96例(71.6%);苦味居次,43例(32.1%);甘味37例(27.6%);咸味9例(6.7%);酸味最少,仅5例(3.73%)。②温热类外用中药功效以祛风湿类最多,共24例(17.9%);外用中药常用方法以外敷为主,56例(20.8%);还包括外洗38例(14.2%),制膏外涂29例(10.8%),外擦15例(5.6%)等。温热类外用中药的药味以辛、苦为主,含毒性的药偏多,其功效以祛风湿、止痛,化瘀居多,临床应用多以治冻疮,治痤疮,治外出血等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 牛黄是常用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但历代本草对其“味”的记载不一,有苦、甘、苦甘等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牛黄的味以苦甘为宜,其理由条述如下。一、从历代本草看其味的演变从汉至近代,对牛黄味的经典记载如下表。从以上可看出,本草学对牛黄味的记载最早为苦,且沿用较久。唐代《药性论》始载其味甘,至近代才有苦甘的记载。目前的中药著作载有苦、甘、苦甘等多种形式,而以苦甘为主。二、从实际口尝辨认其味道牛黄为牛胆中的结石,其味先苦而后微甜。中药药性理论中所说药物的味,一般是指药物的实际味道,因此牛黄的味应为苦甘。三、从功效应用分析其味根据中药的药性理论,苦味药多具有泻和燥的  相似文献   

4.
对种子类中药药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类中药约占中药的87.5% [1],显然对药用植物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主要内容。植物的不同部位特征明显,化学成分炯异,因此了解植物不同部位的中药学特征对深入研究中药及开发新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分析以种子入药的中药特性,发现了有价值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样本选择 分析样本选自《中国药典》(一部) 2 0 0 0年版[2 ]所载性、味、归经记载齐全的植物类中药,计417味。1.2 分析方法 上述中药按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寒凉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分析,为研究寒凉类的临床外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以《中药学》本科教材为参考依据,以临床确有报道为出发点,选取有外用方法记载的寒凉类中药202味,以其四气、五味、功效、用法等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药"发物"的性味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探究其内在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生物统计学方法,以《中华本草》、《食疗本草》为参考依据,从临床确有报道出发,选取80种"发物"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四气分布:性温25例(31.25%);性平22例(27.50%);性寒16例(20.00%);性凉13例(16.25%);性热4例(5.00%)。②五味分布:甘味64例(80.00%);辛味13例(16.25%);酸涩味13例(16.25%);咸味12例(15.00%);苦味3例(3.75%)。③分类分布:蔬菜类22例(27.50%);海腥类18例(22.50%);果品类14例(11.25%);禽畜类9例(11.25%);食用菌类4例(5.00%);谷物类4例(5.00%);豆类4例(5.00%);其他类5例(6.25%)。④性味组合分布:温甘类17例(21.25%);寒甘类9例(11.25%);温辛类8例(10.00%);寒咸类5例(6.25%)。结论:中药"发物"以甘味为主,温甘类"发物"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不适于阴虚火旺、气虚、脾胃湿热者;寒甘类"发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生津的功效,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忌食。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药  相似文献   

8.
"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出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的新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对中药药性(性、味、归经等)研究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目前国内对中药性、味或归经都作了较多的研究,着眼点或拘于单因素(四气、或五味、或归经)研究,或双因素(性-味、味-归经、归经-性)研究,较少将四气、五味、归经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迄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思路及成果在指导中药临床应用或产品开发或进一步深入研究等方面实用价值小。结论:为发挥中药药性研究的指导作用,提出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开展系统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理论的共性规律,构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中药药性学”,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为中药新药的创制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性中“有毒无毒”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药药性中的"有毒无毒"内涵;中药"有毒无毒"现代研究现状;中药"有毒无毒"现代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芍地黄汤、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建立CNV动物模型,运用归芍地黄汤及TTT治疗,设立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TT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药联合TTT治疗组,于造模后4周、8周行FFA检查及OCT检查,于造模后8周行HE及电镜检查。结果造模后4周,FFA检查可见CNV的渗漏,OCT检查可见CNV。造模后8周,FFA检查显示中药联合TTT治疗组CNV渗漏减轻最显著,OCT检查显示中药联合,TTT治疗纽CNV消退最明显,HE、电镜检查结果显示中药联合TTT治疗组CNV数目减少最明显。结论TTT、中药均可以使半导体激光诱导的兔CNV动物模型的CNV消退,综合来看,中药联合TTT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后所开具的医疗文书,是药剂人员调配药物和指导病人用药的依据。中药处方用名是否规范化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目前临床医生处方用名使用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用名"、"处方用名规范"等为关键字,查阅了近百篇文献,对各地中药处方用名的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孙婧  张燕玲  顾浩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327-3330
药性是中药的特定属性,药性理论是中药配伍的重要原则,该文以性味归经共同组成的药性组合表征中药药性,多个药性组合再构成药性组合模式,把中药及药性组合模式按功效划分,将各功效作为概念进行归纳逻辑编程,得出针对不同功效的药性组合配伍规律,通过实体语法系统构建药性组合配伍理论模型,实现由药性组合配伍向功效的自动推理过程,并对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及药性与功效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药药性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或两类药性层面,偏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该文以不同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为研究目的。整理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归胃经中药的药性数据,收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年以来的全部文献和《中药学》(颜正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临床中药学》(高学敏、钟赣生,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中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归胃经中药药性组合所对应的药理作用。所得关联规则结果与经验知识相符,不同的药性组合有各自的药理作用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不同药性组合间的药理作用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药性组合间因为具有相同的四气或五味而表现出相似的药理作用,因为具有不同的四气或五味而具有差异性的药理作用,而四气和五味均不同的药性组合其药理作用也可以表现出相似性。该研究将药性理论与中药药理作用研究成果结合,揭示了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为揭示归胃经中药的作用机制,发现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锐  张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40-3343
中药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的反映药物及其作用性质的概念。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从发生学上看,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并且深受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复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药性的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早期的确定途径不唯一,其对应的功效作用不唯一;第二,药性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表征指标多样,其实际表达的影响因素多样。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应关注这些复杂性特征,注意药性与功效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找共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免疫原性上探讨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以高良姜、肉桂与仙茅3味典型热性中药水提物的混合品作为热性对照抗原,以黄连、大黄与知母3味典型寒性中药水提物的混合品作为寒性对照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相应多克隆抗体,分别应用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与9味中药水提物作斑点免疫印迹,杂交信号应用Quantity One定量扫描分析.结果:9味中药与热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大小顺序为:干姜、附子、杜仲、秦皮、金银花、知母、黄连、大黄、黄柏;与热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分别为:57.33%,43.56%,34.16%,30.2%,28.81%,26.53%,21.68%,17.62%,14.85%;9味中药与寒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大小顺序为:大黄、知母、黄连、黄柏、干姜、金银花、秦皮、杜仲、附子;与寒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分别为:55.22%,54.23%,46.72%,34.08%,30.3%,24.48%,24.33%,20.35%,15.17%.以印迹信号相似度为聚类变量,经wistar's Method聚类分析,9味中药被聚为2大类,一大类为:黄柏、知母、黄连、大黄,该大类与寒性对照抗原距离小,与寒性对照抗原的距离依次增大;另一大类为:干姜、附子、杜仲、秦皮、金银花,该大类与热性对照抗原距离小,与热性对照抗原的距离依次增大.结论:总体上,测试中药与对照抗原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越小,其药性与对照抗原的距离越大;斑点免疫印迹法是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药与蒙药的药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两种药物学体系的异同,以期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拓展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从而促进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10味平性活血化瘀中药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微循环的作用特点,以探讨平性药"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方法:分别采用角叉菜胶和干酵母联合造模的方法建立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和采用全身冷冻法建立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并用10味平性药、5味热性药、5味寒性药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耳廓血液流速和流态指标,对比分析平性药的作用特点。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味平性药中,蒲黄、苏木、王不留行等6味药物对寒、热2种血瘀证均能明显升高血液流速(P<0.01或P<0.05);5味寒性药对瘀热互结证均有明显的升高血液流速作用(P<0.01或P<0.05),仅丹参对寒凝血瘀证有一定的升高作用(P<0.05),其他药物没有明显改善作用;5味热性药中红花、川芎对寒凝血瘀证有明显的升高血液流速的作用(P<0.01或P<0.05),对瘀热互结证均没有明显改善作用。血液平均流速分析表明,在瘀热互结证中平性药与寒性药作用特点类似,在升高流速方面优于热性药;在寒凝血瘀证中平性药与热性药类似,在升高流速方面优于寒性药。结论:在瘀热互结证条件下,平性药表现出类似寒性药的作用特点,在寒凝血瘀证条件下,平性药显示出类似热性药的作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平性药显示出了"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聂青  刘妍  陈晶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340-344
中药基本药物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特色所在,应充分发挥中药基本药物的独特优势,发挥其"保基本"的重要作用。中药基本药物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有药品的两重性,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控制某些条件来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在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针对中药基本药物遴选,中药基本药物自身及其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等分析有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提出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药基本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中药也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组分中药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对于组分中药的研制目前也有很多设计方法,但其共同特点是缺乏与中医药理论的有效衔接。该文通过基于药性组合模式探讨组分中药的设计方法,为组分配伍提供了具有中医特点的配伍方法,并以高血压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