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从茯苓多糖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各种经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药物已开始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是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通过化学、物理学及生物学等手段能够提高茯苓多糖生物活性和抗肿瘤效应。研究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提高其抗肿瘤活性.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到目前为止 ,国内就已对一百多种中药多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作用 [1 ] 。其中中药多糖的调节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是中药多糖研究的中心课题。为此 ,将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简述如下。1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中药多糖作为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 ,主要是通过影响内皮系统的功能 ,影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活性 ,影响 CAMP和 CGMP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链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达数百万,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中,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生物高分子物质。到目前为止,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从中药中获得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1]。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作用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热点。凋亡,即  相似文献   

4.
灵芝甾醇类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灵芝抗肿瘤的研究,多集中在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研究,甾醇类成分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笔者认为甾醇、三萜和多糖共同构成灵芝抗肿瘤的物质基础。甾醇的抗肿瘤作用不容忽视,多种甾醇类单体成分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如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等;在甾醇组分(多个有效单体成分构成)层次上研究灵芝抗肿瘤物质基础,更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系。文章对近年来灵芝中发现的甾醇类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半枝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永红  韦晓瑜  龙继红 《中草药》2010,41(8):1406-1408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的干燥全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多糖和挥发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半枝莲,对半枝莲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多糖与细胞凋亡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怡  耿越 《中草药》2007,38(4):623-626
多糖是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以及调节免疫等重要生物活性。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各种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由于细胞凋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中引人入目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对多糖的研究方兴未艾,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糖的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均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合细胞凋亡的相关理论,对多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文女  黄金龙 《中草药》1999,30(7):561-562
茯苓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多糖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与其它真菌多糖一样,茯苓多糖有非常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临床试用以治疗鼻咽癌、胃癌、肝癌等取得良好效果[1]。现就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总结如下:1 抗肿瘤作用日本学者横田正实[2]报道茯苓水提液(主要成分为多糖)能增强丝裂霉素(MMC)的抗肿瘤作用。以尿素为助溶剂制成的茯苓多糖复合物,实验表明也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3]。茯苓多糖对小鼠体内S_180.肉瘤细胞抑…  相似文献   

8.
多糖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的一类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多糖来源广泛,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但多糖提取、纯化方法重现性差,不易得到高纯度的均一多糖,常用的结构解析方法难以得到确切的结构信息,导致多糖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极大地阻碍了多糖类药物的研发。文章将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解析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专属性更强,效率更高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方法的建立,为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多糖类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中药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中药多糖具有多种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经研究表明,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主要机制为: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来抗肿瘤;直接对肿瘤细胞的治疗作用;提高化疗效果的增敏作用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多糖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中,现代研究证实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中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多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中,现代研究证实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中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多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述桑黄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桑黄多糖的抗肿瘤机制主要表现在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氧化三方面;桑黄多糖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能够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概述松科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状况。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松属植物中普遍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质素类、多糖类、酚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该属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松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果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果胶改善肿瘤效果以及果胶和部分抗肿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并分析果胶与体内半乳糖凝集素-3 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对果胶抗肿瘤机制进行探讨。同时指出果胶抗肿瘤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果胶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生理活性广泛,毒副作用低的特点。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白血病、卵巢癌、胃癌等皆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抗氧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免疫、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抑制环氧合酶2、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植物中寻找抗癌成分已成为现在探索抗癌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古籍很早就已有用巴豆治疗肿瘤的记载,近年来对巴豆抗肿瘤的药理和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步确定巴豆对胃癌、肝癌、大肠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具有一定的疗效,文章就对巴豆抗肿瘤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邓青芳  周欣  陈华国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6):2958-2967
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因此,寻找对抗肝损伤有效物质受到广泛关注。活性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动物内,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已成为抗肝损伤天然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较多的进展。该文从抗肝损伤的多糖类型、肝损伤的发病类型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多糖在抗肝损伤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效应,主要通过抗自由基损伤、对抗肝细胞钙超载、调节线粒体功能等发挥抗化学性肝损伤功效,和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防止肝细胞凋亡等发挥抗免疫性肝损伤功效。可见多糖具有资源丰富、效应多样、作用靶点多、作用途径广等特性,是潜在的抗肝损伤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综述了多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抗衰老、抗胃溃疡、抗凝血等几个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9.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光  王振国  付文艳  杨英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016-2019
香豆素(coumarin)是一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母核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依据α吡喃酮环上取代基的不同结合,将其分为简单、呋喃、吡喃和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4种。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因此,研究开发更多天然植物香豆素成分,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 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